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 > 文化

今天,我们把头条留给自己!湖北日报,70岁生日快乐!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30日12:34 来源: 荆楚网微信

7月1日

《湖北日报》将迎来

创刊70周年纪念日

今天的《湖北日报》

重磅推出8版特刊

带读者一同领略《湖北日报》

波澜壮阔的70年!

从岁月的年轮到当下的华章

从见证历史的时刻到感动荆楚的榜样

从编辑记者的心声到新时代的征途……

历经70年风雨磨砺

《湖北日报》是这样炼成的!

不忘初心,七十年风华正茂

2019年7月1日,是湖北日报创刊70周年的日子。

70年前,中国共产党28岁生日的那天,在荆楚大地这片饱含新生期待的土地上,湖北日报诞生了。

1949年7月1日-2019年7月1日,25271期报纸。从汉口闹市,到蛇山脚下,再到东湖之滨,社址几度变更的湖北日报,循着始终如一的约定和读者朋友见面,就像浩荡长江穿行奔流于荆楚大地,昼夜不舍,连绵不绝。

1949年7月1日-2019年7月1日,25271个日夜。从铅与火、光与电到数与网,一代又一代湖北日报人,把自己的年华、心血和智慧,献给了党的新闻舆论这份神圣的事业,把党报工作者的责任担当写进了历史的年轮。

70年,我们始终与党和人民同呼吸、与时代共进步。

新闻职业的荣耀,源自忠实观察和客观记录,见证时代发展、推动社会进步。70年风雨沧桑,70年风雨兼程,湖北日报的足迹,与我们党的坚定信仰、崇高追求、不懈奋斗紧密联系在一起,与我们国家从积贫积弱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行进步伐紧密联系在一起,与中华民族从沉沦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中共湖北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无论时代场景如何变化,湖北日报始终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站稳政治立场,矢志不渝投身党的新闻舆论这件“治国理政、定国安邦的大事”。

70年,我们始终记录并参与湖北的改革发展事业。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武钢一号高炉点火,武汉在全国率先恢复和开放汉正街市场,湖北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创立,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从一穷二白、温饱不足到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跨越,奔驰的时间在荆楚大地上划出了发展的炫丽曲线,留下了深厚印记。70年山河巨变,在湖北改革发展这幕长剧的演绎中,湖北日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用饱蘸理性与激情的笔墨,聚焦湖北的奋进姿态、奋斗路径、辉煌荣耀,把荆楚的别样风采、动人故事写给一代又一代人看,说给一代又一代人听。

70年,我们始终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马学礼、朱伯儒、夏菊花、潘星兰、吴天祥、陈刚毅、刘芳艳、谭纪雄、沈因洛、张富清……这些名字如璀璨群星,闪耀楚天;襄樊棉纺厂的勤俭创业,杨小运超卖万斤粮,官桥八组的农村新貌……奋斗如歌,生活蝶变如画。“湖北日报”这四个字,标示着我们的身份和角色,也标示着我们所站立的地方、服务的对象。70年来,湖北日报深情记录着荆楚人民迸发出来的创造力量,倾听着荆楚人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捕捉着荆楚人民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一代代湖北日报人在一块块版面、一篇篇文字、一个个影像中,注入的情怀、开展的互动,让我们这份报纸和阅读它的人们之间,不只是创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更是无言的约定,默契的陪伴,指向永远。

时间的脚步永远向前,事业总是在继往开来中迎来新的出发。

我们驻足回望,不只是感怀历史,更是不忘来时路,继续向远方;我们致敬70年光荣历史,不只是回味过去的荣耀,更是把初心和使命铭刻于心,让奋斗从历史延伸到未来。

奋进新时代,更大的辉煌等待我们去书写。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的国家正迈着坚实步伐,向着壮丽前程奋进。我们坚信,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不断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今天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者,今天的湖北日报,舞台宽广、大有可为。

迈步新征程,更强的担当等待我们去展现。当前,湖北正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着力”“四个切实”的殷殷嘱托,奋力谱写新时代湖北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战略,真抓实干、务实重行,致力于创造新的更大奇迹。击鼓催征的号角,一声紧似一声,肩上的担子之重、责任之大,尤需我们激发同新时代相匹配、同新征程相呼应的担当,让手中的事业不断开新局、谱新篇。

应对新挑战,更大的作为等待我们去争取。互联网时代,全媒体不断发展,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涌现,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赓续老一辈新闻人的光荣传统,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在“守正”中“创新”,在“创新”中“守正”,才能做到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提出的要求:“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才能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新闻舆论工作者寄予的期望:“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

70岁,风华正茂。

70年,又一场追梦旅程的开始。

让我们在永不褪色的记忆中,在不断升腾的激情中,坚守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初心,牢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满怀信心,努力奔跑,在新的征途书写新的荣光。

年轮篇

峥嵘岁月 牢记使命续荣光

他们是执着的开拓者,他们是有故事的报人。

他们把最美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党的新闻事业,为湖北日报各项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湖北日报》70华诞之际,5位来自采编、印刷、管理、经营等岗位的老报人,讲述自己亲历的创刊故事,重温报人初心。

在磨炼中成长

讲述人:雷行(99岁 湖北日报社原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 

穿过时光,历经沧桑。《湖北日报》在风风雨雨的变迁与磨炼中成长、壮大,如今已年届七十。我为她祝福!

1949年5月16日,武汉解放。5月31日,湖北省委决定,成立湖北日报社和新华社湖北分社,人员以原《江汉日报》和《鄂豫报》的工作人员为基础组成,两个单位由一个党组统一领导。同时,省委任命,陈冷同志为湖北日报社社长,我为新华社湖北分社社长兼湖北日报社副社长。分社的主要任务是向《湖北日报》供稿。从此,我和湖北日报结下了不解之缘。

6月6日,我们陆续从孝感花园镇进入武汉,开始了艰苦、紧张、繁忙的《湖北日报》创刊出版筹备工作。

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分给我们的房子很少,不得不租房子办公、住宿。没有印报的机器,报社的同志东奔西走,费尽周折,安装好了印报设备。分社忙着与各地委联系建立支社,派出记者进行采访。因为全省大部分地区新解放,社会秩序不好,邮电交通困难,来稿很少,闹稿荒。为此,省委又从各方面给报社和分社,调配了一批干部。

在省委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大家的努力,《湖北日报》于7月1日创刊了!

当年,工作条件很差,但大家工作热情非常高,任劳任怨,团结互助,亲密无间,这种优良的风气,至今难以忘怀。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经中共中央批准,决定新华社实行全国统一,分社向总社发稿,不再担负向省报发稿任务。分社部分同志转到湖北日报工作,我不再兼任湖北日报的职务,离开了报社。

在之后的日子里,社会动荡不安,我又三进三出湖北日报。1961年间,党和国家调整了方针政策,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报纸工作加强了业务建设,提高编辑记者的业务水平,培养壮大通讯员队伍,各级党委和干部群众积极支持报社开展工作。

1964年,省委专门从大专院校调给报社21名大学毕业生。此后,又从省委党校等单位调来一批干部,报社领导力量也加强了,报纸宣传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走上健康发展道路,报纸工作也重焕生机。为克服干部青黄不接局面,湖北日报与省广播局合办新闻大专班。为适应改革开放形势,满足广大读者需求,《湖北日报》以“增刊”名义创办《楚风》。由于它贴近群众生活,反映读者的思想和呼声,受到读者热烈欢迎。

1983年底,省委决定我到省委党校工作,这是我最后一次离开湖北日报社。如今,虽然离开报社多年,我仍是《湖北日报》的忠实读者。看到报社取得的巨大变化,令人赞佩。愿湖北日报传媒集团越来越好,70周年《湖北日报》再创佳绩。

激情燃烧的岁月

讲述人:周传仁(89岁 湖北日报社原党委书记、社长)

时光飞驰,《湖北日报》创刊70周年了,我表示衷心祝贺。

《湖北日报》是我的良师益友,给我知识,给我信心,给我力量,伴随着我一路栉风沐雨,共同成长。

创刊至今,我都在湖北日报学习、工作和生活。我与《湖北日报》共同度过了70个春秋,留给我深深的记忆和感动。

70年前,我到湖北日报社工作时,还是一个刚入伍不久、风华正茂的青年学生。《湖北日报》由解放区的《江汉日报》和《鄂豫报》合并而成,不少领导同志是党的新闻事业老前辈,很多工作人员是革命战争烽火中从事新闻工作的老同志。我在这样一个党的宣传队伍战斗集体里锻炼成长,在老一辈新闻工作者的帮助下学习从事新闻工作,受到了良好的新闻工作启蒙教育。

报社创刊之初,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工作生活条件都很艰苦。

当时,湖北日报社仅有从国民党报社接收过来的两栋破旧房屋,一台小型半自动轮转印刷机。每天印的报纸,一个板车就能全部运走。

在江汉路上班,却要到中山大道和平路吃饭,再到永康里睡觉,每天早、中、晚三个地方跑,无论盛夏头顶烈日,还是寒冬脚踩冰雪,没有一个人叫苦,总是三三两两有说有笑地来回于三点一线间。

1950年到1952年是包干制,集体伙食,8人桌,每月9元钱伙食费。每个每月只有4元零用钱。也许是大家全心全意扑在工作上,谁也没有考虑物质享受问题,大家吃的、穿的和零用钱都一样,没有人说长道短。无论上下级之间,同志之间都能团结互助、和睦相处,那亲密无间的气氛,简直就像一家人。

记得一次下乡采访赶火车,坐的是人畜混装的大车厢。但无论条件如何艰苦,大家对上级安排的工作,都是绝对服从,无条件完成工作。

回首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中。同时,希望新一代湖北日报人,不断学习,投入工作,发扬老传统。

在战火硝烟中诞生

讲述人:冉中(93岁 湖北日报社原总编辑助理)

往事是短暂的,记忆是永恒的。回首70年前,《湖北日报》创刊前后的情景,跃然脑海。

1949年6月30日,《湖北日报》创刊的前一天,敌机飞临武汉上空,慌慌张张投下几枚炸弹,仓皇逃遁。

当敌机空袭时,报社对面花楼街左侧,部队接待站的楼顶,战土们架起高射机枪对空狠狠地揍了几梭子。尽管全国解放在即,这个小小的插曲证明:《湖北日报》依然是在战火硝烟中诞生的。

6月30日晚上到7月1日清晨,沸腾的编辑部和印刷厂里,大家正为编辑出版《湖北日报》创刊号忙碌时,电台接收到新华社播发的毛泽东撰写的题为《二十八年》的电稿,这给忙碌的气氛中增添了欢乐、兴奋的色彩。

接着,电台又收到新华社发来的两则改稿电文,一则是把文章原题《二十八年》改作《论人民民主专政》;另则是把文中多处的“无产阶级”改为“工人阶级”。

当时,我作为报纸的“第一读者”,参与校对过这篇文章。同时,认为这两则改稿很重要,曾经和同志们热烈议论过,所以对此留下的印象非常深刻。

在筹办《湖北日报》过程中,用谁写的字作报头是个重要问题。当时,一位同志提议用鲁迅的手迹选拼报头,大家都很同意。不久,报社从武昌一单位借来一本鲁迅手迹的影印件,从中挑选出认为比较满意的“湖”“北”“日”“报”四个单字,确定作为《湖北日报》报头。6月下旬的一天,我曾亲眼看到社长陈冷、总编辑顾文华等几位同志,认真研究用挑选出的这四个字选拼报头的情景。

一个需要提及的问题是,在全国绝大多数中央和省市报纸采用“毛体”字作报头的情势下,《湖北日报》为什么一直没请毛主席亲笔为报纸写报头呢?

事实是这样的:趁毛主席多次来湖北视察的机会,湖北省委与报社领导,曾不止一次地请他老人家为《湖北日报》书写报头,都因毛主席非常尊重鲁迅先生的手迹未题写。

七十年春去秋来,七十年岁月如歌。祝福战火中诞生的《湖北日报》,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新征程上,再书新的辉煌! 

从靠财政拨款到多元产业蓬勃发展

讲述人:宋庆华(83岁 湖北日报社原副厅级调研员)

从蜗居江汉路到东湖之滨300亩大院,从简陋的作坊到拥有86亿元资产,从靠财政拨款到多元产业蓬勃发展,作为一名老报人,我深感骄傲和自豪。

《湖北日报》创刊之初,江汉路52号和中山大道1139号,是湖北日报社办公楼。说是办公楼,只是虚有钢筋水泥外表,里面只有十几张破旧的桌椅。

整个编辑部约三四十人,集中在江汉路52号办公,报纸排字、铸字、印刷等车间也都挤在这里,连社长、总编辑都没有单独的房间。报社行政管理、财务、后勤、医疗等部门在中山大道1139号办公。

我清晰记得,一大间房子里,桌子挨桌子,椅子背对背,几乎没有空间,同志们进出都得侧身而过,加上房子破旧,楼板已腐朽,同志们进出时踩得楼板吱吱作响。

特别是,一到夏天,整个办公室只有一把电扇,气温太高,同志们都在肩上搭条毛巾,一边擦汗,一边工作。那种场面,现在的年轻人很难想象。

《湖北日报》创刊初期,资金少、底子薄,经营路子窄,管理经营不足,发展十分艰难。这个时期,报社经营主要以报纸发行、广告、印刷为主。同时,建章立制,厉行节约,杜绝浪费,艰苦奋斗,管理增效,促使经济状况逐步好转。

1976年至1979年,湖北日报社在经济上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收统支”,自行承担日常费用,报社利润上交省财政,基本建设由省财政拨款。

1980年,湖北省编制委员会就湖北日报社的管理和经营体制作出规定:“属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管理,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

1982年,报社党委在全国率先提出“以报为主、多种经营、综合发展”的方针,积极探索多种经营路子。

随着经营不断壮大,1985年报社成立计划财务处,加强财务管理。

此外,报社打破大锅饭,实行“分灶吃饭”,进一步激发广大干部员工积极性。1990年,报社利润首次突破千万元,达到1037万元。

1996年,我正式离休,在报社经营岗位上工作了47个年头。

如今,《湖北日报》从一张薄薄的新闻纸出发,不断裂变、蝶变,走向更加广阔的传媒产业蓝海。

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

讲述人:马元银(86岁 湖北日报社原排字员)

1990年12月31日,是湖北日报值得纪念的一个日子。从这一天起,《湖北日报》的印刷,采用激光照排,彻底告别了41年的“铅与火”的历史,实现了印刷技术上的飞跃。

活字印刷术是我们老祖先发明的,距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使用铅字排版出版《湖北日报》,是很陌生的事情。然而,对于报社众多老一辈编辑、记者、排字师傅们来说,是那么熟悉,那么亲切,那么难以忘怀。

1949年,《湖北日报》创刊,我在印刷厂当一名排字工人,有幸亲历了从铅排到照排的全过程。现在回想起来,感受颇多。

铅字是由铸字工人用铸字机铸出来的。因字体、字号不同,报纸上用的铅字有几十种之多。铸字工人要昼夜开机生产,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整日烟熏火燎,其艰辛可想而知。

铅字铸出后,由排字工人按不同字体、字号,分装到不同的字架上,一个小方格内装若干相同的铅字,供排字时取用。由于字号大小不同,每个方格所装的字数也不尽相同。

作为排字工人,我们先将文字稿一字一字地从字架上拣下来,按照文章的顺序排成毛坯,然后打成小样交校对组进行初校。校对后,我们按校对稿改正错字,再打样给编辑加工修改。编辑加工后,我们再按编辑的改样进行修改。

我们站在铅字架前工作,手眼并用,上下左右挥臂,排标题字时还要东跑西颠,一干就是七八个个小时。一般每人一小时只能排两千来字,几十名排字工人排字不停,奋战不止,从夜晚排到第二天清晨。

排字工人是辛苦的,也是快乐的。说辛苦是指劳动强度比较大,既要费脑力,更要费体力,一晚下来腰酸背痛腿软;说快乐是指当第二天看到报纸后,像欣赏艺术品一样,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时,那滋味只有当事人才能体会得到。

1993年,我退休了,看到现代化的照排车间,羡慕极了。与当年的铅排相比,完全是两个世界。

作为老排字工人,没有享到这个福。但我能亲眼目睹这一切,感到很幸运。同时,为新一代印刷工人们,赶上好时代,感到幸运。

华章篇

奋力进取 构建传播新格局

初夏,武昌东湖路181号。

“湖北日报全媒体”七个大字,让一栋25层的大楼熠熠生辉。

这栋大楼,就是湖北日报的办公地点。

回望来路,参与报纸创刊的老报人清晰记得,70年前的那个初夏,大家在武汉租房办公,出报前日,敌机飞临武汉投下几枚炸弹。就在报社对面的楼顶上,我军战士架起了高射机枪。顾不上战火,大家忙活了一晚上,终于在1949年7月1日推出了《湖北日报》创刊号。

从这一天起,这张诞生于解放战争硝烟中的报纸,出版至今。

70载岁月悠悠,25270期报纸,25270个日夜,湖北日报始终与党同呼吸,与荆楚儿女共命运。

70载岁月悠悠,从每天一辆板车就能运走的油墨报纸,到日均受众覆盖5500多万人的全媒体矩阵,一代代党报人矢志不渝、薪火相传,为党立言、服务人民的初心始终如一。

探寻发展壮大之基

在党的领导关怀下茁壮成长

走进湖北日报一楼大厅,一面特殊的照片墙引人驻足。

墙面上,是湖北日报创刊以来每年7月1日的一版,这些版面一起拼接起新中国70年的求索与奋斗。

墙面中央的照片,习近平总书记正在仔细阅读《湖北日报》。这是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湖北,下榻东湖宾馆的一个场景。

1949年7月1日,湖北日报创刊号

湖北日报是中共湖北省委机关报。以湖北日报为旗舰的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是湖北省最大的新闻信息平台和重要对外窗口。

历史在湖北日报上留下浓墨重彩,湖北日报在历史上印下深深足迹。

那年百废待兴,钢花飞溅——

新中国成立初期,武钢、武重等诸多“国”字号重大项目布局湖北。1958年9月28日,《湖北日报》头版整版刊登《毛主席视察我省钢铁生产》图文报道。毛泽东同志在湖北视察工作,湖北日报均派记者随行采访。《湖北日报》是他在湖北期间必读的报纸之一。

那年改革开放,万象更新——

1980年7月,邓小平来到湖北,停留12天,视察武钢、二汽,看葛洲坝建设工地,重访八七会议会址。湖北日报记者随行报道,留下许多珍贵文字与图像。1992年1月,邓小平南巡。途中,邓小平阅读《湖北日报》,湖北日报将这张照片刊发在一版头条,彰显为改革开放鼓与呼的决心。

珍藏史料,呵护初心。在湖北日报社史馆,党和国家领导人、省主要领导阅读《湖北日报》,对《湖北日报》的批示指示等照片、信函等,总共超过60件。

70年风雨与共,湖北日报在党的领导下成长,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不断发展壮大。

迈步求新求变之路

从一张报纸到一个传媒集团

历史里,总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来到湖北日报附楼二楼资料室,我们从老报人的回忆录中,拉长时光的镜头。

老社长雷行《不解之缘》一文中写道:创刊之初,没有印报的机器,报社的同志东奔西走,费尽周折安装好了印报设备……来稿少,闹稿荒,省委从各方面给报社调配了一批干部。

老报人杜兆文《在相伴“铅与火”的岁月里》记录:报社开始是活字印刷……最初每小时只能拣六七百个字……通过学习,我们每小时能拣3000多字了。后来,报纸发行量增加,活字印刷无法跟上发展需要,搞了一台小轮转机……

徜徉时间的长河,湖北日报的采编、印刷设备,早已历经数次更迭,湖北日报已从办报、办刊,只出纸媒产品,到生产短视频、推出直播等全媒体产品。

1960年,湖北日报印刷厂排字生产情景

时代在变,技术在变,传播格局在变。不变的是湖北日报求新求变的创新基因,是在党言党、为党立言的历史使命,是围绕大局、服务人民的党报精神。

从单页二版,到最高日出百余版,从黑白印刷,到全彩亮相,湖北日报历经数次改版扩版——

2000年,湖北日报版面增至12版并实行彩色印刷;2012年,湖北日报每周总版数由80个版增至96个版;2016年,湖北日报启动渐进式改版,重新梳理版面逻辑结构,形成“要闻+时政、要闻+特殊时政、要闻+时事+评论+地方分类新闻+专副刊”的版面结构。

一张报纸上连党心、下接民心。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党委班子认为,党委机关报依然是建设具有强大影响力、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和立体多样、优势互补的现代传播体系的重要拼图。我们比报业的黄金时期更加用心、更加精心办好核心报纸,努力扩大湖北日报的地域覆盖面、人群覆盖面、内容覆盖面。

目前,湖北日报平均期发数多年来始终保持在40多万份,在全国省报中位居前列;出版版面数量连年增加,2018年比上年增加300个版,版面数在全国省报中居前列。

从一张党报,到枝繁叶茂的媒体集群,从单一报纸,到报、端、网、微立体多样的全媒体,湖北日报一路奔跑——

1951年,湖北日报创办第一份子报湖北农民报,此后,第一份内参《每日情况》、第一份晚报风格的报纸《江汉早报》、第一个单独发行的增刊《楚风》、第一份新闻理论刊物《新闻前哨》……湖北日报的“大家庭”热闹非凡。

1997年元旦,一份叫《楚天都市报》的报纸,以“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为宗旨,出现在大小报摊之上。这是湖北日报社创办的第一份都市类报纸,它经常出“爆款”新闻,有时一上报摊就被抢售一空。3年后,楚天都市报发行量突破百万份大关;同年,湖北日报创办《特别关注》杂志。2005年,《特别关注》发行突破100万份,与《楚天都市报》一起,集团实现了一报一刊发行“双百万”。

办网站、建电子阅报栏、出客户端、开官微……70年风雷激荡,截至目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共有7报、8刊、12个网站、5个移动客户端,开设微博、微信等第三方平台官号90个,日均新媒体受众5500多万人。

投身融合传播之势—— 改革开启新征程。

投身融合传播之势

改革开启新征程

登上湖北日报大楼24楼,东湖美景尽收眼底。

这是湖北日报全媒体中心。每天,迎着第一缕阳光,编辑部采前会在这儿召开,开始一天的忙碌。

今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把“课堂”设在了人民日报社媒体融合发展的第一线。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进一步作出重大部署。

没有现成经验可供照搬,没有成熟模式可以复制。改革探索在湖北日报如火如荼铺开。

2017年,湖北日报全媒体指挥中心落成并投入使用

从“指挥棒”破题,编辑部对湖北日报记者,不仅考核报纸发稿质量,新媒体的发稿、传播效果点击率,都是考核指标。今天,湖北日报记者已不分谁是报纸记者、谁是新媒体记者,大家都是全媒记者。今天,湖北日报记者拿起笔可以写文字稿,拿起手机可以拍视频、做直播,并对视频进行初步剪辑。

党的十九大、全国两会等重大主题报道中,湖北日报在前方搭建演播室,推出“对话高质量发展”全媒体访谈,综合浏览量过千万;“看两会,涨知识”网络趣味答题活动,参与互动答题的网友超过700万;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活动中,集团推出新媒体内容产品总点击量超12亿。今年3月,中宣部《全国两会专刊》,用400多字专题通报“湖北日报融合传播亮点突出”。

2018年,湖北日报端、网、微月分发、传播原创新媒体产品(含直播报道、短视频报道等,不含转发和报纸原创产品的二次传播),已是报纸刊发原创稿件的两倍。集团两大全媒体平台——湖北日报全媒体平台和楚天都市报全媒体平台,短视频作品共约5000条,直播共830多场。

2019年3月,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在高铁上采访赴京参加全国两会的人大代表

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党委书记、社长、董事长陈剑文表示,推动全员“转思维、转观念、转作业方式”,是我们融合发展的根本方法。干任何事情,人是关键、成事在人。集团存量人才原来都是报业采编人才,通过一体化人员培训、策划引导、考核倒逼,我们越来越感受到,以“转人员”为突破口,大力提升全媒体采编人员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是推动融合发展有效、管用的办法。

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近两年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强力推进35项重点改革创新项目,努力打造体制内有竞争优势的体制机制,燃烧干事创业的激情。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70年的每一寸光阴,湖北日报人点滴记录、用心收藏;

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我们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力书写新的华章。

见证篇

守望时代 波澜壮阔写春秋

2019年7月1日,第25271期。

时间流淌,25271期报纸,便是湖北日报的“年轮”。

今天的新闻,明天的历史。铺开70年来的湖北日报,那便是一套喷涌着时代印迹、洋溢着前行朝气的新闻版荆楚当代史。

从《随县县委书记走访鼓励包产户》到《一场茶叶风波》,再到《来一次思想大解放》,我们始终站在时代的前沿,为思想解放击鼓,为改革开放呐喊;

从《江汉纪行》到《楚天弄潮录》《小城春秋》,再到《风起中三角》,我们始终与时代同行,为荆楚发展倾力,为中华复兴献力;

从《毛主席在武钢》到《9·18,我们守住了长江》,再到习近平、莫迪武汉会谈,我们始终关注历史大事,秉笔疾书,为历史存照,为时代续史;

从《武汉长江大桥正式通车》到《三峡大坝昨下闸蓄水》,再到《国家存储器基地核心厂房提前封顶》,我们始终在现场,见证一个个中华地标崛起荆楚,为辉煌中华欢呼; 

从《减租减息是农民的普遍要求》到《跑断腿的二胎证》,再到《武汉酒店业遭遇洗涤之困》,我们始终贴近大地、心系人民,为人民的利益奔与呼……    守望时代,见证初心;为时代发声,为人民立传。   

与家国共生,与时代同行。一张张湖北日报,书写时代变迁,引领社会舆论,关注百姓民生,一路浓墨重彩。前辈之风,山高水长。梳理湖北日报七十年的报道,以志纪念,虽吉光片羽,弥足珍视。

发改革先声

有合同、有担保、有公证,100万美元借贷,竟然9年赖账不还;港商120万元投资,遭遇坑蒙拐骗。

2004年6月18日,湖北日报在一版头条刊发两条自曝家丑的批评性报道《一起典型的赖账案》《温柔陷阱》,配发评论《正视这份耻辱》:为湖北发生这样的事“感到脸红”“感到痛心”!

石破天惊!报纸点名批评县一级政府,如惊雷响遍荆楚。

21世纪初,招商引资的热潮中,“关门宰人”的事相继发生。“又是一起赖账案!”2004年3月,时任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就德国ACE公司投诉五峰县长期欠款一事作出严厉批示。湖北日报敏锐地意识到,这是一起推动投资环境改善的典型教材,抓住它,抓住本质——政府信用问题,公开披露,“大”做文章!

记者姜月波、夏一兵近一个月里,采访、收集资料达30万字。报道刊发后湖北日报趁热打铁,开设“投资环境大家谈”专栏,聚焦投资环境改善的方方面面,成为湖北改善投资环境的标志性事件之一。

70年峥嵘岁月,面对风起云涌,湖北日报就这样始终站在时代与思想的前沿,执着向前,或是为新生事物撑腰鼓劲,或是为改革开放呐喊助威,或是对错误、落后思想勇武亮剑,其声生气勃勃、其言催人奋进——

这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推进的关键时刻,不赞成的阻力依然强大。

1980年7月30日,湖北日报在头版头条刊发《随县县委书记走访鼓励包产户》,配发编后《关键是要解放思想》,成为湖北农村改革火热展开的“助产士”和“号手”。

这是计划经济的时代,在商品经济露出一“芽”之时,湖北日报挺身而出。

1980年春,通城县的社队茶场在完成派购计划的同时,将部分超产茶叶议价销售。现今再寻常不过的事,在当时却惹出一场轩然大波。当年7月25日,湖北日报刊发《一场茶叶风波》,理直气壮为其撑腰。

1996年8月23日,湖北日报刊发《由邯钢经验引出的话题》。抓住湖北“墙内开花墙外香”的典型事件,持续讨论一个多月,掀起推动关于“解放思想”“狠抓落实”的大讨论。时任省委书记贾志杰点赞:“这篇文章和这场讨论联系了湖北最大的实际,抓住了湖北的主要矛盾,刨出了‘湖北发展不够’的病根,反映了全省上下的共同心愿”。

中国国企聘请的首位“洋厂长”、德国专家格里希在生产车间指导工人  

21世纪,知识的世纪。面对“拿手术刀不如剃头刀,造导弹不如卖茶叶蛋”的怪象,2000年2月23日湖北日报刊发《按智分配造就亿万富翁 张廷璧教授成荆楚科学家首富》一文,引发“张廷璧现象”讨论,让“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就是财富”更加深入人心。

70年来,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到旗帜鲜明支持汉正街小商品市场;从赞扬洋厂长格里希,到抨击科研经费“无奈沉睡”怪象,湖北日报一直站在时代前沿,为改革鼓劲,为开放呐喊。

记世间风云

“莫迪来了!”2018年4月27日零时13分,印度总理莫迪乘专机抵达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将与习近平主席举行非正式会晤。一篇由湖北日报发出的图文稿件率先披露了这一消息。

70载风雨兼程,湖北日报见证时代风云,记录历史大事。从湖北这扇窗口,一路记载祖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征程。

我们记录了轰轰烈烈的土改。解放之初,广大农民热切盼望土地改革,实现“土地回老家”。然而,面对这千年之变,贫雇农虽热情高涨却仍心存疑虑。

《土地应该回老家》《我家是么样穷的》《本省广大农民热烈盼望土地改革》等报道,推动土改按照预期目标进行,成为当时历史的生动记录。

我们记录了一代伟人畅游长江的英姿。1958年9月,年逾花甲的毛泽东再次畅游长江,摄影记者张其军拍下了毛泽东搏击风浪的瞬间,成为传颂至今的经典。

1976年10月,武汉百万群众游行,拥护党中央粉碎“四人帮”的英明决定

我们记录了粉碎“四人帮”的激动时刻。1976年,“四人帮”被粉碎,湖北日报两年刊发相关报道6000多条,全方位揭批“四人帮”及其湖北“黑干将”。

我们记录了“98大洪水”的生死考验。两个多月里,记者们顾不上吃饭、睡觉,甚至人身安全,有时连续几十个小时在危机现场采访。《巍巍大堤锁洪魔》《惊心动魄六昼夜》《8月8日,我们守住了长江干堤》,至今读来如场景再现、动人心魄。

我们记录了“非典”的严峻岁月。2003年春,SARS肆虐全球,疫情如火。摄影记者陈勇,只身进入武汉大学P3动物实验室22天,拍摄“人用SARS病毒灭活疫苗”动物实验的全过程,被誉为勇敢的“新闻战士”。

我们记录了众志成城抗击灾害。2008年1月,《大雪,另一种“试金石”》《鏖战在冰塔之巅》等报道有力报道了全省上下抗击冰雪灾害;5月,10名记者冒着生命危险,奔赴汶川地震抗灾第一线,呈现出《为了总书记的嘱托》《救援大军中的“湖北队”》等精彩报道。

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号游轮在长江监利水域翻沉,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长江发生的最重大灾难。湖北日报第一时间进行报道,展现党和政府对生命的敬重。

今天的报纸,明天的历史。七十年波澜壮阔,湖北日报与时代同行,不间断地记录,以初心和使命书写历史篇章。

抒人民伟力

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标志性工程。从1953年毛泽东乘船视察长江、研究三峡工程起,三代湖北日报人不间断地关注这项工程,为其倾注了巨大的热忱与心血,也创下三捧中国新闻奖的纪录。

1960年3月下旬,记者周惕突然接到随中苏专家去三峡采访的通知。然而,去了后他被告知“这次活动不作报道”。周惕告诫自己:抓住千载难逢的机会,多听、多看、多记。经过争取,周惕以丰富的一手资料写出报道《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和意义》,这是湖北日报正面、完整报道三峡工程的首篇稿件。

1997年11月8日,三峡大江截流胜利合龙

1997年11月8日,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大江截流。境内外百余家媒体近千名记者同场竞争,湖北日报一条900多字的消息《昨日15时30分 第二次截断长江》,15个自然段,13个人物,场内场外呼应,现实与历史交织,一举摘得当年中国新闻奖。

在记录历史事件中创新,成为湖北日报三峡报道的不倦追求。2003年6月2日,报社8位记者蹲守在峡江200公里的不同地段,采写的《三峡大坝昨下闸蓄水》再获中国新闻奖。

一纸风行千张秀,尽揽中外风云事。

从长江大桥通车,到武钢建成;从荆江分洪工程,到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二汽投产,到武广高铁疾驰中国,70年筚路蓝缕,一个个标注着祖国发展历程的中华地标崛起于荆楚大地。采写新闻,记录历史,弘扬人民拼搏奉献精神,彰显中华民族气势如虹,面对重点工程、“大国重器”,湖北日报从未缺位——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建设荆江分洪工程。这是解放后湖北境内最浩大的工程,30万军民投入战斗。在长700米的黄天湖清淤现场,解放军某部战士身陷淤泥却斗志昂扬。受到感染的摄影记者张其军跳进齐大腿深的淤泥中,忍着寒冷和菱角的刺划,抓拍下了《鼓动》这张“战天斗地”的珍贵照片。

听说动工建设仅1年半的武钢就要出铁了,英国《泰晤士报》刊登文章,说这“不可能”。1958年9月13日,湖北日报刊发消息《武钢一号高炉提前建成》,翌日,一版头条刊登报道《武钢一号高炉铁花开》,配发社论《叫全世界都知道吧!》,振奋全国。

1957年10月15日,“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万里长江上第一座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第二天的湖北日报,4个版全是关于长江大桥的特别报道。这样的大手笔、大气魄,前所未有。

进入21世纪,酝酿半个世纪的南水北调工程付诸实施。2003年底,湖北日报推出“南水北调中线踏访”报道,45天行程5000多公里,成为中国走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程的首批记者,《为有源头活水来》《一条引水线与一个城市》等38篇报道,多维度展示了湖北人民伟大的民族精神。

改革开放后,重大工程连连。黄鹤楼重建、神龙汽车公司奠基、长江二桥建成、武汉火车站投用、天河机场T3启用、80万吨乙烯项目动建、国家存储器基地封顶,湖北日报记者始终在现场,始终在见证,为一个个中华地标崛起荆楚而骄傲,为中华辉煌而欢呼!

助中部崛起

2012年伊始,正值数九寒天。湖北日报20多名骨干记者,毅然踏上征途。

进入21世纪,面对沿海开放、西部开发、东北振兴等发展热潮,湖北如何奋起?2011年底,湖北日报筹备“中三角”大型跨省采访。走马潇湘、放眼赣鄱、聚焦荆楚、踏访江淮,历时半个多月,一路跋涉,深入调研。

《时代重托谁担当 中三角扬帆启航》《“中国速度”谁引领 三大城市群雄峙神州》《新世纪谁主沉浮 六大城市群改变世界》……2012年2月28日起,每天一整版,《构建中三角 打造新引擎》系列报道以宏大的气势,迅速引起社会关注。

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2012年12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克强在江西九江主持召开区域发展与改革座谈会,高度赞赏构建长江中游城市群的举措,并对长江中游城市群进入国家战略做了重要部署。

之后,湖北日报又两次派出采访组采访长江中游城市群,推出大型全媒体互动报道,让中部发展的议题再度引起全国关注。三次大型采访,汇编成三本厚实的著作《风起中三角》《逐梦第四极》《澎湃中国心》。

2015年3月26日,国务院批复同意《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规划》。以湖北日报领衔的中部媒体,被公认为中部发展再一次进入国家战略的主要舆论推手。

2018年2月,武汉动车基地内一列列钢铁巨龙蓄势待发

荆楚崛起,媒体有责。70年栉风沐雨,湖北日报始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全球视野、国家高度上观照湖北,用新闻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

1960年,中央重提“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次年,记者海波和周维敷随时任省委书记王任重到江汉平原调研。两位记者深入采访,采写推出了湖北日报首个系列报道《江汉纪行》,《江汉平原形势好》《永隆人民公社的启示》《当新事物还是少数的时候》等10篇评论性通讯,为纠“左”务实、发展经济鸣锣开道。

1963年5月12日,一个新颖、别致的专栏“小城春秋”在湖北日报推出。历时一年半的报道,让一个个名不见经传的城镇声名远扬:《水竹篮的盛名》让大冶金牛镇水竹篮的故事名闻天下;《理发人员的今昔》介绍武穴人凭着理发刀走遍天南海北;《鄂西山区的一条大纽带》展示了宜都城关镇每天物资吞吐量达八百吨的壮景……

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三峡工程进入关键期,京九铁路湖北段兴建,武汉、黄石、宜昌被批准为对外开放城市。面对新的发展热潮,湖北日报多路记者深入一线,采写大型系列报道“潮涌大江”。

2018年7月12日,以“新时代的中国:湖北,从长江走向世界”为主题的外交部湖北全球推介活动在北京举行。湖北日报聚合旗下报纸、网站、客户端、“两微”等平台,打造多个“爆款”产品。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是党报职责与使命。70年来,湖北日报不辱使命,成为湖北经济社会铿锵向前的舆论推手。

葆为民初心

全家出动,跑20多次,历时4个月,才办下二胎准生证。

这是我国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后,一对夫妻的艰难办证历程。

2014年1月14日,湖北日报刊登整版调查报道《跑断腿的二胎证》。湖北日报记者周呈思以生动笔触,还原了一对夫妻在居委会、街道办、工作单位、区政府间来回奔波的委屈与艰难。

一石击起千层浪!

报道迅速引发社会强烈反响,湖北省卫计委立即展开调查、整改,在追责当事人的同时,改革措施随后出台:取消一孩准生证,规范、简化二孩办证流程,改为“干部送、一次办、规范办、实时办”,湖北由此成为全国第一个取消头胎准生证的省份,引发全国关注。

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70年披肝沥胆,湖北日报一代代记者编辑,始终坚守初心和使命,坚守人民立场,主动反映群众的喜怒哀乐,自觉为群众办实事,及时为人民鼓与呼,让党委政府第一时间观民情、集民意、听民声。

1949年11月,湖北宣告解放,但此时的农民仍然遭受着地主的严重剥削。一些地方地主加租、强夺佃田,甚至逼得农民家破人亡。

12月29日,湖北日报刊发报道《减租减息是农民的普遍要求》,予以详细揭露,次年再发《京山减租基本有成绩 违犯政策现象还严重》等报道。经过发动群众,到1950年4月,全省清匪反霸、减租减息斗争全面开展起来。

农民负担问题,是上世纪90年代初议论的热点。不合理的负担为何总是减不下来?减轻农民负担的出路在哪里?湖北日报选派记者深入一线,详实调查,1993年2月,连续刊发“江汉平原农民负担情况调研录”,以《方方面面说负担》《上上下下探根源》《虚虚实实治顽症》《减减增增看发展》为题层层解析,成为省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

1995年1月5日,湖北日报开辟“热点访谈”专栏,深度介入民生话题。《农民为何愿意用钱抵售粮棉》《注水牛肉引出的一串话题》《面对医院悄然兴起的“红包”》《鱼贩难过重重关——农民贩鱼跟车记》等多篇稿件,引起广泛关注,相关部门均采取措施及时解决。

2018年8月初,武汉市九成以上“布草”(床单、毛巾等)洗涤厂关停,酒店业遭遇“洗涤之困”,记者以酒店服务员、洗涤厂工人等身份探访。一篇建设性的《武汉酒店业遭遇“洗涤之困”》报道引发省市领导多次批示,武汉布局洗涤专业园区,促成了问题的深度解决。

感动篇

引吭高歌 榜样之光耀荆楚

他们是从荆楚大地上走出的时代榜样,闪耀在我们内心的天空。

无论是上天入海,还是在大地上一点一滴地践行,他们的奋斗经历,曾经在《湖北日报》上烙下深深的时代印痕,感动着一代代人。

让我们一起,回顾那些不平常的时光,铭记他们的初心,获取前行的力量。

两度飞天扬我国威

【人物名片】航天英雄、湖北日报形象人物聂海胜

【事迹简介】聂海胜1998年入选中国首批航天员;2005年10月圆满完成神舟六号载人飞行任务;2013年6月执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并完成天宫一号交会对接任务;2016年2月出任航天员大队大队长。

【回访报道】“刘记者,你好!”电话接通的瞬间,耳边传来聂海胜浑厚的声音,一如十年前受聘湖北日报形象人物时那样亲切。

6月15日,聂海胜接受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回访,忆往事,感恩家乡故土,铭初心,畅谈家国情怀。

1964年,聂海胜出生于枣阳杨垱镇农家。14岁那年,父亲患胃穿孔去世,家庭的重担压在母亲张金秀一个人肩上,聂海胜一度辍学回家务农。“有时,命运的改变就在一刹那,如果初二那年母亲没有把我从地里赶走,我的人生可能就是另外的样子。”聂海胜说,“裹着小脚的妈妈操起棍棒,逼着我去上学,那一幕,定格在记忆深处,终身难忘。”

返校后,聂海胜加倍努力,成为杨垱镇700多名应届毕业生中唯一考上枣阳一中的学生。

1983年,聂海胜从枣阳一中直接招飞入伍。

从飞行员到航天员,从翱翔蓝天到遨游太空,聂海胜的飞天之路,艰苦卓绝。

“神六”飞天前的7年里,他接受了8大类58个专业的训练。

2013年6月,49岁的聂海胜以“超人”的素质,再次飞天,并担任“神十”乘组指令长。

母亲张金秀生前念叨最多的,就是聂海胜的孝顺。2004年春,张金秀回到枣阳老家。不久,突发脑溢血,卧床不起,而后仙逝,成为聂海胜心里永远的痛。

对祖国无限忠诚,对家乡饱含深情。

2008年,在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发起的“改革开放30年·影响湖北30人”颁奖仪式上,聂海胜深情表白:“我是湖北人民的儿子,家乡人民哺育了我,我一定继续努力。”2009年,受聘湖北日报形象人物后,每逢重大时间节点,聂海胜总是通过湖北日报向家乡父老送来祝福。

“赶上这样的好时代,能够承担民族的千年飞天梦,这是我们的幸运,奉献青春和汗水,甚至献出生命,我们无怨无悔!”2013年,执行“神十”任务后,聂海胜受邀回湖北作报告,发自肺腑的演讲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卅载“深潜”铸国重器

【人物名片】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事迹简介】黄旭华曾远离亲人,隐姓埋名荒岛30年,从拆美国的核潜艇玩具开始,用算盘和尺子,和同事们攻克一个个难题,让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回访报道】每天早上一杯牛奶,再搭配点坚果,看看电视、读读书报,95岁高龄的黄老生活简单而有规律。

对于媒体的采访,黄老总是很淡然,一如他面对各种荣誉,“我只是核潜艇研制过程中普通的一员,在岗位上做了应该做的事。”

小时候,他想像父母一样,当一名乡医。小学毕业那年,抗战爆发,学校停课,他一路从广东汕尾老家辗转到广西桂林,却始终找不到一处可以安心读书的地方。“国家太弱就会任人欺凌、宰割,我如果学医当然很好,但是我要救国,当时有句话叫‘科学救国’。我不学医了,我要读航空、读造船,将来我要制造飞机捍卫我们的蓝天,制造军舰从海上抵御外国的侵略。”

正是这份家国情怀,黄旭华在荒岛的风沙中,在深海的惊涛里,走过一生最好的年华,隐姓埋名,青丝变华发。

回忆在葫芦岛研制核潜艇的岁月,黄旭华说,那是一片荒芜的地方,一年刮两次7级大风,一次刮半年。即便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中,大家没有一个人掉队,都以苦为乐,以为国家贡献力量为荣。

为了研制核潜艇,整整30年,黄旭华从父母、兄弟姐妹身边彻底消失。父亲、二哥重病去世,他也没有回去。家乡的亲人觉得,黄旭华是忘了父母养育之恩的不孝儿。直到1988年,我国第一代核潜艇南海深潜试验成功,黄旭华才顺道返乡。

黄旭华说:“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对国家的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

经历新中国70年波澜壮阔的辉煌,黄旭华说,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祖国现在的大好局面值得维护和珍惜。

虽然95岁高龄,但我国在重点科技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他如数家珍。黄旭华寄语年轻一代:“祖国强大需要科技创新,年轻科研工作者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加快攻克关键前沿技术的步伐,为科技强国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一心为民 永葆本色

【人物名片】人民公仆吴天祥

【事迹简介】吴天祥25次义务献血7000毫升,4次跳入长江救人,捐骨髓捐钱物帮助他人;先后照顾过26位孤寡老人,关怀照顾17名孤儿,结下4000多个“穷亲戚”。

【回访报道】“雷锋”式的好干部、活着的“孔繁森”、一心为民的好公仆……提起吴天祥,大家再熟悉不过。

6月16日,周日。一大早,吴天祥走出位于彭刘杨路的家,搭乘公交车来到武昌区信访接待室。“后天就要去北京,参加全国信访战线‘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会。我明天要接访,没时间写。”当日上午9时30分,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见到吴天祥时,他正端坐信访桌前,颤抖的手一笔一画写着。

1996年,担任武昌区信访办副主任6年的吴天祥,其事迹经湖北日报等媒体报道后,成为全国学习典型。

2008年退休前夜,他在日记中写下了这样的话:“小车不倒只管推,抢时间向党和人民报恩。”

今年已75岁高龄、身患多种疾病的他,仍在做着接访群众、扶危济困的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吴天祥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这八个字。信访室的三面墙,挂满了群众送的锦旗。

吴天祥1944年出生在钟祥一个贫苦家庭,初心何来?他脱口而出:学雷锋。

吴天祥说,他1963年应征入伍,次年就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部队,自己就成为学雷锋积极分子。1969年从部队转业后到武昌区工作,正值洪湖水灾,他把自己的转业安置费几千元全部寄给了洪湖县政府。

20多年的信访岗位,吴天祥不管是当信访干部还是当副区长、巡视员,他都坚持每天早上六七点开始在武昌区信访办接待上访群众。

他还主动下访,帮助困难群众,还先后和3000多名服刑人员签订帮教协议。

采访当天,正值父亲节。当天中午,吴天祥的女儿给父亲送蛋糕庆祝,等女儿走后,他提着蛋糕又买了些鱼丸肉丸,前往武昌起义门看望一个“穷亲戚”。

个人“小运”时代“大运”

杨小运(右)

【人物名片】 卖粮状元杨小运

【事迹简介】1979年10月,杨小运“分田到组”;1980年10月,推进为“分田到户”。1981年,杨小运卖粮10380斤,这张超卖万斤粮的原始发票,至今还保存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里。

【回访报道】6月20日,应城杨小运的家里,62岁的他闲不住,拖地、扫地、种花、丢垃圾……“当了一辈子农民,猛地闲下来,还真受不了。”

1976年,年仅19岁的杨小运担任应城市杨河公社卫东大队六房生产队长。当时全队有250多亩田,每年国家粮食定购任务是4万公斤,之前几任队长都无法完成任务。

1979年10月,杨小运把250多亩田分给三个生产小组。1980年,全队第一次完成国家粮食定购任务。

1980年10月,他将“分田到组”推进为“分田到户”,彻底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杨小运说:“有一户农民,以前没分田的时候,干1天的活要上10次厕所,后来分田到户,他感冒发烧都不歇着。”

1981年8月4日,杨小运与县里来调研的干部打赌:“如果我超卖1万斤粮食,就卖给我一辆‘永久’牌自行车。”1个半月后,杨小运卖粮10380斤。经湖北日报等媒体报道后,时任上海自行车厂厂长的王永昌专程赶到应城,将一辆“永久”牌自行车,送到杨小运手中。“花了169元。当时围满了人,有人让我骑一圈,我一骑就倒了,大伙儿都笑了。”

如今,那辆自行车保存在应城市档案局展览室,杨小运的交通工具早换成了一辆越野车。“这辆车我开四五年了。过去那个年代骑自行车都很稀罕,现在买车在农村已不是新鲜事。”

杨小运感叹,这种变化,40年前想都不敢想。“现在农民真是交了好运。种田有补贴,看病有医保,老了还有养老金……好政策一个接着一个!”

回眸当初的探索创新,杨小运认为那是时代的产物。“当时农民的要求是吃饱肚子,分田到户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所以,是时代让我这个小运走了大运。”

心声篇

墨迹有痕 开门办报日日新

采一缕汉口江滩的晨光,捧一把东湖西岸的繁星。70年墨影相随,点亮繁星;70年心声回荡,唤醒晨光。70年开门办报,躬耕田野;70年引领时代,翱翔楚天。

墨迹有痕,细语有声。一段段深情讲述,一场场倾情独白,一行行真情书写,一帧帧有情光影,“我与湖北日报的故事”,从时光深处,演绎一代代读者网友的鼎力支持,一代代编辑记者的努力奋斗。

时代变革,岁月更叠。不变的,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迎着朝露,我们携手站上全媒体的大平台,不惧挑战,共织锦程。

扎根泥土最芬芳

(作者丁凤英,省委原常委、省纪委原书记,省政协原党组副书记、常务副主席)

湖北日报作为省委机关报,始终高举党的旗帜,传播中华文化,为湖北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鼓与呼,覆盖面广,影响力大,地位高。湖北日报与新中国同岁,我献上衷心的祝福。

我生长在农村,在基层工作时,组织就给了我很多荣誉。年轻时又走上领导岗位,几十年来,一直和新闻界,特别是湖北日报的记者编辑有来往,既有良好的工作关系,也有很好的私人友情。湖北日报几代记者编辑的音容笑貌,历历在目。

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时的丁凤英(左一),劳动间隙与社员们一起学习。

辛勤耕耘的报人

上世纪60年代初,粮食紧张,吃饭成了农民的大问题。1964年,我担任罗田县北丰公社四大队党支部书记,群众的愿望就是“吃饱肚子”。在党支部的带领下,依靠大家艰苦奋斗,不到两年时间,实现了“吃饱肚子”的愿望,一时轰动了全省。我也成了“新闻人物”,那时便开始接触记者,他们总是白天跟班劳动并在田间地头采访,夜间则在煤油灯下爬格子。我感到他们和农民一样干体力活,还要付出脑力劳动,当记者这活儿,一点不比插秧割谷轻松。

到省里工作后,报社的领导同志,如雷行、樊坤、周传仁、卢吉安、周年丰等经常列席省委常委会议,我也与他们结下了友谊。

老社长雷行是位慈祥和蔼的长者,也是湖北日报的创始人之一,我很敬重他。老人家已近百岁高龄,经历了世纪风雨,安享期颐之寿,借此机会送上美好的祝福。他的夫人周瑞珍同志,我称“阿姨”。她行动不便,却是敬业的楷模。到了晚年,还背着包到处采访,全然忘记了自己的疾患。每次周阿姨来采访,我都是迎着她的笑脸,快步上前扶着她。

我偶尔在报纸上发表一点文字,背后都有记者编辑朋友们的大力帮助。1965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学术研究”专刊,发表了我的《我们没有资格学哲学吗?》,离不开后来任湖北日报记者的何金开同志的帮助。《湖北日报》1984年1月8日“东湖”副刊发表了我的散文《秋日的红枫》,忆及1964年我出席第九次全国团代会,并被选进主席团,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并和我们亲切握手照相的往事。编辑帮忙把关润色,出力不少。

我所接触的湖北日报记者编辑,给我一个很深的印象,就是“勤”,跑得勤,写得勤,思考得勤。我还常常跟我们队的年轻人讲,种田的人有时偷点懒,偶尔还能蒙过去,但记者编辑,绝对偷不得一点懒,只要错一个字,白纸黑字一定会被人发现。

与人为善的报人

1959年,罗田县委保送我到罗田师范补习文化。在那里,我结识了终生的朋友何金开、朱静娴夫妇。何金开师范毕业后分配到文化系统,后来在我们大队驻点,劳动之余,常教我们学文化。他勤劳动、勤读书、勤写作的精神,一直影响着我。何金开调到湖北日报工作后,看到过他的不少接地气的文章。

我担任大队党支部书记时,经常到县里开会,朱静娴在县委办公室工作,他们简单的宿舍,成了我长期的落脚点。记忆犹新的是,在文革反反复复挨整的三年期间,她家是我唯一进出自由的地方。不知有多少个夜晚,我与朱静娴挤睡一床,共盖一被,倾心长谈。她后来也调到湖北日报社工作,我在省纪委工作,碰巧的是她也担任监察部主任,让我看到了一个温和善良,既坚持原则,又注重把握大局,稳妥处理棘手问题的监察干部。

到武汉工作后,每逢节假日,夫妇俩会请我们一家人到他们家吃饭、休息,还风趣地说是让我能“躲”掉繁忙。

那个年代,生活都不宽裕,但是他俩总是提前一天采购食材,准备满满一桌。我的两个女儿,最爱吃朱妈妈煨的藕汤和醋烧排骨。

他俩出生于农家,一辈子把根扎在泥土里,是与人为善、给人温暖,常常令我怀念的普通报人。

引领时代的报人

湖北日报扎根荆楚大地,记者编辑们风里来雨里去,用一颗火热的心去观察生活,感触民情,总能见常人所未见,发出时代的先声,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在重大关节点的报道上,引领社会风尚,传播正能量,对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功莫大焉。例如:1990年的“两兰”报道,年轻的潘星兰、杨大兰用鲜血和生命保卫国家财产,谱写了“金融卫士”的壮歌。

汶川大地震期间,一批湖北日报包括楚天都市报的记者冲在最前线,他们付出的艰辛,甚至是生命的危险,令人敬佩和牵挂。“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巨大的无情灾难与一座小县城的有情大爱,经由湖北日报记者的笔端流出,让人在泪眼中,更加体会到生命的宝贵,党和政府的关怀。没有记者在一线的感同身受,没有一腔赤子情怀,这些报道如何面世呢?

最近,湖北日报首发老英雄张富清的报道,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功勋赫赫的老英雄,在偏远的大山里,深藏功名60载,被湖北日报记者发现并报道出来,必须为你们的敬业精神和专业素养点赞!

湖北日报天天陪在我身边,而我的感觉每天都不一样,总能让人充满力量和希望。这是因为记者朋友们扎根基层,带露摘花,字里行间有泥土的芬芳,这不正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指示,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的具体行动吗?

祝愿湖北日报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我们从“新闻鸟巢”起飞

(作者澎潮,湖北日报社退休高级记者)

1977年,省报、省广电台和地市县媒体后继乏人。次年夏初,时任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湖北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的雷行大胆提出,利用恢复高考机遇,创办大专新闻班,培养承前启后的新闻人才。省委宣传部大力支持报社提议,并请省广播电视厅一并参与,增设了一个大专无线电班。“落实政策”重返报社的陆平煌老师,被借调到省招生办帮忙。他后来告诉我们,新闻班遴选47男3女共50名学生,大多数是老三届高中毕业生,当过知青,既有文化,又有社会经验,年龄在“25岁超龄”杠杠之上,正是做新闻工作所需。

我是这50名学生之一。我们10月才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到原汉阳县永安镇九真山下省广播电视学校报到。

按照大学正规模式,自办“麻雀虽小肝胆俱全”的新闻专业班,在全国传媒行业史无前例,跑遍高校也没有现成教材和可以借调的老师。好在“文革”前,湖北日报社陆续分来了8位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高校的新闻系、中文系高材生,都已锤炼成名编辑、名记者。党委抽调近十位新闻骨干转岗,由原政宣部主任汪新源全面负责,栾学国协助师资联系和思想、后勤保障等工作。

1982年毕业合影(左)30年后,九真山下再相会(右)

新闻专业课,完全仿效全国大学新闻系设置,分别由边静远、陆平煌、艾国云、周政授、汪新源、张宿宗担任,并请张其军、邹克义、宋汉炎、曲一凡、陈帆、李慕和省广电的李昆麟等兼课。

老师们自编教材,把新闻理论与丰富的新闻实践经验紧密结合;请来人民大学张隆栋、暨南大学陈朗、复旦大学林放等知名教授,特邀武大、华师、财大的名师,闯出了新闻教学的新路。

1982年初,50名新闻学子从九真山的“鸟巢”起飞,分配到省委宣传部、湖北日报、湖北省广电厅和部分地市县。

同学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历练成才。班长唐源涛陆续担任省广电总台台长、湖北日报总编辑,蔡华东任湖北日报总编辑,张良成任省广电总台台长、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局长。坚守新闻一线的同学,都获得了高级职称。调到人民日报社的蒋亚平,首创人民网,后任《国土资源报》总编辑。

我在湖北日报工作8年

(作者: 肖海亮)

2000年悉尼奥运会,我获得男子双人三米板冠军,湖北日报记载了我人生的高光时刻。

2004年8月4日,我正式受聘加盟湖北日报,开始了为湖北日报和旗下体育周报采访撰稿的记者生涯。

第一个任务,赴希腊采访雅典奥运会。我在处女作《全新的挑战》(《湖北日报》2004年8月5日4版)中写道,奥运冠军的光环,不代表做任何事情都能取得奥运冠军的成绩。

从雅典奥运会,到北京奥运会,再到伦敦奥运会,其间几届世界杯、亚运会和全运会,我都参与报道。中国奥运冠军中,在一家媒体干了8年、连续报道三届奥运会的,好像只有我一人。

8年的体育记者生涯,是我重要的人生积累。8年间,我写过200多篇稿件,多以“海亮视点”专栏呈现,多篇稿件获得湖北新闻奖一等奖和全国日报体育好新闻奖,我很自豪。

当体育记者,我必须更加客观、公正、理性,将多年运动生涯积累的认知和感悟提炼成文字,正确发声、敢于发声,形成党报的传播力、影响力,以推动体育项目健康发展。

2006年多哈亚运会期间,我省网球名将李娜输给了印度小将米尔扎。我一气呵成《李娜之惑》,发表在《湖北日报》2006年12月15日9版,指出运动员失利不能光看表面现象,教练员临场心理调节手段欠妥,同样会让运动员进退维谷。时任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在接见我省亚运健儿时,专门提到这篇报道,给予表扬。这是领导在为李娜减压。从奥运冠军和体育记者的双重角度来看,中国体育要健康发展,必须以人为本,必须尊重运动员的浴血拼搏精神,正如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所说,“最重要的事情不是胜利,而是斗争,不是征服,而是奋力拼搏”。

与祖国同行,湖北日报风行荆楚大地70年,成就斐然,这与一代代杰出报人的努力分不开。作为曾经的一分子,我很感谢带我入门的已故体育周报总编辑、湖北日报体育中心主任张茂毅,还有很多前辈和同事们。

新时代,媒体生存环境大变革,但同样机遇大于挑战。我深信,拥有深厚底蕴的湖报人将勇立潮头,焕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

征途篇

栉风沐雨 新闻一线砥砺行

见证时代,记录历史,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的职责之所在。

七十年,岁月长河间的短短一瞬。这一瞬,却是记者们的笔端和镜头间,几代人的风风雨雨、来来往往,离合悲欢、奋斗拼搏。

从1949年7月1日的江汉路52号出发,一代代湖北日报人,伴随着新生的共和国,背起简单的行囊出发。从此,便踏上了一条光荣与荆棘并存的征途。

我们的脚步,踩过老乡的水车,踏过世界尽头的冰雪,在漆黑的洪水之夜艰难前行,在风雪和泥泞之间默默跋涉。

我们的声音,与奥运健儿同频共振,与各族兄弟热切交流,与智者楷模交锋碰撞,从庄严的会堂向荆楚大地传播。

我们的镜头,定格下一张张面孔的期待和微笑,倾听了大自然的生灵欢歌,见证过激动人心的光辉时刻,记载着寻常巷陌的人间烟火。

我们的心灵,在狂风暴雨的倾覆中书写大爱,在天崩地裂的灾难中刻下坚韧,在千帆竞发的跨越中追寻梦想,在沧桑巨变的洪流间溯源大江大河。

我们所记录的一切,不是一张普通的新闻纸,而是一个波澜壮阔的大时代。

从“铅与火”,到“光与电”,再到“数与网”……你看到我时,我在纸上;你看不到我时,我在路上。那一行行文字,一组组镜头,是年轮,是足迹,是一代代报人不忘初心、践行“四力”,用脚步和纸笔,用心血和汗水写下的,属于这片土地的光荣与梦想,成长与开拓。

今天的我们,依然在不断创新表达方式,深入媒体融合。以全新的视角和全新的姿态,去讲好中国故事。

今天的我们,依然在行走、在记录、在见证、在思考。为民族伟大复兴的壮美画卷泼墨挥毫,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引吭高歌。

2018年全国两会上,湖北日报全媒记者黄璐(左二)、周浩峰(左一)现场直播采访全国人大代表蔡学恩

1998年12月,湖北日报记者赵洪松在南极采访

2018年2月,湖北日报记者李剑军(左一)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埃塞俄比亚采访

2017年1月28日大年初一,湖北日报记者江萌(左一)在赤壁市赤马港办事处八蛇村采访贫困村民

2019年6月17日,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发布厅》播出张富清先进事迹,湖北日报记者张欧亚(左)讲述老英雄是如何被发现的

1964年,湖北日报记者张其军(左)驻鄂城县(现鄂州市鄂城区)旭光公社旭光大队,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1998年在公安县埠河码头,湖北日报记者刘长松(左)、杨发维(中)、孔祥福(右)扛着器材摸黑蹚水过河采访防汛

2008年5月16日,湖北日报传媒集团楚天都市报记者陈建刚在汶川地震灾区采访

附:湖北日报70年大事记

●1949年7月1日,以原《鄂豫报》和《江汉日报》为基础,《湖北日报》在解放战争的炮火中创刊。

●1949年8月5日,由《湖北日报》改办的《湖北农民》创刊,1950年,又恢复为《湖北日报》。

●1951年7月1日,《湖北日报》的第一个子报——《湖北农民》创刊。

●1956年1月1日,《湖北日报》由原来的直排改为横排。这是湖北日报创刊以来,在编排形式上的一次重大改革。

●1984年8月1日,报社恢复创办面向农村的报纸,命名《专业户报》,后改名为《湖北日报·农村版》,1990年更名为《湖北农民》,2000年1月改为《农村新报》。

●1986年6月11日,报社第一份胶印彩印报纸试印成功,揭开了报社印刷史上新的一页。

●1988年11月,《新闻前哨》创刊,是全省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新闻传播类理论期刊。

●1990年12月30日,《湖北日报》告别41年“铅与火”的历史,采用激光照排,胶版印刷,实现了印刷技术上的飞跃。

●1994年4月12日,报社创办《市场指南报》,2001年11月18日改名为《楚天金报》,2017年12月1日起休刊。

●1997年1月1日,《楚天都市报》创刊,以“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为宗旨,创刊不久日均发行量即稳居华中地区首位、全国前列。

●1999年7月1日,报社创办第一家新闻网站“荆楚在线”,后更名为“荆楚网(湖北日报网)”,是我省唯一经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批准的全国省级重点新闻网站。

●2000年,楚天都市报发行量过百万,成为集团首个百万级媒体。

●2000年10月,《特别关注》创刊,杂志期发量和增长率居全国同行业综合排名第一,连续7年位居世界中文报刊期发量首位,创全世界华文报刊单期发行量之最。

●2001年7月8日,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省委批准,成立湖北日报报业集团。2007年湖北日报报业集团更名为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2001年,集团组建发行总公司,在全国报业率先实行自办发行。

●2003年,集团收购三峡晚报社,《三峡晚报》成为集团跨地区经营的首张报纸。

●2004年,集团在武汉近郊的流芳镇征地300多亩建设新的印刷基地——“楚天传媒产业园”。2007年3月,传媒产业园一期印刷生产线投产,此后,印务总公司边生产、边搬迁,至2009年5月整体搬迁完毕,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2006年,集团承办湖北省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先后建有简体中文版、繁体中文版、英文版、法文版、无障碍阅读版,网站版本及平台数量、运行质量均居全国同类网站前列。

●2007年12月,长江证券深交所上市,集团作为股东之一初探资本市场,揭开文化投资领域篇章。

●2008年,集团决定将印刷厂老厂房改建成文化创意产业园,打造全国首家以现代传媒为主题的特色创意产业园。

●2012年1月,《支点》杂志创刊,该刊是国内第一本以新闻视角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端政经读本。

●2014年7月1日和2015年6月30日,集团旗下荆楚网、特别关注先后挂牌新三板。

●2017年,湖北日报全媒体指挥中心平台投入使用,统筹《湖北日报》《楚天都市报》、湖北日报网、客户端及“两微”等新媒体平台的报道策划、采写和发布,形成了“一次采访、多次生成、全媒体全时段传播”和“端网速度、纸媒深度”的新闻生产发布新形态。

●据2018年7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的《新闻出版产业发展分析报告》,湖北日报传媒集团在全国所有报业集团综合排名位列第7位。

70年,栉风沐雨

70岁,风华正茂

祝湖北日报生日快乐!

现在,又一场追梦旅程开始

未来,还有更多精彩在等待

愿湖北日报越办越好,再创辉煌!

【纠错】编辑:肖梦吟

Copyright © 2001-2018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