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文旅

曾侯乙编钟出土40周年 专家:编钟应成为中国的乐器之王

发布时间:2018年06月19日20:10 来源: 湖北日报

“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汉举办——

专家呼吁:编钟应成为中国的乐器之王

湖北日报讯(记者海冰、通讯员乔晴)今年是曾侯乙编钟出土40周年,湖北音乐博物馆联合随州市政府等单位在武汉音乐学院举办“纪念曾侯乙编钟出土4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来自音乐界、考古界的专家、学者自6月11日起带来9场精彩讲座,披露最近研究成果,专家呼吁,希望未来编钟之于中国能一如管风琴之于西方国家,成为中国的乐器之王。

专家、学者结合各自研究领域畅所欲言,内容丰富,视角宽阔。首场开讲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昌平带来《考古所见周代礼乐的发展——从曾侯乙墓说起》,从青铜器的铸造及铭文特点等方面,论证了曾国具有独立生产青铜器能力的观点。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翔将曾侯乙编钟放在曾国音乐考古的背景下研究,介绍了近年来我省曾国考古的系列重大新发现,以及“曾侯犺编钟”“曹门湾乐舞遗迹”“曹门湾出土乐器”“郭家庙M30编钮钟”等曾国音乐考古新材料,阐述了“五音齐备”的考古学、音乐学的意义。中央艺术研究院教授李玫以律学史为背景,专题介绍“曾侯乙编钟铭文中所体现的中国人早期律学实践”,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崔宪详述“曾侯乙编钟的乐律学研究”,厦门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副教授张闻捷则从“春秋晚期乐钟埋葬制度的变革”探究,提出所谓的礼崩乐坏可能是礼乐制度的一种新形式。此外,河南省博物院华夏古乐团业务负责人王歌扬,带来该团复原古乐的实践和经验。国家一级演奏员胡国庆阐述编钟古乐的现代应用。

40年来,对曾侯乙编钟的研究,经历了从器到物、到事、到人,从理论研究到艺术展演,从展品到产品、事业的转变过程。尤其是近年来,它随中国领导人出访埃及、亮相德国、奏乐礼迎美国总统与印度总理,一次次成为讲述中国故事的中国声音。武汉音乐学院副院长李幼平教授的压轴讲座,围绕编钟古今的“穿越”、中外的“对话”、未来的“憧憬”几个方面展开,并为编钟未来的发展及功用提出设想,希望编钟之于中国能一如管风琴之于西方国家,成为中国的乐器之王。

【责任编辑:刘建维】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