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武汉不少育儿群里出现一种季节病:地铁车厢里太热,出站一吹风,宝宝就病了,天气越冷,犯病越多。于是有经验的妈妈给出攻略:进站脱外套,上车脱绒衣,太好动的垫上隔汗巾,出站反之。
进入隆冬,遮风蔽雨的地铁,常能笑傲公共交通。但是,地铁空调太热又成了美中不足。放眼一看,似乎又是通病。北京资深“铁友”早已总结出“T恤加羽绒服”的地铁标准穿搭,以防大冬天里地铁上捂出痱子。南京和宁波“铁友”也十分认真地讨论过“冬天地铁如何能降温”的难解之题。
冬天地铁真的很热吗?曾有报道说,武汉地铁冬季供暖有标准,普通状况下,电暖座椅温度40℃,座椅温度30℃,室外温度低于5℃时,电暖座椅表面温度在65℃。各个城市的“地铁温度”也不同,北京有过地铁内31℃,高于室外28℃的纪录,南京也有过冬季有乘客在地铁里中暑的奇闻,新闻一搜,很多地方政府都收到过“让地铁内外温差小一点”的市民建议。
地铁内外温差小一点,好处显而易见,既节约能源,又利于健康,尤其是老人小孩等体弱人群,同时对通风疏散也有好处。
但为什么很多城市的地铁温度都“发足狂奔”呢?原因之一当然是按照硬杠杠来操作比较简单,比如低于10℃开几档,低于0℃开几档,而且地铁是统一温控,需到站调节。原因之二还在于人的体感温度在随时变化,高峰期人多,体感较热,热门线路也可能更热,那要随时满足,满足得过来吗?
从提供服务的一方来看,当然是按杠杠来操作比较简单省事。但如果换位体验一下呢?管温度调控的,真正去体验一下内外温差,或者带老人小孩走一遭,也许就能感同身受,将心比心。
我们常说精细化管理,一个城市几千平方公里,上千万人口,要精细起来,大事小情何止千万。精细之难,一般不在做不到,而在想不到,看不到,或者想到看到不愿去麻烦。如果常常能够以被服务者的身份去城市中体验,大约很多问题就能被想到,被看到,不再被视为麻烦。
地铁温度是一例,近年来备受议论的盲道也是一例。有人说,凡道路设计施工有份的人,蒙着眼睛去盲道上走一趟,就知道精不精细,到没到位。果然,北京大学就有一个城市设施体验研究项目,模拟盲人、儿童、轮椅人士等在城市中穿行,得出问题又何止千万。
城市精细化管理,有时不如亲身体验一把,因为体验能把问题的半径缩小到最短。就地铁来说,上海就发明了一种“人工干预一日三调”,测温师随时进车厢里,根据自己实际体感手动调节——瞧,好办法还是有的。
□鲁珊(作者系长江日报评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