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今天的江汉路步行街
楚天都市报记者刘我风 摄影:楚天都市报记者萧颢
江汉路的历史当然源远流长。早在1906年,“地皮大王”刘歆生在汉口英租界外填塘造地,逐渐填成江汉路后花楼至铁路外土路基,形成歆生路。辛亥革命后,华人资本家迅速兴起,不到十年,江汉路一带成为汉口繁华的商业街。1926年10月,北伐军占领武汉。次年元月,中国人收回汉口英租界,歆生路改名为江汉路。现今,江汉路遗留下13幢历史建筑,成为“武汉20世纪建筑博物馆”。
2000年1月,武汉市新千年的第一个市长办公会议,决定将江汉路改造成商业步行街。2000年2月,江汉路步行街开工。2000年9月22日,江汉路步行街完工开街。
日历标签
2000年9月22日,江汉路步行街开街。
1 行走
全长1600米,是全国最长的步行街
江汉路当然不是全国最早的步行街。早在新千年之前,首都北京已经打造出王府井步行街,大上海则打造出南京路步行街。珠玉在前,江汉路步行街是以“长”后来居上。据江汉路步行街地区管理办公室主任沈秋玲介绍,江汉路南起沿江大道,贯通中山大道、京汉大道,北至解放大道,全长1600米,是全国最长的步行街。
楚天都市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江汉路步行街地区管理办公室,看不到一个胖子。无论男女,都身材挺拔,麻利干练。沈秋玲笑着解释,一来,江汉路步行街开街前夕成立的管理办,在招人时是有门槛的,“身材和气质必须与我们美丽的江汉路相匹配。”另外,江汉路步行街开街之后,每天要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团体,“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接待七八个参观团,一天要在江汉路上走七八个来回。”如此日复一日的行走,即便是胖子也走成瘦子了。
步行街开街以后,原先生和老街坊们也养成了在江汉路散步的习惯:早晨迎接朝阳,往武汉关方向行走;晚上送走夕阳,往京汉大道方向行走。18年走下来,原先生依然步履矫健,气色也比同龄人好太多,看上去也就是七十出头的样子,还是很年轻的老人。
2 清洁
一台清洁车的价格相当于一辆宝马
在江汉路上海邨居民原先生的记忆里,18年前的江汉路,“首先是把脸洗干净了!”无论是老建筑,还是新建筑,外立面都洗得干干净净,灯光也打得漂漂亮亮。事实上,江汉路洗干净的不仅仅是脸面,还有许多我们看不到的角角落落。沈秋玲带着楚天都市报记者在江汉路上走了一个来回,遇到垃圾桶,她就会用手摸一摸外壳,“你看看,没有灰,我们的工作人员随时随地在做清理。江汉路不会让垃圾桶成为污染源。”遇到石凳木凳,沈秋玲也会邀请记者一起坐坐,“不需要掸灰,干干净净的。”原先生也表示,他在武汉只要不出远门,“只要是宅在江汉路,皮鞋都不用多擦,每天亮锃锃的!”
据沈秋玲介绍,18年前刚刚开街时,江汉路做清洁主要是靠人力,“夜阑人静,清洁人员手拉肩扛地上街做清洁,日复一日,夜复一夜,很累,清洁效果也经常让游客不满意。”后来管理办进口了上十台清洁车,有吸尘的,也有拖地的,清洁程度和清洁效率都大大提高。“不要小看了这些清洁车哦,一台车的价格就可以买一台宝马呢!”
3 绿化
砍树容易种树难,一片绿阴栽六年
今天在江汉路找个树荫坐下来休息是很容易的事。但江汉路开街之初,最大的尴尬是没有树:先前一字排开的法国梧桐,被低矮的灌木和花草取代。一到夏季就尴尬了,太阳无遮无挡,正午的江汉路门可罗雀。
据楚天都市报当年的报道,2002年,来自武汉市城管、城建、园林等方面的专家坐在一起寻求对策。专家们以步行街地下管网密集、影响景观效果等理由,否决了改种大树的方案,决定采取盆栽的形式绿化步行街。但一直到2005年,这批盆栽的小桂花树、小樟树遮阴效果仍不是很理想。
2006年初,在武汉市委、市政府的特别关注下,武汉市城管局、园林局开创性地在江汉路步行街上采取破路见土、栽大树的方式,将五十多棵大樟树引进步行街。经过半年精心呵护,全部长势良好,郁郁葱葱的大树冠下新增的上百个座位,每天座无虚席。
砍树种树,蹉跎六年。沈秋玲说,江汉路步行街开街之初的绿化问题,为武汉市后来的街道改造提供了非常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4 购物
网红经济给步行街带来新商机
作为步行街,江汉路只能行走两种车,一种是观光车,一种是运钞车。私家车开车和停车不便,一度制约江汉路步行街发展。
地铁1号线、2号线和6号线开通以后,有效解决了江汉路的人流量问题,“但依然是街上的人多,店里的人少。”看着江汉路上很多店面频繁改换门庭,原先生也很为商家们着急。
矗立在江汉路上的中心百货商店是拥有七八十年历史的“武汉第一家大型百货商店”,在江汉路的蝶变中经历了自己的阵痛。2012年,中心百货批量引入欧美和日韩潮牌,变脸为“定制潮人生活”的快时尚主题商店。
“年轻人捧红的网红店可能为江汉路带来新商机。”沈秋玲介绍,靠近京汉大道的鲍师傅面包店,是一家全国连锁的网红店,每天都有络绎不绝的年轻人到这里排队打卡,“江汉路的主流人群是年轻人。得年轻人者得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