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中的刘胜华。(通讯员 黄宏武 摄)
荆楚网客户端—荆楚网消息(记者左砚文 通讯员黄宏武 何烨明 段巍迪)在大悟县阳平开发区的阳平大道上,一位老人弯着腰、弓着背,每天从日出到日落,不倦地用汗水清洗着路上的灰尘。5月24日,这位老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是一名党员,尽管我已脱了贫,但我要用手中的扫帚续写脱贫故事,鼓励贫困群众通过勤劳实现自主脱贫。”
老人叫刘胜华,今年69岁,20岁当上村干部、24岁入党、27岁被评为大悟县劳模。这位年近古稀的清洁工,疾病缠身,却用劳动改变了家庭的现状,用行动书写了人格的魅力,用意志战胜了生活的困难。她奋斗的足迹和脱贫故事,传遍了阳平镇的十里八乡。
“被评为贫困户,感觉对不起自己的内心”
2013年底,刘胜华的老伴去世,她本人多病,加上小儿子离婚、失业在家,孙子尚幼,原本幸福的生活一下子变得艰难起来。2014年,她的一家被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当时评上贫困户后,我几天没有睡好觉。”刘胜华说,“不能说当上贫困户丢人,但也不是很光荣的事。从20岁当上村干部、24岁入党、27岁被评为县劳模后,我就没有拖过组织上的后腿, 60多岁却成了国家的照顾对象,心里很不是个滋味。”
“不能把贫困户的帽子带长了。”刘胜华一直觉得自己是名老党员,要在村民中带头实现自主脱贫,就是脱层皮,也要打个翻身仗,甩掉贫困帽。这位60多岁的老人,因为头上多了一顶“帽子”,又激发了年轻时做事的那股狠劲。
“不奋力干,对不起这个好时代”
每天五点起床,菜园里收菜、择菜、洗菜,六点出门上街,农历单日到阳平镇、双日到县城里赶集。在蔬菜收获的旺季,刘胜华每天比其他的种菜户要早起半个小时。老人说,她种的菜品种少,数量也不大,与同行相比,没有优势,唯有起早点,才能卖个好价钱。卖菜回家后,她放下肩上的筐担,又扛上锄头走上田间地头。
“我没有什么本事,又无本钱,只有向土地找饭吃。”年轻未结婚时,老人是阳平镇和平村的妇联主任,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天到晚组织群众搞劳动,获得了很多的荣誉,一生认定了“勤劳能致富”的道理。
劳动习惯了,就不觉得辛苦,但腰部椎间盘突出却是困扰她多年的大麻烦,一到冷天、阴雨天,疾病发作,疼痛难忍。医生告诫她,要多休息、少活动。可是为了早日脱贫摘帽,她一直坚持忍痛劳作,痛得实在忍不住了,就在村卫生室打几针。
翻开老人的《扶贫手册》,享受的扶贫政策一目了然:低保每月130元、养老金103元、创业基金500元、中药材种植合作社分红500元,财产保险、意外保险、医疗保险还有孙子的教育扶贫等等,实现了从吃、穿、住到教、医、养的全履盖。
农忙时,帮扶干部和村干部组织劳力,帮我搞春播和秋收,工作队还组织我们参观致富项目和技能培训,鼓励我们自力更生、自主创业、自主脱贫。刘胜华说,党的政策这么好,扶贫干部这么用心,再不奋力干,就对不起这个好时代。
刘胜华一直很勤劳,在她的带动下,和她一起生活的小儿子改掉了做事高不成、低不就的毛病,与人合伙,在湾头的荒地边,办了一个石料厂,效益不错,收入比较稳定。到2015年底,刘胜华全家年均纯收入达到1.5万元,人均收入5000多元,达到了脱贫标准。
刘胜华说,她家的收入都是有来源的,没有一点水分。拿到《脱贫光荣》证书时,刘胜华十分高兴,她把证书挂在房间里,每天睡觉都感觉安稳和踏实。
“要用行动鼓励更多的人自主脱贫”
脱贫了,不愁吃不愁穿,房子有住的,看病也有保障,村里的爹爹婆婆经常约刘胜华打麻将,她都婉言拒绝。她说,她就是一名农村老太婆,活了一辈子,始终坚信勤劳的人不会受穷,农村人就应保持勤劳的本色。
刘胜华的腰椎经常发病,不能下地种菜,上街卖菜,但她闲不住。2018年,她又找到了一份清洁工的差事,在路上干上了清洁员,每月工资1200元。她负责清扫的路段有2000米,每天上午7点半至11点半,下午1点半至5点半,是她的工作时间。她说,扫地时如感觉腰痛、左腿麻时,她就会到树荫底下歇一会,再接着扫。
如今已脱贫了,衣食也无忧了,身体也不太好,为什么还要这么拼?刘胜华说,她入党40多年了,入党宣誓的那一幕,一直铭刻在心中,党员要起带头作用,才对得起共产党员这个称号。她要用手中的扫帚,鼓励贫困群众勤能脱贫、勤能致富,勤能让自己活得有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