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上午9时,68岁的吴志云坐在村口的水马旁,眯着眼,盯着远处缓缓驶来的2轮电动车。见对方没有调头的意思,噌地一下站起来。
“干什么去?”“去松林买点东西,从这过下。”“店都关了,要买东西找你们村的干部,赶紧回去。”
老吴摆摆手,等到对方走远,才又坐下来。
“你看吧,形式还很严峻。周围几个村都有确诊病例,我们翟岗新村想守住胜利果实,就得时时刻刻盯着。”老吴语重心长地对记者说。
不欢迎外来人,甚至是“到处乱跑”的镇干部
3月3日,8时20分,记者从孝南区西河镇镇政府出发,前往翟岗新村探访。一路向西北方向,穿过红林新村时,路口值守的村民得知我们的去意,好意提醒:翟岗新村,那里进不去的勒。
镇干部杨裕光解释,翟岗新村在西河镇的最西北方向,防疫期间,可谓腹背受“敌”——与之接壤的村,其他乡镇往南有罗陂村、往东有共一村,还有本镇的龙河村、五桂村,都发现了确诊病例。这些村离翟岗新村只有1至3公里距离,步行不过10到30分钟的时间。
“但翟岗新村目前还没有发现一起确诊和疑似病例,村里的防守就跟铁桶一样严,不欢迎任何外来人进入,包括我。”杨裕光告诉记者,他想进村,也只能通过工作队或村干部。值守的村民不“认”他,嫌他到处跑,不让他进村。
果不其然,到达村口,离卡口还有一段距离,采访车辆被要求停下。等到驻村防控工作队(原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李森林过来,一行人在全身消毒后,才坐上他的宣传车进到村里。
时间回到1月24日,湖北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Ⅰ级响应。第二天,李森林回到村里,第一时间召集村干部、党员、村医,迎战新冠肺炎。大家马上用微信群、朋友圈,动员和科普了身边的亲戚朋友和村民。
当天,村干部魏清初决定取消春节期间孙女的十岁生日宴,其他村干部也行动起来,打电话通知各村组小组长,取消新年期间走亲访友的传统习俗。村里党员也开始通知身边的亲戚朋友,取消过年期间的一切活动。
1月27日,孝感市防控指挥部发布10号令,翟岗新村立刻“封村”,通往外地的4条主干道路口全部用物理隔断,只留一个“活口子”作为应急通道。
一夜之间,翟岗新村停下了向外的脚步。
自己村自己守,就连一只鸭子也游不进来
3月3日,记者见到70岁的刘焕春时,他正坐在自家门口砍柴。手上活不停,不时抬头,“监控”不远处的十字路口。
路口连接着翟岗新村和周边3个乡镇。刘焕春家就在附近,他主动接过了值守的活,“前年我在国家的帮扶下脱贫了,现在疫情来了,也想为村里出份力。”
路口一堵,整个村子就近乎隔绝了,集市上的店面也几乎都关了。
村里春节在家的,有470户1622人。防疫期间,要对他们一一摸排、测量体温,本就是个“大工程”,更不提每天都要做的垃圾清运、村湾消毒,封村后的物资保障,还有人员值守等问题,人从哪里来?
村支书王喜清在微信群里“求助”,70多岁的老党员魏道华、王明清首先站出来:“自己村的口子自己守,村干部白天忙,晚上不能不休息,我俩来守夜班。”
返乡的区经信局干部乾国云也报名,“我家挨着路口,白天我来守!”
4个主要路口的13名值守人员几乎第一时间集结完毕。不断有人响应号召,最终有21名党员、28名村民志愿者投入战斗。
其中,8名由“80后”“90后”组成的“杆子伢”纠察队,负责村湾巡逻和物资搬运,遇到有聚集聊完天、打麻将或是不戴口罩到处乱逛的,他们会毫不留情地批评,包括自己本家的长辈。
“上个星期,有人在附近放鸭子,100多只鸭子顺着河流慢慢游到了咱们村的关帝河里,纠察队的伢们看到了,找到放鸭子的人把鸭子赶走了。”李森林笑着说。
2月11日,区人社局干部魏伦志下沉到翟岗新村,还带来了在三峡大学念大二的儿子魏嘉杰。
魏嘉杰初到时,帮村里建了3个物资代购群、1个防控宣传群和1个道路封堵群,结束了此前都在一个群里“打乱仗”的局面。每天上午上完网课,他会赶到村委会,统计当天的物资情况,然后制成表格发给镇里的供货商。
党员魏双华有辆面包车,主动揽下了村里物资运输的活。因为镇里采购分单双日,魏双华每隔一天去镇上拖物资回来,有时一天跑几趟,他说:“就算贴点油钱我也情愿。”
在这里,上至70多岁老党员,下至20出头“杆子伢”,几乎都动了起来。
相隔500米远的亲戚,今年还没见过面
1月21日,在武汉工作的刘齐勇(化名)回到翟岗新村,准备过年。随着疫情揭露,一家人都被隔离起来了。1月25日,村干部们敲开了他家的门,这是第一次排查。
“此后每天都有人上门,给我们测量体温。”刘齐勇告诉记者,村里共有3位村医,每个村医搭配一名村干部或工作队员,组成3个体温测量组,对从武汉返乡的82名人员监测体温。
刘齐勇住在八组,离他家最近的一户亲戚不过500米远,从他回来后还没见过面,就更别提拜年、聚餐了。
1月底,村里又追踪到几个早些时候乘火车在武汉停靠过的学生和打工的人,也相继在家都隔离起来了。
年前从婆家独自回来的翟艳(化名),因为丈夫被确诊为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尽管丈夫在外地,她和娘家人一共8口人也被隔离在家。直到2月初满14天后,才免去送往集中留观点。
还有15名在1月份曾出现发热症状的病人,也是村里的重点观察对象,每天上门测量体温,一天不落。
随着疫情的发展,管控措施不断升级,村里除了对重点人群进行强制隔离和动态跟踪之外,对于普通村民,也加强了宣传劝导和追责等。
之前村民反应买不到口罩,工作队和镇、村干部们开了一场“诸葛亮会”,商量出的办法是筹资购买防控物品。
李森林代表工作队带头捐了1000元,村里圣阳种养殖合作社的负责人陈志勇捐了5000元……1个多小时,16名在家的能人大户纷纷接力,筹款2.8万元。购买的1.2万只口罩到村后,当天就免费发给了村民。
在周边村不断传出确诊消息后,翟岗新村没有想象中的恐慌,大家共抗疫情的积极性反而更高了。
“村里宣传是一方面,还有现在网络发达,大多数村民通过手机也能了解到社会新闻和疫情信息,大家对于疫情的自觉和重视,中间过渡了几天才渐渐转变过来,但也不是所有人。”李森林告诉记者。
3月2日,有村民主动来报,自己的婆婆不舒服,“刺冷”、打寒战。村医赶紧上门量体温,38度4!
王喜清如临大敌,马上联系西河镇卫生院,半小时病人就送到了镇上的留观点。经检查,老人是普通炎症引起的发烧,王喜清这才放下心来。
“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在这次防疫工作中,基层组织和党员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也得益于此前脱贫攻坚工作的锻炼。”李森林说,“他们知道了怎么跟群众沟通,怎么去发动群众”。(记者李琦 通讯员郑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