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宁日报全媒体记者 吴文谨、特约记者 胡剑芳、通讯员 徐宗均、徐俊报道:“一出金牛楂树山,干港梅田石马湾……”一条金牛古商道,串联起鄂南、赣北,也构成了明清时期的重要交通要道。时光荏苒,这条古商道早已没落,取而代之的是一条平整宽阔的“四好”农村路。
6日,记者来到咸安区双溪桥镇李容村,只见道路两旁,绿草如茵,花团锦簇,翻修一新的阳武干渠凌空而过,远处重山层峦叠嶂,煞是迷人。
“今年以来,我们村将‘四好’农村路建设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一部分,结合我村各户沿路集中这一特点,打造沿线的美丽‘节点’。”李容村支部书记袁汉龙介绍,下一步,这里将作为人文景点持续打造,力争建成幕阜山绿色经济带中的重要一环。
据悉,自咸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百日攻坚战开展以来,该区坚持统筹推进,将全区人居环境整治分为一般村庄、示范村庄、重点村庄“四线三类”,实行差异化建设,梯次性打造。
在做好产业带动与环境美化相融合的同时,该区还广泛发动群众,按照“五个一点”要求多方筹集资金,即区级财政预算一点、涉农资金整合一点、回乡能人捐助一点、社会资本投入一点、农民群众筹资筹劳一点,确保人居环境整治“有钱办事”。
双溪桥镇杨堡村六组是远近闻名的“菜篮子”,素来以其“杨堡香芹”闻名,村民们多以种植蔬菜为业。
记者走进该村时看到,一条直通杨堡河的大马路正在热火朝天地修建,随处可见村民拿着油漆桶,粉刷老旧房屋立面。在村湾广场上,一座村民捐资牌格外引人注目。捐资牌上,大到数千,小到一百,细细统计,竟筹集了60000多元。
在捐资名单一侧,还有一张“出工工时”名单,上面记载了村民出工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时间。其中,工时最长的要数六组组长万乾煌,他已经连续出工36天,家里田地要打理了,就让其妻子张菊宝接替出工。
“这些集资、出工都是村民的自发行为,我们事先没有得到任何消息。”该镇城建办主任李国洲介绍,正在建设的马路是回乡能人万长春捐资三万元修建,未来,这条路将用于村民们休闲散步。
“政府的投资是按步骤有序推进的,与其原地等靠要,不如团结村民自力更生。”万乾煌说,有了好的人居环境,未来,蔬菜也将更加走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