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孝感

36年“软功夫”练就技术大拿 ——记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李新洲

发布时间:2019年05月23日09:07 来源: 孝感日报

在一次次“闯关”中丰满自我

1983年,毕业于孝感市工业学校的李新洲,进入市通用机械厂工作。第二年,厂里准备研发一款汽车电机测试台,精通机械制造的李新洲,成为研发小组的一员。

连续的技术攻关,让李新洲对电气控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他深知,要想干出点名堂,光凭热情不够,得下一番苦工。

1985年,李新洲的机会来了。市总工会与省电大合办了一个电气控制自动化辅导班,他顺利通过入门考试,拿到“准入证”。

辅导班实行半脱产,集中晚上1个小时进行视频学习。白天,厂里干活,李新洲边看边琢磨,边琢磨边操作;晚上上完课,回到宿舍挑灯“夜战”,温习当天课程,琢磨白天遇到的技术难题。

2年,700多堂课,李新洲一节不落跟了下来。当初40人的辅导班,最终只有7个人拿到电气控制自动化大专文凭,他是其中一个。

1994年,崭露头角的李新洲,被一家衡器厂“相中”,邀请他开发一款电子衡器,并提出“苛刻”要求——一年时间将产品推向市场。

接到任务的李新洲既兴奋又忐忑,因为自己从未接触衡器领域。他搜集了有关衡器技术、电子器械方面的书籍,找来了市场上最先进的电子衡器“备战”。

“一台样机拆了装、装了拆不下数十遍,闭上眼睛都能数清楚每个零部件。书也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早就烂熟于心。”一年后,李新洲带头研发的最新型产品打入市场。

他坦言,接触电气控制36年来,一直都在重复走技术攻关、研发、生产的路。“只有不断充实自我,才能在一次次‘闯关’中寻求突破。”

打破大功率软起动技术“洋垄断”

2004年,李新洲入职大禹电气,负责研发800千瓦大功率电机高压固态软起动器。

李新洲介绍,所谓“软起动”,是相较于“硬起动”而言,变不可控的过载冲击电流为可控、可调节的起动电流,避免对供电电网、电机及拖动设备的损害。

“那时国内软起动才刚起步,最大只能做到500千瓦。大功率电机软起动技术一直被国外掌握,设备价格高昂。”李新洲决心走独立研发之路。

没有资料可供参考,就在工艺和实验上不断模拟和测试。没有思路,就找高校教授和行业专家,甚至深入车间找操作工人,从不同角度寻找突破口。

摸索着做出首台样机,设备的晶闸管却接二连三烧毁。遭遇“卡脖子”,李新洲急得嘴上起了水泡。

饿了吃泡面,累了趴工案上眯会,他在工房待了整整三天,结合故障原因,设计出了高频取能的触发模式,取代传统的低压取能,大大提高了产品的稳定性,彻底攻克了“炸管子”难题。公司领导赞扬他:技能高、信得过、靠得住。

随后,李新洲一路“过关斩将”,成功研发5000千瓦、8000千瓦、1.5万千瓦、2万千瓦的系列高压大功率电机软起动装置,“领跑”国内市场,使用性能和起动效果超过国外同类产品,累计销售额超过2亿元。

2015年,李新洲牵头组建了创新工作室,将自己多年的经验积淀和技术绝活,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职工,先后带出了26名“徒弟”。

李新洲执着于电机软起动产品的换代升级。从最初的1.4米宽柜体,到1米宽,如今从他手中“走出”的固态软起动设备,历经4次升级,体积、重量逐步减小,技术“含金量”却越来越高。

“目前正尝试将宽度缩小至0.8米。”2018年,李新洲的创新工作室获批“湖北省工匠创新工作室”,当年申报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不做纸上谈兵的“将军”

“市场才是检验产品实力的‘战场’。”李新洲介绍,市场不同于实验室,充斥着各种不可控环境因素,都会影响产品的正常使用,从而出现各种“疑难杂症”。

在大禹电气,李新洲就是那个专治“疑难杂症”的人。

2014年,河北某大型钢铁厂在使用大禹电气软起动设备时,出现了“烧管子”现象,鼓风机送不了风,高炉只得停炉。李新洲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把脉问诊”。

工厂偏远,道路不通,无法行车,所有检测设备和器件需要人背肩扛。

“一个单程3公里,每天至少两个来回,最重扛过20多公斤重的器械。”李新洲内心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尽快把问题解决。更换零件,再当着客户面一项项检测、一个个排除,李新洲“熬红了眼”,总算验证产品自身没有问题。

问题肯定出在外部环境上。连接高炉的匝线千丝万缕,足有一人粗,配电室的柜子也有几十台……这些“拦路虎”没能吓到李新洲。他不服气,决心弄个明白。

李新洲告诉自己,一定要静下心来仔细排查。在检查高压变电站时,技术人员突然说起,专门调了一台变压器给起动装置供电。

李新洲猛地一拍大腿:“可不就是这个问题嘛!专变供电时,晶闸管在起动过程中产生的谐波无释放通道,简单说就是起动装置消化不良,不就‘烧管子’了吗?”

他随即给出解决方案——将变压器负载提升30%。找对症结后,电机顺利起动,客户竖起大拇指:“不愧是专业人做专业事!”

到大禹15年,李新洲每年至少外出3次解决用户现场问题,每到必除。无论是寒冷的北方工地,还是闷热的黄埔船厂地下船坞,都曾出现过他的身影。(记者李琦 通讯员彭久安)

【责任编辑:吕鉴蕾】

Copyright © 2001-2024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