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孝感

激活红色基因的“脱贫密码”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6日09:51 来源: 孝感网

三里城镇围绕“红色高地、绿色崛起”发展定位,把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扶贫攻坚的牛鼻子来抓,带领群众发展茶园面积达35000亩,以产业带动贫困户脱贫奔小康。

驻大悟县新城镇红畈村第一书记(右二)与队员在路灯下商讨发展大计。

7月3日,三里城镇三里村党员廖汉波挂“党员家庭”牌亮身份。

7月1日,东新乡彭河村党支部成员与扶贫队员商议增强村庄“造血”功能,推动帮扶村实现新发展。

7月3日,三里城镇党员王德宏(左一)指导唐贵等贫困群众高温天气如何科学喂养黄牛。

73年前,中原军区部队在大悟宣化店成功实施“中原突围”,打响了解放战争第一枪,拉开了全国解放战争的序幕。

如今,另一场硬仗,正在这片红色土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今年,大悟将完成13个贫困村出列、12072户29256人稳定脱贫任务,实现整县脱贫摘帽目标。

脱贫攻坚战,如何决战决胜?大悟县坚持传承红色基因,以实施“党建+脱贫攻坚”为引领,切实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精准脱贫发展优势,为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孝感日报讯(记者高文峰   宁波   季萍   特约记者胡思顺   通讯员李杨)

传承红色基因

党旗插遍“主阵地”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

大悟,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十大将军县之一,也是国家级贫困县。

“老区不脱贫,我们对不起革命先烈,对不起老区的群众!”大悟县委书记余德芳说,战争年代,老区人民付出最多,大别山岭岭埋忠魂,村村有烈士。

为让红色基因赋能精准脱贫,大悟县充分发挥县委“一线指挥部”的作用,聚焦党建“主业”,压实攻坚“主责”,将党建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建立县乡村三级主体责任和党组织书记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切实把脱贫攻坚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实到行动上。

6月27日,大悟县的“干部结对帮扶日”。农业农村局局长卢频再次来到包保村东新乡鹿鸣村,走访结对帮扶贫困户,面对面交心谈心,详细了解扶贫政策和措施的落实情况;认真查看帮扶项目的进展,共同谋划下一步扶贫举措。

今年3月1日起,大悟县明确要求县直部门主要负责人每周“三天两夜”住村工作。

东新乡鹿鸣、彭河、青莲三个村是农业农村局的对口包保村,卢频直接包保的是青莲村。在青莲村住下之后,他发现了很多以前没发现的问题:扶贫产业规模小、分布散、效益差,村里缺乏致富带头人。

转机就此开启。卢频积极协调,局里投入帮扶资金17万元,将村里的荒山荒岗利用起来,免费提供种苗和肥料,发展绿茶和油茶基地200亩,中药材基地100亩。

目前,基地已经完成栽种,绿茶3年、油茶5年后就能收益;中药材今年秋季就能收益,预计每亩可收入3000元。

变化不仅仅如此。卢频在村里住下来以后,还带领驻村工作队员,帮村里安装了150盏太阳能路灯,整修了10口堰塘,整治了340米河道……

在大悟,像卢频这样每周“三天两夜”住村工作的县直部门“一把手”有90位,实现县直部门全覆盖。他们既当局长,又当队长,在一线指挥,在前线实干。

一名名党员干部,就是一面面红旗。大悟县统筹省市县乡村五级帮扶干部力量,尽锐出战,6545名驻村帮扶干部把一面面红旗插遍了脱贫一线“主战场”。

身入、心入、情入,党员干部的作风更实了、感情更深了、帮扶更准了、措施更细了,让贫困山区悄然发生巨变。

2018年度省对市县党委政府扶贫成效考核,大悟县综合评价排名第2位。

践行“突围”精神

聚力打好“攻坚战”

今年1月,大悟县四姑镇农业服务中心主任颜楚的人生拐了一个弯——从包村干部变成了光明村党支部书记。

光明村,是全县18个软弱涣散村党支部之一。

颜楚原来是包村干部,对村里的情况当然一清二楚,上任伊始也有心理准备,但工作的困难程度还是超出了他的想象。

为发展产业,颜楚经过考察,引进大悟县胡氏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扶持村民种植黄花,由公司提供种苗、技术和销售。

屋场院子会、群众代表会开了四五次,话说了一箩筐,就是没一个人应声。追问原因,群众来一句:“原先让种油茶,现在搞得怎么样?”一句话把颜楚噎得没话说。

原来,上任村“两委”班子号召大家种植油茶,因管理不善,导致茶园荒废。

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无奈之下,颜楚与驻村工作队商量,由工作队解决资金问题,村集体发展种植50亩黄花。3月份种植,现在已经开始受益了。

每当卖黄花时,便有村民来问,一亩地能摘多少斤,一斤多少钱?看到效益不错,村民们渐渐开始关注,表示出种植意愿。

“下一步,我们将为愿意种植黄花的贫困村民免费提供种苗,带领他们早日脱贫摘帽。”颜楚说,当年大悟的中原突围打响了解放战争胜利的第一枪,现在我们也有信心打赢脱贫攻坚战。

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发展产业、建设基础设施……尽管换届时间不长,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已经初步显现。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

为夯实基层基础,筑牢脱贫攻坚堡垒,大悟县实施“基层党建整县推进”计划,全面推行“支部提升三年行动”,并开展评星定级,建设农村示范支部54个,提升一般支部201个,整顿后进支部18个。

实施“红色头雁”工程,结合村“两委”换届,坚持现任干部择优留、农民致富能人择优推、外出务工经商能人择优引、扶贫一线人员择优育的原则,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统筹抓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带头人培养选拔、教育培训、管理监督和激励保障工作。

今年初换届后,大悟村党组织书记的调整面达54.7%,其中贫困村党组织书记调整面达48.3%,平均年龄下降3岁,为脱贫攻坚提供了人才和智力支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加速释放。

弘扬革命传统

锻造攻坚“突击队”

如期脱贫是“军令状”!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一名党员就是一个攻坚拔寨的突击队员。

三里城镇地处鄂豫两省交界处,四季分明,适宜兰草生长。近年来,该镇坚持把兰草产业打造成特色产业、主导产业,目前全镇发展兰草1800万苗。

三里城镇三里村预备党员冯仁炎,当地兰草种植大户。十几年前,冯仁炎先是在自家天井和房前屋后种植兰草,之后发展大棚种植。近几年,冯仁炎的兰草种植基地相继建起多个智能温室,面积达70亩。

精准扶贫开始后,冯仁炎主动承担村里5户贫困户的帮扶任务。工作队筹资设立基金建兰花大棚,村集体统一管理,分给贫困户栽种,冯仁炎提供技术和种苗,负责回购销售。

记者看到,省编办驻村工作队筹资建设的扶贫大棚,在田间一字排开。今年52岁的高桂华家,是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她介绍,扶贫大棚以种植普通兰草为主,2018年,仅兰草一项,她家收入3万多元,今年和去年差不多,卖3000盆兰草不成问题。

群众是党员的根,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就是扎根。大悟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夏军说,党员的根扎得越深,群众对党的信任、拥护也越深。

为激发党员队伍扎根群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脱贫攻坚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大悟县加大贫困村发展党员力度,2015年以来,在8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发展党员182名。

对发展培养的党员,坚持实施“双培双带”工程,每年对所有贫困村党员进行一次轮训,提升农村党员队伍素质,增强他们在脱贫攻坚中的凝聚力、战斗力。

三里城镇三里村的廖伟、王德宏、冯仁炎,高店乡忠和村的高必广,四姑镇丛岗村的钱运贵……记者所到之处,都有一批基层共产党员在脱贫攻坚战中勇当“急先锋”,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发展产业如星星之火,正在带领贫困群众共同富裕的征程中越烧越旺,渐呈燎原之势。

目前,大悟县村党支部党员结对帮扶2352个贫困户;617名党员带头领办扶贫车间和企业,吸纳3486名贫困人口就业。

“贫困不除、愧对先烈,不摘穷帽、誓不罢休!”这是奋战在大悟这片红色土地上6545名帮扶干部和大悟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他们牢记党旗下的铮铮誓言,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坚定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以感恩之心、立奋斗之志,奋力夺取脱贫摘帽的伟大胜利。

【责任编辑:熊子璇】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合作咨询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