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工厂里堆满了拆解后的废旧蓄电池外壳
楚天都市报记者周鹏通讯员兰燕邓醒凡
今年8月初,赤壁市有居民举报,每到夜晚,附近一个工厂不知在生产什么,气味难闻,让人难以入眠。接警后,中伙铺派出所民警前往调查,发现有一伙人在工厂里拆解铅蓄电池,遂将此案移交给赤壁市公安局城管执法大队。
接到案情,城管执法大队民警顺藤摸瓜,发现了两个非法工厂,一个拆解铅蓄电池,一个提炼铅,都没有排污设备,废液等直接排放。两个工厂均没有生产许可等相关证照,涉嫌污染环境,今年9月7日,警方端掉这两个窝点,抓获嫌疑人10余名。
目前,检察机关已批捕4名主要嫌疑人,此案还在深挖之中。昨日赤壁警方向本报披露了此案案情。
夜间生产白天停工的奇怪工厂
今年8月,赤壁市中伙铺镇高新开发区居民举报,该园区内一个名叫“湖北某汽车工业”的厂区内,不知道生产什么东西,气味难闻,并且,该厂只在夜间生产,白天停工,是不是在从事违法生产?
中伙铺派出所接到举报后,悄悄进行调查。民警来到该厂多次,每次来该厂都大门紧闭,民警围绕厂房巡查发现,该厂排出的液体气味难闻,可能涉嫌污染环境。通过摸排固定证据,9月7日下午5时许,警方对该厂房进行突击检查,发现大量废旧电瓶及拆解后的铅板,现场抓获从事生产的工人吕某等6人。当时,民警怀疑这伙人从事污染环境类的生产,便向赤壁市环保局反映,环保工作人员到场后,初步认定为非法从事废旧电瓶拆解的窝点。
通过现场检查,发现该厂内有未拆解的电瓶138余吨,拆卸出的铅板近30吨。“这是严重的污染环境案!”此案移交给赤壁市公安局城管执法大队,该队与赤壁环保局对该厂再次进行检查。
9月8日,办案民警来到该厂,发现该厂厂房近3000平方米,非常大,厂内有大量电瓶100多吨和拆卸出的铅板等,现场凌乱,拆解电瓶的废液直接通过下水道排放。在现场,民警产生疑问:拆解后的铅板和电瓶壳送到哪里去了?
通过调查走访,当天,在离该厂约三公里处一座山脚下,发现另一个叫“某管业”的工厂,并将负责人曾某等抓获归案。原来这是个从事炼铅的窝点。
办案民警介绍,在该厂一个约2000平方米的车间里,发现巨大的炼炉和设备,炼炉高约10米。该厂房内遗留有大量拆解后的铅板,及提炼后的铅渣、铅灰,以及从事生产用的两台铲车。
当天,赤壁市公安局对曾某等人以涉嫌污染环境罪立案侦查。
工厂废液金属严重超标
9月8日,赤壁市公安局成立专案组。据办案民警调查,今年3月,浙江温州人黄某、陈某等邀约曾某一起到赤壁租用工厂办提炼铅的车间,黄某等三人出资,曾某出技术。这个窝点由曾某负责炼铅技术支持、日常生产、管理、招聘工人等。
两个窝点于今年3月开始建设,6月投入生产。第一个工厂负责拆解电瓶,拆解后将铅块运送到另一个工厂提炼,提炼出铅块后出售。据查,仅三个月的时间,收购电瓶共计2019.77吨,涉及金额2000余万元,卖出成品铅块441块,共计891.16吨,涉及金额1500多万元。
赤壁市环保局对拆解车间废水监测报告认定,废水中铜、铅等金属指标远远超标。据介绍,该加工厂的加工原料是废铅蓄电池拆解过程中产生的废铅板,按照《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规定,废弃的蓄电池属于危险废物,废铅蓄电池拆解过程中产生的废铅板、废铅膏和酸液也属危险废物。该加工厂未报环保部门进行环评,也未办理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
“赚的就是环保的钱!”据了解,一个正规拆卸提炼工厂,需要经过环评等程序,需要有废水处理工序,废水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而这两个非法加工提炼窝点没有这一工序,企图以污染环境的代价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