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张爱虎
1月21日,咸宁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开幕,该市政府工作报告披露:去年该市GDP增速预计达8.5%,多项经济指标在全省居前。与此对应,去年该市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77.7%,创下该市“十二五”以来新高。城乡居民收入增幅与经济发展同步,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9%和20%,大幅跑赢GDP增速。
城镇就业人数持续增长
1月21日,咸宁精益学校负责人吕志军得知该市劳动就业局正在筹备“春风行动”招聘会,连忙报名拟招聘10名员工。其给出的待遇是:大学本科生平均月薪4500元。
吕志军创办的咸宁精益学校从事电脑培训已有多年,员工长期维持在10人左右,但今年吕志军准备大干一场。他说,去年下半年申请的20万元创业贷款到账,学校新增的1000平方米学生宿舍正准备装修,学校迎来了发展良机。
就业是民生之基。咸宁市劳动就业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该市为吕志军这样的创业者发放创业贷款1620笔共计1.8亿元,带动就业1.9万人。
该市将就业综合指数纳入考核重要指标,多措并举保持就业稳定增长。去年,该市新增城镇就业4.91万人,就业人数比上年持续扩大。
该市推出“我选湖北、志在咸宁”活动,为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下岗职工等提供公租房、廉租房,延续购房税收优惠政策,并提供“个人全贴息2年、企业半贴息”创业贷款,引导他们安心扎根咸宁。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该市去年投入1.88亿就业专项资金,落实包括培训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社保补贴、企业稳岗补贴等政策,稳定就业,惠及5.8万人。
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民企招聘周、大学生就业服务月等98场大型招聘会搅热香城,2.3万人在招聘会上找到中意的工作。全市贫困山区新建起41个扶贫车间,让乡亲们不出村就能找到新工作。
省外就医出院时即可报销
66岁的刘英从咸宁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退休后移居浙江,医保关系仍在咸宁。以往在外省看病,报销基本医疗费需要鄂浙两省来回跑,耗时费力。
2017年,咸宁市通过全国跨省异地就医结算平台,与省外全部定点机构实现联网结算对接,在外地的咸宁人再也不用两头跑了。
刘英也成为此项政策的受益者。去年,她因患子宫恶性肿瘤等疾病多次在浙江省肿瘤医院等医院住院治疗。在住院前,她打了一个电话告知咸宁市医保局,出院结算时系统自动完成报销。
1月21日,咸宁市医保局局长蔡正权打开电脑,显示刘英2018年10次住院总花费15.5万余元,综合报销比例为79%。“符合大病报销比例。”
据统计,去年咸宁市居民市外就医1915人次,医疗费4281万元,报销待遇全部落实。该市为贫困群众代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补充医疗保险1.7亿元,报销(补助)医疗费用4.78亿元。职工、城乡居民政策范围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分别达到74.51%、62.01%。整合后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与原新农合相比,门诊慢性病病种由20种增加到30种,年基金支付限额由最高3000元提高到9000元,报销比例从60%提高到75%;大病保险年支付额上不封顶。药品目录范围扩大到2923种,医疗保险保障水平稳步提升。
咸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负责人介绍:“通过多年努力,全市医保实现了城乡人口全覆盖,跨地区全覆盖。”
让贫困孩子上得起上得好学
崇阳县路口镇棠棣村的王夏林、王坤姐弟俩母亲早亡。去年5月,王夏林即将参加高考,她的父亲突然因车祸不幸去世,弟弟王坤也在车祸中身受重伤。面对贫困家庭难以承受的学费和庞大的医疗开支,该县扶贫办、妇联、商会等各界人士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王坤近20万元的医疗费用妥善解决,王夏林的大学学费、生活费也由爱心人士资助。
不让贫困代际传播。该市去年投入教育专项扶贫资金3.2亿元,资助从幼儿园到高中阶段的贫困家庭学生共计14.54万人次,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子女实施“9+3”免费教育,不仅免除学费,还补助生活费。
贫困学子不仅有书读,教学水平还逐步向城区看齐。咸宁全市有726所中小学,其中教学点219个。这些教学点分布在通山、崇阳、通城、咸安的贫困乡镇,教学点学生少,老师配备不足,主课采用复式教学,体育、音乐、美术等素质课无法正常开展。
该市累计投入2亿元,初步完成咸宁市教育公共云服务平台基础工程,实现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宽带网络校校通和优质资源班班通,89所结对帮扶的学校、教学点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教研(简称“联校网教”),679所学校应用数字教学资源进行教学,占全市学校比重93%。去年4月,崇阳“联校网教”模式作为全省唯一项目推荐到教育部,参评联合国“哈马德国王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