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2013记者走基层

更多

[蹲点日记]黄州农民画:脆弱的希望(图)

发布时间: 2013-06-13 21:30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黄州农民画馆展厅
姚芳珍在创作室画画
《皮影戏》(陈继光)
 [高清组图]黄州农民画:勾勒最美的乡土 

  荆楚网记者 刘申  通讯员 郭薇

  2013年6月13日  星期四  晴

  黝黑的脸颊,有些褪色的红上衣,一双粗糙的大手攥着画笔正给一幅“武松打虎”图着色。今天下午,在黄冈市黄州区文化馆,馆长倪火根告诉记者,这位画画的中年妇女叫姚芳珍,是一位下岗工人,现在在一家餐厅做服务员,每天都会来画馆画画。

  “从小就喜欢绘画,高考时想报美术学校没考上,后来参加工作杂事比较多,但一有时间就喜欢画几笔。”姚芳珍一边拾掇着画笔一边说,“前年,听说文化馆免费开放,提供画笔、颜料,还有老师指导,就利用每天的空余时间来练习。”

  倪火根介绍,为了壮大黄州农民画的创作队伍,文化馆通过建立农民画传承基地、办画展、培训等形式培养继承人。

  黄州农民画亦称现代民间画,起源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是地道的农民用握锄的双手勾勒出一幅幅造型别致、色彩斑斓、情趣盎然的民俗图。早在1987年,就有8幅作品参加中国第一届艺术节,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07年,“湖北黄州农民画新作展”入选中国第八届艺术节,湖北书画院院长蒋昌忠评论说,黄州农民画造型奇异浪漫、夸张生动、色彩鲜艳亮丽,把荆楚文化特色发挥到极致。农民画被称之为“八艺节的奇葩”,作品还被邀请赴德国、加拿大、芬兰等国家展出交流。

  “这幅《皮影戏》是黄州农民画的代表作,作者陈继光已经七十多岁了。”倪火根指着一副艳丽的民俗画忧心忡忡的说,“大部分农民画家为了养家糊口,常年外出谋生,几乎没有创作时间,作品数量、质量逐年递减。”

  文化馆美术辅导员李元生介绍,1988年,黄州农民画就与早已闻名海内外的著名画乡——上海金山、陕西户县并驾齐驱。400余名农民画作者组成的创作队伍涵盖各个乡镇,涌现了《鱼鹰捕猎》、《糖菩萨》、《冬眠》等一大批具有鲜明楚文化特色的优秀画作。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大潮,同为画乡的金山,充分发挥作为“中国农民画之乡”的品牌优势,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农民画产业链。如今金山农民画不仅成为领跑当地经济发展、群众致富的“金字招牌”,更是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一张靓丽名片。

  “黄州农民画单靠文化馆,靠几位农民画作者,毕竟力量有限,农民画要打造文化品牌,关键是要发展,要创新,要创造效益,产业化发展是必由之路。”老画家龙旭光一语中的。

  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对于保护发展民间艺术无疑是一大福音。黄州区政府也都十分重视农民画保护与开发,2010年拨专款60余万元,修建集收藏、展销、创作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场馆。其后,又批准设立黄州美术馆(黄州农民画馆)。

  黄州文化馆也在积极建设成为黄州旅游观光点,还成立文化营销公司,推出农民画礼品、旅游纪念品。挖掘黄州农民画动漫艺术创作潜力,多方面、多途径探索农民画发展道路。

  具有鲜明楚文化特色的黄州农民画无疑是无穷宝库,也将迎来新一轮发展的大好契机。但黄州农民画究竟该如何走向市场,如何找到更好的办法和突破口,走出自己的发展之路还任重道远。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傅文仁)
关键词:记者走基层;黄冈;农民画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