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就算一个月掏5000元,我啥时能住进养老院?”家住北京市和平街的许大妈,打听入住社区养老院的事,结果让她发出如此疑问。社区新建的养老院一个月收取5000元至7000元不等的费用。工作人员告诉许大妈,现在100多张床位都住满了,不知道什么时候能有空床。
人多床少,去哪养老
我国“未富先老”“未备先老”的特征日益凸显。中国社科院老龄事业发展蓝皮书预计,2025年中国老龄人口将达3亿人,80岁以上老年人高峰时超过1亿人。
我国养老模式正在从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但养老机构“一床难求”。民政部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城乡养老机构发展到4.18万个,养老床位365万张。但平均下来,每50个老人拥有不到一张床。
伊丽苏娅等115位全国政协委员曾联名提出提案,呼吁优先发展我国社会养老事业,将推进社会养老事业作为基本国策。
“现在的任务就是将国家的制度设计转化为现实。”全国人大代表陈传书说,国家已经作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的战略部署,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上升到法律高度,新农保、城居保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也实现了制度上的全覆盖。
资源缺乏,怎么养老
“我所在的小区老年人口达到24.5%,很多是9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社区虹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朱国萍说,老年人越来越多,养老机构和护理人员等很多方面的服务无法满足需求。“现在居家养老越来越难,老年人希望住进条件好的养老院。但现实是,政府办的养老机构现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并不相适应。”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兴安盟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司艳华说。
养老护理人员更是短缺,且专业化程度低。我国缺乏自理能力的老人约有3300万,如果按照3:1的比例配备养老护理员,需要1000多万名,而目前从业人员不足百万,其中一半左右是文盲。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张恺悌说,养老服务机构和护理人员缺乏,暴露了目前我国养老服务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居家养老,短板待补
全国人大代表傅企平建议政府以购买服务的养老模式,创办日托所、居家养老中心等小型分散、就近方便、服务多样的老年人服务场所,使老人不出社区就能享受各种养老服务。
“政府应当从公共财政中安排专项资金,选择硬件水平高、服务质量好、管理规范的民办养老机构,以‘委托合同’的形式,通过加大财政补贴和提供政策优惠来鼓励、吸引民办养老机构参与承担社区和居家养老。”傅企平说。
朱国萍认为,政府应鼓励在家门口开展养老服务,转变居委会村委会职能,要建立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如老年餐饮配送中心、应急救援中心、家政服务中心等。
傅企平也对养老服务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提出了建议:政府需要促进养老服务形成行业标准。要保证养老服务工作人员接受正规化的专业岗前技能培训,并严格执行只有持养老服务培训结业证书的人员才可以进入机构、社区及居家养老的服务环节,为养老服务的专业化提供保障。 (据新华社北京6日电)(新华社发)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