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严西湖——当寂静投向繁华


发布时间:2013-05-23 05:37:45来源:荆楚网进入电子报

  春管秋收,人放天养

  渔场大门上一副烫金大字的对联:财似春潮乘风来,富如旭日腾云起。老队长刘骅、新队长杨志平,尽管他们的生产方式不同,但不投肥、不投饵,人放天养的模式在严西湖渔场一直传承。问及原因,他们也回答不出所以然,只说:水好、草好,鱼才长得好,养鱼不能把水和草都弄死了。湖水已不能捧起来就喝,湖水大部分属三类水体,仍是武汉市内水质最好的湖泊之一。

  原渔场养殖队队长刘骅根本看不出是72岁的人,腰板笔直,说话中气足。“10月到农历年前,是渔场最忙的时候,我们都要下湖捕捞,严西湖一年只收一季鱼。”当年的刘骅,要指挥十几条船,协同合作,把鱼群从浅水区往深水区赶,赶到专门的起鱼码头,起网收鱼。如果天公作美,不刮风、不下雨雪,45天,大概能收获10多万斤鱼,这就是严西湖一年的收成。

  “我们曾捕到过百把斤的大鳡鱼,挂起来可比你高。”刘骅对比记者的身高比划着,“当年我们捕捞时,有外国人来参观,墨西哥朋友看到那么大的鳡鱼,专门拍了照片纪念。”

  收鱼季节,刘骅他们几乎没吃过热饭,“再热乎的饭菜,送到湖边都成了冰冷的,网上挂着凌冰,手冻得没知觉。”

  渔场起初没有人工育苗,刘骅和渔工需要到长江里捕获鱼苗放养到湖里,他们称为“挑江花”。严西湖与长江的连通被北湖闸阻断,原本能从江里飘流到湖里的鱼苗无法入湖。刘骅他们人工分拣,在江水里找到草鱼、鲢鱼等家鱼鱼苗,放养到湖里。

  20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国家淡水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主任李钟杰研究员告诉记者,长江流域盛产的青、草、鲢、鳙四大家鱼,都具有江湖洄游习性:长江产卵——湖泊成长,只是人类几乎切断了所有湖泊与长江的联系。

  1976年作为知识青年下放到渔场的杨志平,目前承包渔场1.5万亩湖面,一年产量约60多万斤。他不“挑江花”,买鱼苗放养,捕捞季节请来专门的捕捞队,他整天盘算的是,投多少鱼苗,人放天养,收获最大效益。

  “承包第一年,我投了11万尾鱼苗,鱼长得好,产量也不错;第二年,我投了12万尾鱼苗,还养了螃蟹,结果螃蟹吃了水草,鱼的收成不好;第三年,我只投12万尾鱼苗,就靠着湖里的水草,鱼长得不错。”杨志平介绍,由于纯生态养殖,严西湖渔场的鱼已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证书。“不过,武汉市场几乎没有我们的鱼,渔场的鱼全部出口了。”

  李钟杰肯定严西湖的生态养殖模式,他说:“湖泊天然功能里应该有渔业,不能一说到湖泊污染,就把罪名安到渔业头上。有水有鱼,说明生态系统存在,生态链条完整,生态环境才可能好。”

(作者:  编辑:admin

Copyright © 2001-2019 婵犫偓閺嵮冾嚚闁艰棄妫欓〃鐔虹磾閹寸姷鎹曠紒澶嬪灦婵⊙囨嚃閳ユ彃鏁滈柡鍫濐樀濡炬椽宕楅鈧锟� All Rights Reserved

闁解偓閵夈倗鐟归柟绗涘懎寮� 闁挎冻鎷� 濠⒀呭仜閳ь剝鍋愰弫鍛婄┍閳ヨ尙鐟归柛鏂呫値鍟呴柛娆樺灥閻︼拷 闁挎冻鎷� 濞存粍甯熸禒鍫㈢磾閹存繂姣夐柣妤€鐗婂┃鈧柡瀣舵嫹 闁挎冻鎷� 缂傚啯鍨圭划鍓佹喆閸℃鍎旈柤鍝勫€诲ú鎵媼缁嬪灝璁查悹鍥锋嫹 闁挎冻鎷� 妤犵偞瀵ч幐閬嶆偨娴e喚娼掗柤鍝勫€诲ú鎵媼缁嬪灝璁查悹鍥锋嫹

闂侇垰鍊搁崣鏇犵磾閹存繄鏆斿璁规嫹 42010602000206闁告瑱鎷�

闁绘鐗婂ḿ鍫熺▔閿燂拷 闁艰棄妫欓〃鐔虹磾閿燂拷 www.cnhubei.com 闁圭鍋撻柡鍫嫹 闁哄牜浜炵划锟犲触鐏炴儳澹堝☉鎾崇Т缁惰鲸寰勫鍛厬闁瑰瓨鐗犻弳鍛村磽閿燂拷

闁稿繐鍘栫花顒勫箣閹存粍绮� - 闁绘鐗婂ḿ鍫熺珶閻楀牊顫� - 妤犵偛鐏濋幉锟犲嫉瀹ュ懎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