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复旦研究生疑遭室友投毒身亡 嫌疑人作案动机不明
中广网北京4月17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近日,复旦大学研究生疑遭投毒一事被曝出后,牵动着无数人的心。昨天下午3点29分,复旦大学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出通报称,该校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同学经抢救无效,于4月16日15点23分在附属中山医院去世。
这一消息发布后,立即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该微博发布6小时,转发已达11万7千多次,网友评论3万3千多条,人们在表达悲痛、惋惜的同时,也对造成惨剧的原因进行种种猜测。黄洋是在什么情况下中毒直至身亡的?投毒者是谁,为何下此毒手?
15日晚间,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通报称,4月1日,该校一名2010级在读医科研究生出现身体不适,当晚被送医就诊。入院后,病情加重,先后出现昏迷、肝功能衰竭等症状。医院组织了多次全市专家会诊,并经病因学检查,未发现病因。学校要求医院全力救治,并请上海警方介入调查。
复旦大学新闻发言人方明:1日学生身体不适,到11日这中间的时间,我们一方面是组织抢救,一方面是组织全市医生的多方会诊,想寻找病因,但是迟迟没有找到病因,所以才提请警方介入调查。
4月11日上海警方通报,在该学生的寝室饮水机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目前警方已基本锁定同寝室林某存在嫌疑,林某已被刑拘。
受害人黄洋,男,27岁,四川自贡人,是复旦大学医学院2010级的在读研究生。据悉,他不久前在考博过程中成绩位于耳鼻喉科第一名,刚获得直升博士生的机会。事件发生后,黄洋的同学都很震惊,难以想象他会和别人结怨,因为在他们的眼里,黄洋是一个非常有想法、为人慷慨、成绩优秀的人。
黄洋入院治疗期间还曾与一同赴西藏支教的同学通电话聊到出院后的打算:
同学:他只说食物中毒身体有点不舒服,他想着能尽快恢复的话能会继续做我们这边的工作,这个人平时很随和,他几乎和每个人关系都很好。
同学:挺悲哀的,没有什么事情至于这样。
同学:挺可惜的,让我们都挺震撼的,听说他挺好的,也比较开朗的,但是姓林的同学似乎很孤僻,听说他们两个成绩都很好,都拿国家奖学金,不知道他是什么动机,就现在情况看他们没有什么利益冲突。就觉得现在的教育,包括越高的学府也不怎么管理,大家都只注重考多少分,也不管你精神状态怎么样。
2010年,黄洋曾在一次助学金受助仪式上发言时说,自己的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父母双双下岗,母亲体弱多病,家中欠下大笔医疗费,因此立志要靠自己完成学业。此外,他还多次参与志愿支教活动帮助他人。黄洋曾多次获得社会奖学金的资助,本科时期还作为组员,与同学一起申请过校级科技创新基金项目。
事发宿舍楼西20号楼是一栋五六层高的老式楼房,据称楼里住的多为研究生。黄洋生前居住的303寝室,目前寝室门紧锁,透过气窗,能看到寝室内空空荡荡,4个床位和写字台均无一物。而在宿舍楼正对的一栋楼实验室公告栏里,张贴出了一张醒目A4白纸,上面写到“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引得路过学生唏嘘不已。
在媒体采访的过程中,不止一名学生发出这样的感慨:“得有多大的恨啊?非要用投毒不可?”的确,我们都无法想象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导致黄洋中毒身亡的有毒物质是什么,源自哪里?犯罪嫌疑人投毒的动机是什么?
关于这起案件的侦破过程,昨晚,有媒体报道校园内有传闻,黄洋遭投毒后开始几天无法判断毒素,治疗不起作用,直至第9天,其师兄收到一个陌生短信提醒注意一种化学药物,才让案情获得重大进展,警方很快查到了犯罪嫌疑人、黄洋的寝室室友林某。但此说法还没有得到警方的证实。
对于只是黄洋身亡的有毒化合物,某医药类网站根据受害人的临床表现在分析称,投毒物似乎是四氧嘧啶,另也有四氯化碳的说法,但很快有人指出四氯化碳不溶于水,因此可能性不大。
此后,又有一种说法,认为导致黄洋中毒的物质可能是胺类化合物,这种物质毒性强,是实验室肝病研究室触发试验时用于致小白鼠肝硬化的,常用于医药及食品分析研究,较小剂量的长期暴露也可能增加肝癌风险。这种物质能迅速代谢,难以找到残留物,普通医院并无库存,一般由课题组购买。目前犯罪嫌疑人林某还未供述,因此投毒化合物的来源尚不明确。
而对于投毒动机,事发后,有不少网友将此事和1994年清华大学学生朱令被投毒案联系在一起,认为是出于学生间的妒嫉心理。11年前,一次离奇的“铊中毒”,导致美丽的清华女生朱令100%伤残、全身瘫痪、双目近乎失明、大脑迟钝、100公斤的体重和基本语言能力丧失。但朱令案件当初到底是不是有人因妒“蓄意投毒”,至今都没有明确的结果。
受害人黄洋的高中好友“瑞小仔”在微博上说:“多么希望洋没有得到直升复旦博士的机会,机会让人心如此凶狠,也多么希望他当初去学他最爱的经济学而不是为照顾父母去学医……”黄洋遭此横祸,是因为犯罪嫌疑人林某妒嫉黄洋获得直升博士生机会而起意投毒吗?
就此说法,复旦大学宣传部副部长方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受害人黄某与嫌疑人林某并不是同一专业的学生,这两名学生在两家医院不同科室研究不同方向,不存在竞争。那么事实的真相究竟是什么,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中国之声也将持续关注。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