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下路绝非坦途
香港《文汇报》称,上海自贸区今日正式挂牌,但是挂牌仅仅拿到了先行先试的令牌,脚下的路,绝非坦途。上海市金融学院院长陆红军直言,上海自贸区长路漫漫,究竟如何与国际接轨、制定符合国际惯例的机制,是不小的难题。
陆红军表示,中国自贸试验区首先选择在上海,因为上海已具备国际贸易中心的基础条件,然而在总体框架下,自贸区该如何去具体实施这些细则,未来或许将遭遇到不少坎坷。“这是一场改革,当然会触碰到一些最核心的既得利益,这就需要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勇气。”
《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指出,自贸区的可扩展性和复制性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自贸区自身区域是否有扩展空间,28平方公里很小,现在做的很多文章其实是在28平方公里以外的。 因此未来扩张是留有空间的,主要要看试点的效果。
二是其他地方自贸区会不会跟上,主要是这一次自贸区的制度创新的力度、尺度之大,难度之高,对于现有行政机构来说都有一个消化和适应的过程,如果短期内多次复制,可能会导致他们的工作过度负荷。
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称,随着中国政府推动经济转型,使其减轻对投资的依赖,转向更多创新型行业,这些步骤都是中国长期发展蓝图的一部分。但是,相对固化体制的阻力很难克服,同时在全国范围推行改革的风险也较高。于是就有了在一个特定的地方集中做出改革努力的决定,李克强选择将上海自贸区作为改革试验场。
台湾《中国时报》称,上海虽开始启动自贸区,但金融自由化与目前整个金融体系的运行与机制间,存有非常大的矛盾与利益冲突、政府职能的转变更涉及利益问题,显然还需一些时间摸索才能顺利运行。
台湾“中央社”指出,不少人士认为,金融开放对大陆不可谓小事,初期开放程度多大、大陆对自贸区有多大决心,还需要实际细则公布才能知道。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