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前不久,一位作者将一篇紧密联系实际、语言富于个性的短文投给一家刊物。“文章好,就是太短。把你的语言纳入一个理论框架——最好是外国理论框架,扩充篇幅,才能发表。”刊物编辑说,弄得作者哭笑不得。这样的建议,是典型的缺乏理论自信、放弃自己的话语体系的表现。这不是个别现象。可喜的是,中央大力提倡正学风、改文风,一批理论工作者努力建立理论自信、建立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今天,光明日报头版头条介绍湖北社科界在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讨论中增强理论自信的生动事例,4版刊登哲学家陶德麟的文章,供各地理论工作者参考,欢迎就此开展讨论。
人间四月天,荆楚景象新。
正在湖北社科界兴起的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讨论活动,气氛热烈,激荡人心。
置身中国日新月异的改革现实,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发展难题,理论创新、理论自信从哪里来?实践观的讨论犹如一面镜子,湖北社科界通过自我审视,看到了理论创新的根基所在,也看到了树立理论自信的方向和路径。
哲学家的心声
“中国道路是中国人自己‘走’出来的,是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过程。要把中国道路走好,就得严格遵循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各项工作中把它落到实处。”3月26日,湖北日报收到了哲学家、教授陶德麟写来的题为《践行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文章(见4版)。
曾任武汉大学校长的陶德麟,近年来一直关注着中国理论研究的进展和现状。2010年4月19日,他在光明日报发表《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一文,尖锐地指出理论研究文风上的突出问题:现在有的博士生写的论文可以说是用汉字写的洋文,用汉语说的洋话,不仅我看得非常吃力,他们彼此之间也常常因为看不懂对方的文章而叫苦不迭,要中国老百姓喜闻乐见恐怕更是难上加难了。文章发表后,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
在这次写给湖北日报、不到2000字的文章中,陶德麟以中国梦为出发点,再次清晰而响亮地提出了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问题:“人类社会的一切‘问题’都是在实践中发生的,解决这些问题也只能通过‘变革的实践’,而不能停留于‘解释世界’。”
一石激起千层浪。3月27日,陶德麟的文章在湖北日报发表,拨动了湖北社科界一批学者的心弦。3月28日,首批荆楚社科名家、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的湖北省社科院原院长夏振坤,当即撰文参与讨论,明确提出中国实践对于中国理论的呼唤:“正确把握、回答和解决实践中提出的重大课题,是科学理论不断创新和发展的根本前提。”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