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吴仁宝逝世

更多

共产主义“乌托邦”的实践者吴仁宝

发布时间: 2013-03-18 22:00   来源: 新华网   进入电子报

  新华网南京12月25日电(记者 孙彬 刘巍巍)“华西的天是共产党的天,华西的地是社会主义的地,华西人民艰苦奋斗团结奋进,实践检验华西……”

  每当这首熟悉的《华西村歌》响起,84岁的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总会不经意间,用手指轻轻敲打着节拍。1989年,他创作了这首全村人人会唱的歌曲。

  1961年10月,地处长江下游南岸的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成立,33岁的吴仁宝当选村党支部书记。近半个世纪以来,他用一个中国农民近乎偏执的坚守,实践着共产主义共同富裕的梦想,走出了一条具有华西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被人们誉为“农民思想家”。

  “我是穷过来的,看到有人穷我就心疼,最大的心愿就是让穷人过好日子,这是我的原动力。我是信仰共产党的,无论任何时候,我都坚信一点,共产党是为大多数人民谋幸福的。”吴仁宝说:“什么是社会主义?人民幸福就是社会主义。”

  正是凭着这个信念,华西村才成了今天的“天下第一村”。

  像大多数中国村庄一样,改革开放以前的华西村经历过贫穷凋敝的落魄岁月。上世纪60年代,这里人穷村破。一人一天只有半斤口粮,集体负债1.5万元,困难重重,麻烦不断。

  面对这片祖辈留下的贫瘠土地,吴仁宝百感交集。“穷够了”这三个字,足以浓缩华西的全部历史。从那时起,一张改变华西面貌的蓝图,在他心底悄然酝酿。

  吴仁宝带领华西村民制定出“十五年规划”,只用了7年时间,就基本实现了这一目标。到1969年,华西的面貌大变,粮食亩产达1423斤,人均分配口粮590斤,走在中国农村的前列。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吴仁宝知道,仅靠种田不能彻底脱贫致富,必须发展工业。1969年,一个小五金厂在这里诞生了。在当时的特殊岁月里,这个“隐蔽工厂”用9年时间让华西的人均收入从130元上升到2200元,盖起了江阴市第一座5层高的教育大楼,也寄托了只上过三年私塾的吴仁宝对教育的梦想。

(本文来源:新华网 编辑:李欢)
关键词:华西村;吴仁宝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