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我是建设者大讨论

更多

“我是建设者”大讨论引发的思考:建设者方能凝聚正能量

发布时间: 2013-09-10 06:11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湖北日报讯 本报报道组

  编者按

  从人民日报《追问“我是谁”》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我是建设者”大讨论引导新闻工作者下基层、接地气、转作风、改文风》,从新华社《社会责任的承诺与守望》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担当,让新闻职业更有尊严》,从光明日报《“实打实”赢得“心贴心”》到中国青年报《“我是建设者”大讨论凝聚正能量》……连日来,中央媒体再次聚焦湖北新闻界“我是建设者”大讨论,引起境内外媒体和社会广泛关注。

  “我是建设者”大讨论,正在怎样影响新闻工作者,正在怎样凝聚正能量?对我们探索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规律、探索新闻队伍建设和未来新闻人才培养规律积累了哪些经验?本报今日推出长篇通讯《建设者方能凝聚正能量》,与广大读者一道,追踪大讨论逐步深入的轨迹,梳理大讨论引发的深层思考。

  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国内经济社会深刻转型,网络等新媒体迅猛发展,我们还能不能坚守舆论主阵地,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传递正能量?一场“我是建设者”大讨论,在追问与回答中,为湖北宣传思想战线带来了一场思想和作风的大转变,引发了一场波及全国新闻界的凝聚正能量的“蝴蝶效应”。

  9月4日以来,中央媒体连续聚焦湖北新闻界“我是建设者”大讨论,盛赞大讨论活动抓住了新闻战线“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一根本问题,推动了对新闻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方向的深入思考,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央媒的大规模报道也引起了网络媒体高度关注,中央政府门户网站、人民网、新华网及凤凰网、大公网、星岛环球网等境内外主流网站纷纷转载。

  以讨论引导行动,以行动深化讨论。这是新闻工作者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新探索,这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对宣传思想工作责任与使命的再认识,这是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真实践,这是触及新闻工作者思想灵魂的大洗礼。

  在追问中搞清楚“我是谁”

  9月5日,人民日报刊发长篇通讯《追问“我是谁”》,深入报道了我省“我是建设者”大讨论的源起、做法、经验与成效,称“我是建设者”大讨论,不是为了讨论而讨论,也没有把讨论成果仅停留在认识层面,而是同当前新闻实践工作结合,以宣传效果看讨论成果。

  今年5月,楚天都市报接到一位女老板的求助电话:食品厂办不下去了,亏损80万元,谁能帮帮10名智残工人?记者调查得知,厂子曾经红火,如今却濒临困境。女老板已先后卖掉、抵押两套房子,8年的亏损,8年的坚守,只为留下这些智残工人。

  是作为一般的社会新闻,发个求助消息?是作为经济新闻,分析食品厂办垮的原因?又或者,聚焦底层智残人生活的艰辛、面临的不公?楚天都市报编委会作出了自己的选择:女老板对智残工人群体的坚守,是维护生命的尊严,是努力让智残人也拥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于是,有了感动无数读者的大型系列报道《助残“犟妈”坚守良心》;于是,“湖北道德群星”中又多了一颗清辉闪烁的星星,她的名字叫易勤。

  省委书记李鸿忠盛赞“犟妈”易勤弘扬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号召全社会学习“犟妈”的善行义举,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接着,在省委、省政府支持下,武汉市推出了未来五年残疾人家庭收入增长、残疾人社会服务升级等五项扶残助残计划。

  既温暖人心,又引领风尚,还助推社会救助机制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这样的报道,只是湖北新闻界开展“我是建设者”大讨论的一个缩影。

  “我是建设者”大讨论,源自今年3月22日《湖北日报》刊登的一封老新闻工作者的来信。这封信在指出前段宣传思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后提出,“随着新闻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年轻同志走上新闻工作岗位,在国内外的复杂形势和市场经济背景下,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角色姿态履行自己的职责使命?”追问掷地有声、一针见血。

  信中所指并非空穴来风。此前,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尹汉宁带队到省属媒体和部分市州开展调研,发现有四个突出问题不容忽视:一是媒体出现在市场压力下的“腿子发软”和网络媒体裹挟下的“迷失盲从”;二是新闻工作者在职业自信和社会依赖环境中热衷于接受“无冕之王”,出现“自我迷失”;三是年轻新闻工作者受西方新闻理论影响,新闻观存在偏差;四是一些新闻工作者受自身认知局限,存在“怀疑一切、质疑一切、指点一切、主宰一切”的心态。

  调研认为,主要原因是新闻工作者的角色定位出了偏差,建设者主体意识缺失。基于这个判断,省委宣传部提出,在全省新闻战线开展一次“我是建设者”大讨论。

  这一提议,得到了省委常委会的高度重视。省委书记李鸿忠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新闻工作者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尤为重要。

  要把这场大讨论作为加强新闻队伍建设的重要抓手。要坚持政治家办报、办刊、办台、办新闻网站,为实现中国梦发挥建设者作用。

  一场“我是建设者”大讨论旋即在湖北新闻界展开,影响波及湖北社会各界和全国新闻界,产生广泛的共鸣。

  尹汉宁说,“我是建设者”大讨论,就是要教育引导新闻工作者、高校新闻院系师生进一步明确“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时代记录者、先进文化生产者和传播者的角色定位。

  在今夏连续48天的高温天气中,湖北广播电视台记者马燕持续在烈日下采访建设者。在武汉市蔡甸区丁家湾村,马燕脱掉鞋子,跟着老挖藕工严六昌下塘挖藕。她说:“如果不下塘,就体味不到头顶烈日、脚踩淤泥的劳动艰辛;如果不下塘,就不会知道‘莲叶何田田’的美景背后有建设者的挥汗如雨。更重要的是,下塘之后的我,从‘无冕之王’的半空中回到了大地上建设者的队伍里。”

  角色定位厘清了,报道的立场、视角,报道的观点、方式,才能具有建设性。

  7月2日,在全国产生广泛影响的武汉电视问政,再次展开5天“期中考”。台下观众组成市民考评团,通过按表决器、匿名评判和嘉宾现场表决,结果在大屏幕上现场公布,成为此次最大的亮点。

  武汉广播电视台记者刘敏智说,“我是建设者”大讨论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电视问政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所有问题的设置中,不是一味地追求尖锐,而是以应该解决、可以解决、但没有解决的问题作为设置问题的标准。目的在于推动问题解决。

  “媒体是站在建设性立场去纾解矛盾、弥合对立,还是围观起哄、煽风点火,使社会愈发撕裂、心态愈发失衡?这是一个紧要而现实的问题。”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教授赵振宇已连续3年担任电视问政的点评嘉宾,在他看来,“电视问政的这种建设性内核,既体现新闻规律,又体现了政治的规律、民主的规律。”

  雅典德尔斐神庙的门楣上刻着一句古老的箴言:“认识你自己。”“我是谁?”这个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命题,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引领之下,在“我是建设者”的大讨论中,湖北新闻工作者用自己的生动实践作出了响亮的回答。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ADMIN)
关键词:我是建设者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