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讯 记者 张茜
淘汰落后产能,不能心存侥幸
钢铁产能严重过剩的同时,全国钢铁产能建设仍在持续扩大。
工信部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共有31座高炉在建或建成投产,总容积4.03万立方米,设计产能3800万吨。
产能过剩,令人心忧。在全国,今年上半年工业企业产能利用率不足79%,明显低于82%的国际通常水平;在省内,化工、电力、钢铁、纺织等行业增速普遍放缓,产能过剩不容回避。
更令人心忧的是,不少产能过剩企业无意减产。究其原因,有的是担心市场份额流失,有的是防止银行停贷风险等。
与此同时,有的地方和企业,甚至还存在侥幸心理:“过去几次喊狼来了,喊控制产能过剩,事实结果都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如此这般,地方和企业容易产生“能坚持到最后就是胜利”的盲目自信。“市场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过去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不足,现在的主要矛盾是需求不足。如果用老眼光看待新问题,势必遭受市场无情‘扼杀’,淘汰落后不能心存侥幸。”省经信委态度坚定地表示,对那些能耗大、污染重、效益差的落后企业和生产线,该关停的坚决关停,该淘汰的坚决淘汰。
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消除GDP盲目崇拜
省商务厅发布的一组数据引人深思:1月至7月,我省光伏产品出口约125万美元,同比下降88.87%。其中对欧盟市场出口约26.9万美元,同比下降96.72%。
根据欧盟协议,我国对欧出口配额为每年7GW(吉瓦),而全国光伏产量在30GW至35GW之间,大量剩余产能需寻找新市场。
光伏产业的现状说明,即使是新兴产业,依然会产生过剩产能。
武汉大学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李健指出,一些地方听说国家鼓励发展新能源产业,便一窝蜂地上马太阳能发电项目。据调查,目前全国太阳能电池生产厂家已迅速增至近千家,生产能力占全球需求的60%。但是,去年以来太阳能电池企业却集体遭遇产能过剩的“寒冬”。
无论是光伏之痛,还是新能源之忧,究其背后原因,盲目扩张不可回避。
专家分析,有的地方存在的是“体制性产能过剩”。在有的产业发展中,地方政府为做大GDP,一味鼓励企业上新项目、投资新生产线。
专家建议,划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政府把重点转向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制定标准和保护环境上来,让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而不能过多使用直接补贴等方式,扭曲经济成本,扰乱市场信号。
市场倒逼,优化产业结构
目前,华新水泥南漳生活垃圾生态处理项目正在火热建设中。该项目总投资6560万元,将采用水泥窑协同处理生活垃圾技术,建成投产后年可处置生活垃圾11万吨,可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彻底化、无害化、资源化及“三废”污染零排放。
作为水泥行业龙头老大,华新水泥在行业遭遇产能过剩之痛时,早已另辟蹊径,华丽转身。“化解产能过剩不能只是限产,优化产业结构才是根本。”中国建投投资研究院研究员张志前认为,华新水泥的事例说明,优化结构的核心是围绕有效需求展开,朝着有广阔市场需求的方向努力。
以信息消费、节能环保、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产业分析,市场需求巨大,发展空间巨大。
他说,只有过剩的产业,没有过剩的企业。找准市场定位,打开市场空间,就是朝阳企业。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