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提供博物馆线索,联系电话:027-88568415

文博湖北 > 历史

“八七会议”会址纪念馆

现一楼举办有反映八七会议历史的辅助陈列,用大量珍贵文物、图片和史料展现会议的历史及其地位作用,二楼复原了当年的会场。现藏有八七会议记录、邓小平、李维汉回忆八七会议的手迹等一千余件文物资料。

武昌起义门旧址

武昌起义门旧址,位于武昌首义南路,它是武昌城十大古城门之一。武昌首义胜利后,中和门被誉为“首义胜利的开端”。1912年,改名“起义门”。新中国成立后,“起义门”的名称得以恢复。

陈潭秋烈士纪念馆

陈潭秋烈士纪念馆于1983年9月27日烈士牺牲40周年时落成开馆。纪念馆内复原了“陈潭秋同志卧室”,属武汉市文物管理处领导,由农讲所旧址纪念馆管理。

武昌毛泽东旧居纪念馆

毛泽东旧居是1926年12月至1927年8月毛泽东在武汉从事革命活动时的住所。被列为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武汉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位于“中国第一红街”—武汉市武昌区都府堤20号,也是中共创始人之一毛泽东、陈潭秋早期革命活动旧址,会址原为1918年创办的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武昌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武昌解放路红巷,于1963年建成开放,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毛泽东倡议创办的一所培养全国农民运动干部的学校,毛泽东实际主持全所工作。

黄继光纪念馆(武汉)

武汉市黄陂区空降兵某部的黄继光纪念馆始建于1958年,是中宣部公布的100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之一,建馆以来,先后接待300多万人次参观,也是武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武汉大禹博物馆

晴川阁,又名晴川楼,是明代嘉靖26年至28年公元1547—1549汉阳知府范之箴为勒记大禹治水之功德而修建的

詹天佑故居管理所

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洞庭街51号,建于1912年,是詹天佑任汉粤川铁路会办兼总工程师时建造。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

武汉国民政府旧址纪念馆,位于汉口中山大道708号,是现存唯一国共合作的中央政府所在地。

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

1922年,京汉铁路沿线工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展开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斗争,先后成立了工人俱乐部(后改为分工会)。

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

汉口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位于汉口胜利街332-352号,是新四军组建时的第一个军部。

武汉侏儒山战役博物馆

该馆位于蔡甸区侏儒街阳湾村傅湾,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馆内共分为挺进中原,威逼武汉;铁军雄风岩雕;侏儒山战役;铁军群英;饮马长江;威震湘南;抗战中的傅湾,铁血铸丰碑等七大部分内容。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纪念馆

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纪念园位于湖北省红安县城关镇陵园大道1号。“灵秀湖北十大名片”之一,已有习近平、江泽民、李克强等50多位领导人视察参观。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

八路军武汉办事处旧址纪念馆位于武汉市江岸区长春街57号。原为日商大石洋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内设有旧址复原陈列和武汉抗战陈列。

武汉二七纪念馆

195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湖北省、武汉市人民政府在“二七”烈士英勇斗争的江岸修建了武汉二七纪念馆,并定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汉革命博物馆

武汉革命博物馆(原名武汉市革命博物馆)成立于1997年,下辖毛泽东同志主办的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纪念馆、武昌毛泽东同志旧居纪念馆、中共五大会址纪念馆、陈潭秋烈士纪念馆、武昌起义门旧址管理所5处革命旧址,是征集、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武汉地区近现代文物、革命文物、党史文物的综合性博物馆。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

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是依托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旧址(即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而建立的纪念性博物馆。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阅马厂,西邻黄鹤楼,北倚蛇山,南面首义广场。旧址占地面积18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近10000平方米。因旧址红墙红瓦,武汉人称之为红楼。

中山舰博物馆

中山舰博物馆位于武汉市江夏区金口古镇,距武汉市中心城区约25公里。博物馆采用了舰馆合一的设计思路,总建筑面积约为11000平方米。整个中山舰旅游区由中山舰博物馆核心区,武汉会战纪念园区,胜利广场和和平家园等几部分构成。景区内汇集了不少名人创作的雕塑作品供游人参观。

张之洞与汉阳铁厂博物馆

汉阳铁厂与张之洞博物馆却以藏品丰富著称,世界各地研究张之洞、世界钢铁史及国际关系史的专家学者,也经常远道而来查阅资料,察看藏品。馆内有各类藏品上百件,历史照片上百幅,包括汉阳铁厂生产的钢铁产品、军械产品及张之洞个人物品等。

硚口民族工业博物馆

提起硚口区古田一路28号,老武汉人都知道,这是武汉铜材厂的领地。如今,古田一带建起汉正街都市工业园区,铜材厂的部分厂房变成了硚口民族工业博物馆。博物馆于2011年5月28日开馆,保留了上世纪50年代工业厂房红砖墙、红屋顶的“红色”烙印,并铺以白色线条装饰,在一片现代建筑物中显得格外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