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硚口民族工业博物馆
交通违章权威查询
武汉硚口民族工业博物馆:重现“东方芝加哥”的记忆(图)
发布时间:2014-07-25 17:05:49来源:荆楚网进入电子报

  荆楚网记者 李琛 文/图

图为:硚口民族博物馆

  图为:15吨冲床(左)、一台12毫米叠剪(右上)和一台大型碾磨(右下)

  中国的民族工业,始于我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

  武汉,是中国近现代工业的发祥地之一,曾被誉为“东方芝加哥”。硚口,这块长江汉水交汇的一方热土,是武汉近现代工业的发祥地。

  在硚口,明清时就有苏恒泰油纸伞、叶开泰药业等制造业兴起;民国时既济水电厂、福新第五面粉厂等大批民族企业诞生、繁荣;新中国时期诞生的中国第一辆整装汽车、第一台手扶拖拉机等;改革开放后,大桥牌缝纫机、黄鹤牌自行车、双虎油漆、长江柴油机等一批汉货精品驰名中外。

  乾旋坤移,如今硚口民族工业退出历史舞台,但昔日的辉煌却烙印在依旧矗立的民国工业建筑上,反映在穿梭往来于汉正街的商贩表情里,记录于老厂房改造的博物馆之中。

  近日,记者走进硚口民族工业博物馆,通过展品领略大武汉民族工业昔日的繁盛。

  博物馆本身就是民族工业遗址

  提起硚口区古田一路28号,老武汉人都知道,这是武汉铜材厂的领地。如今,古田一带建起汉正街都市工业园区,铜材厂的部分厂房变成了硚口民族工业博物馆。

  博物馆于2011年5月28日开馆,保留了上世纪50年代工业厂房红砖墙、红屋顶的“红色”烙印,并铺以白色线条装饰,在一片现代建筑物中显得格外醒目。

  在博物馆门口静静矗立着一台15吨冲床、一台12毫米叠剪和一台大型碾磨,一对情侣在叠剪旁拍照。“虽然现在锈迹斑斑,但这些机器都是当时铜材厂比较先进的设备。”馆员李小姐介绍道。

  在博物馆大门右前方,一座5米高的瞭望塔“傲视”整个厂区。“这个塔周围原是高高的围墙。”馆员李小姐解释说,因为1980年到1982年铜厂经常被挖墙打洞盗窃,损失惨重,便修建了这个瞭望塔,保安24小时在塔内值班。

  铜材厂最鼎盛的时候,生产的铅馆被运用到我国首次发射的试验通讯卫星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均发来贺电。但到上世纪90年代,在国企改制大潮的冲击下,武汉铜材厂开始走下坡路。2007年,厂房转让给硚口经济开发区,2010年5月,部分车间开始改造建设博物馆。

  现在,铜材厂厂区已改造成“古田记忆”新媒体文化创意产业园。

  图为:改造前的武汉铜材厂旧址(上图,来源:长江商报),改造后变身博物馆(下图)

  实景“商业街”再现百年前手工业繁荣

  现在是杭州的天堂伞,品牌叫得最响。如果时间再前推一百年,雨伞品牌,就得首推湖北提苏恒泰。博物馆展厅中间一把旧得发黑的纸伞,便是苏恒泰牌。

  百年前的武汉,像苏泰恒一样的手工业名牌店,遍地开花。博物馆实景打造了一条“商业街”,展现了其中的典型。

  “商业街”两边店铺生意正忙。在老天城槽坊,买酒客人正讨价还价;谦祥益衡记绸布庄里,掌柜正量取布料尺寸;高洪太铜器店传出一阵阵“敲击声”,工人正高高举起大锤炼打铜块;叶开泰参药店柜台上放着一包药材,掌柜手持小称正称重;苏恒泰制伞店里,师傅正为油纸伞扎竹篾……

  晚清时期,硚口是武汉手工业最集中的区域,手工业种类繁多,能工巧匠成千上万。有诗为证:“长堤中段最繁冲,列肆金工与木工;桔屑霜飞撕板料,椎声雷震打烟筒。”

  后来一大批知名企业都起源于手工作坊,手工制作也奠定了武汉民族工业的基础。

  图为:百年前的“天堂牌”伞——苏恒泰油纸伞(左上小图),苏恒泰伞店制作师傅蜡像(右)

  图为:谦祥益衡记绸布庄“掌柜”在为客人量布

  图为:叶开泰药店老照片

更多资讯,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湖北日报官方微博、微信。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
  • 湖北焦点
  • 国内要闻
  • 娱乐推荐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

新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