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更多

发明并优化活捉粒子 法美科学家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

发布时间: 2012-10-10 07:10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发明并优化活捉粒子 法美科学家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

图为:阿罗什(左)与瓦恩兰

  楚天金报讯    综合新华社、《中国日报》报道 瑞典皇家科学院9日宣布,将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法国物理学家塞尔日·阿罗什和美国物理学家戴维·瓦恩兰,以表彰他们在量子物理学方面的卓越研究。

  瑞典皇家科学院常任秘书诺尔马克当天宣读了获奖者名单及其获奖成就。他说,这两位物理学家用突破性的实验方法使单个粒子动态系统可被测量和操作。他们独立发明并优化了测量与操作单个粒子的实验方法,而实验中还能保持单个粒子的量子物理性质,这一物理学研究的突破在之前是不可想象的。

  随后,诺贝尔物理学奖评选委员们介绍了获奖者的研究成果。他们说,通过巧妙的实验方法,阿罗什和瓦恩兰的研究团队都成功地测量和控制了非常脆弱的量子态,这些新的实验方法使他们能够检测、控制和计算粒子。两位获奖者的实验方法有很多相似之处,瓦恩兰困住带电原子或离子,通过光或光子来控制和测量它们;而阿罗什却让原子通过一个陷阱,从而控制和测量被困光子和光的粒子。

  瑞典皇家科学院认为,单个粒子很难从周围环境中隔离观测,一旦它们与外界发生交互,通常会失去神秘的量子性质,使得量子物理学中很多奇特现象无法被观测到。然而,两位获奖者通过实验,能够直接观察单个粒子却不对其产生破坏,开辟了量子物理学实验领域的新时代。阿罗什和瓦恩兰将分享800万瑞典克朗(约合114万美元)的奖金。

  塞尔日·阿罗什于1944年9月出生于摩洛哥卡萨布兰卡,1996年在巴黎高等师范学院与同事合作进行了实验观察,发现了量子相干性,获得1992年洪堡奖,2001年以来担任法兰西公学院教授,量子物理学会主席;大卫·瓦恩兰于1944年2月出生,1965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学士学位,1970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在华盛顿大学读完博士后后,1975年进入美国国家标准局,现在在美国标准技术研究所任教。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admin)
关键词:活捉 粒子;诺贝尔奖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