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姑息,害人终害己
最近,英国《金融时报》专栏作家吉迪恩·拉赫曼发表了一篇《深刻反思一战教训》的文章。文章指出,今天的东亚和一战前的欧洲很像,今天的中国与当时崛起中的德国很像。文章呼吁当代政治家更多地反思萨拉热窝事件,少花些时间担心“慕尼黑危机”。
拉赫曼的观点代表了西方舆论的一种危险倾向。“萨拉热窝事件”和“慕尼黑危机”分别是指一战和二战爆发前的两场外交危机。前者指的是一个貌似偶然的事件引发连锁反应,导致整个欧洲都滑向战争。后者则是二战前绥靖政策的顶峰产物。
以拉赫曼为代表的一部分人有种奇怪的逻辑,他们认为“如同1914年前不断崛起的德国与周边邻国发生对抗一样,如今正在崛起的中国也与多个邻国——特别是日本——发生了争端”。按照这种逻辑,中国成了挑事儿的一方,日本则成了委屈的一方。
这究竟是揣着明白装糊涂,还是赤裸裸的偏袒?
学界普遍认为,二战前,英法等国对纳粹德国的一味姑息,部分原因在于他们自身国力的颓势,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他们希望“把祸水引向东方”,希望希特勒成为攻击苏联的一杆枪。在张伯伦被欧洲舆论赞为“英雄”之时,他或许做梦也没有想到,大不列颠的国土有一天会被纳粹炸得面目全非。
多少年来,世界一直在反思和批判当年的绥靖政策。然而,有时候,现实与历史会出现惊人的相似之处。如今,日本军国主义阴魂在东亚上空不断闪现。可是,不知有意还是无意,西方世界却在滑向一条危险的老路——绥靖。
推动修宪、扩充军备、参拜靖国神社、遍访南太平洋、为太平洋战争中的阵亡日军招魂……种种劣行无不散发着刺鼻的日本军国主义味道。安倍悍然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而甲级战犯无异于日本的纳粹。明知参拜行为本身就具备强烈的政治意义和象征意义,安倍依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他的野心还不够昭然若揭?西方世界还无法看到危险所在?
如果西方世界看到了日本军国主义复苏的危险却依然听之任之,那么,人们不得不思索另一种可能。部分国家、部分政客心中或许敲打着不可告人的“小九九”:中国的发展势不可挡,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日益增大,这也许刺激到了某些传统大国的脆弱神经。正如当年英法期待着希特勒成为一把尖刀扎向苏联一样,如今有些国家或许也盼望着安倍的兴风作浪能把祸水引向中国。
丘吉尔说,忘记历史的人注定要重蹈覆辙。如果要学习一下拉赫曼的类比,我们认为,今天的安倍和当年的希特勒有的一比。如果世界对其一味姑息,如果某些国家坚持自己的“小算盘”,那么,历史或许真的会重演,害人者终究会害己。
安倍身上的希特勒NDA
执政一年多以来,安倍在争取日本走向“正常国家地位”的道路上已“政绩”满满。安倍如今努力想要突破“和平宪法”的样子,不免让人想到,当年那个带领着柏林一步步挣脱“凡尔赛体系”的希特勒。
日本目前的状况正与希特勒上台前的历史十分相似。德国是当年欧洲地区遭受1929年至1933年经济危机最严重的国家,到1932年6月,德国官方数据统计的失业人数已达560万人。经济危机和魏玛共和国的日益衰落,给希特勒纳粹“极右”势力上台创造了机遇。如今的日本也是如此,经济长期萎靡、民生问题丛生,民众为国势衰退焦虑,造成民粹情绪滋长。安倍在2012年强势回归之后,集权于一身,在组阁的19人中,就有多达14人是“极右”分子,整个政府已经向右倾斜。安倍同时施展“极右”的政治理念和中立左倾的经济振兴政策,使其在日本国内的支持率一度高达70%以上。
日本的右翼势力极力主张修宪,修宪派目前占据着日本政界的主流。安倍乐此不疲,实乃寄希望于修宪能为扩军开路,为保持战争力量松绑。在通往修宪的路上,安倍主张将自卫队升格为国防军,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同时又甩出“国家安保战略”,以此推动《防卫计划大纲》和《中期防卫力量重整计划》的修订。其实,安倍的修宪之路,希特勒早在80年前撕毁《凡尔赛和约》时已经走过。当时德国军事发展的限制主要来自于国际条约的束缚。希特勒上台后,大肆扩展军备,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撕毁洛迦诺公约,再到公然开进莱茵非军事区,最终一步步瓦解“凡尔赛体系”。
修宪同时,安倍在极力抹去过去的侵略历史。质疑东京审判、提出废除“村山谈话”、新解“侵略”定义、修改历史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等。为罪犯洗刷罪名,意欲重振所谓“日本精神”,这其实是右翼的一种煽动。正如同当年的《凡尔赛和约》对德国人来说,是一种屈辱。它的影响并不限于条款规定的割地赔款,还进一步引发了积怨已久的民族主义情绪。当希特勒的狂热与民怨相交汇,也就“磨擦出复仇的火焰”。
安倍去年9月在美国纽约的一场演讲中说过,“如果大家想称我为‘右翼军国主义者’的话,那就请便吧。”安倍,如果改称你为“希特勒”呢?
2013年日本政客放言录
关于修改宪法
日本宪法第9条规定,永远放弃发动战争这一国家主权,永远放弃以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
日本宪法第96条规定,修宪必须由国会众参两院各2/3以上议员赞成,再由国会提议,交由公民投票,获得半数以上赞成后才能进行。 由于直接修改第9条难度较大,以安倍晋三为首相的日本新一任内阁决定先从第96条入手,企图降低修宪“门槛”。
——7月29日,麻生在东京发表演讲,就修宪问题提及二战以前德国纳粹政府的做法。麻生说:“(德国)魏玛宪法不知不觉就发生变化,在谁都没注意的时候发生了变化,我们学习这种方式怎么样?”
——5月1日,在沙特阿拉伯访问的安倍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我希望从修改宪法第96条开始。”“这是我们国家的宪法,所以这是一个不需要解释的问题。”
——4月15日,安倍在接受《读卖新闻》专访时透露修宪计划,即首先在7月参议院选举中呼吁修改《宪法》第96条,胜选后完成修订,随后开始讨论修改《宪法》第9条。
关于靖国神社
靖国神社供奉着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和2000余名乙级、丙级战犯的牌位。继安倍内阁3名阁僚后,168名日本国会议员23日参拜靖国神社,人数为1989年以来最多。
——7月29日,麻生就日本内阁官员是否应该在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日、即日本所称“终战纪念日”参拜靖国神社,麻生说,“安静地去参拜就可以,不需要只在战败的日子去参拜。”
——5月下旬,安倍在接受《外交》杂志采访时为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辩解:“关于靖国神社,我想谦恭地提醒你们想一想你们自己向战死沙场者表达敬意的地方,那就是美国阿灵顿国家公墓。”
——4月24日,安倍在国会称,参拜靖国神社“理所应当”,“阁僚不应屈服于任何威胁。”
关于日本防务
“基础防卫力量构想”是日本有关防务问题的基本国策。根据这一国策,日本制订了“防卫计划大纲”。大纲规定,日本只“持有保卫独立国家所需的最小限度的防卫力量”。日本新一届内阁决定修改“基础防卫力量构想”,是为了加大自卫队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彻底转变日本专守防卫的基本国策。
——7月22日,安倍在记者会上说,在安全保障环境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下,将推行有关修改政府禁止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宪法解释,希望政府提出关于允许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基本法案。
——4月15日,安倍在接受《读卖新闻》专访时说,将在今年年内把允许自卫队行使集体自卫权写入新防卫计划大纲。
——1月20日,安倍在东京说,日本将修改现行的《防卫计划大纲》和《中期防卫力量整备计划》,以加强日本的防卫力量。
关于日本慰安妇
——5月22日,平沼赳夫在东京发表演讲,否定了日本政府曾参与日军随军慰安妇问题,他强调日本政府的调查中没有发现显示日军强征慰安妇的史料,那些被称为随军慰安妇的人们只是“战地卖淫女”。
——5月14日,石原慎太郎在国会上表示,“军队和卖春相生相伴,如同历史原则。”
——5月13日,日本大阪市长桥下彻称,日本在二战时的“慰安妇”制度是“战争悲剧的结果”,勇敢的士兵集团在枪林弹雨中精神亢奋,作战间歇需要“慰安妇”让他们“好好休息”,像“慰安妇”这样的制度当时确有必要。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8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