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更多

媒体解析户口管理的漏洞:内外勾结作假难被发现

发布时间: 2013-02-04 16:23   来源: 中国青年报   进入电子报

  户口管理的漏洞有多大

  实习生 卢义杰 本报记者 陈强

  2月1日,多家媒体发布消息称,一名叫徐敏的女商人承认曾花钱办理了广东省紫金县的户籍,该户籍已于2005年迁往福建厦门。公安部门也证实,徐敏目前拥有台湾、江苏、福建的三个户籍。

  这名拥有两岸三户籍的女商人迅速引起舆论关注。不过,她并非第一个走进公众视线的“户口姐”。在这之前,“房妹”、“房姐”等一系列持有多户口、多身份的“房×”已陆续遭到警方调查。其中,陕西省神木县农村商业银行原副行长龚爱爱被发现拥有4个户口,41套在京房产,面积近万平方米。

  1月31日,龚爱爱事件的7名涉案人员被刑事拘留,其中4人为公安民警。随后,与龚爱爱共同拥有某处房产的高引娥也被发现拥有多个户籍。

  户籍乱象引发追问,这里面管理漏洞究竟有多少?

  有人签合同用一个身份,规避债务用另一个身份

  从去年年底至今,短短两三个月内,被冠以“房×”称号的,已不下十人。

  这些“房×”往往有一个共同之处:持有多个身份证、多重户籍。有媒体甚至报道称,在龚爱爱所在的陕西神木,有钱人办理多个户籍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随着拥有多个户籍的公民不断浮出水面,公众敏感的神经被触动——为什么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获取多个户口?户籍管理究竟在哪个环节出现了漏洞?

  江苏省户籍警察张风(化名)告诉记者,按照相关业务规定,公民在一个城市办理户口,常见的情形可分为四种:夫妻关系落户,父母投靠子女落户,子女投靠父母落户,个人立户。

  “四种落户方式需提供的材料有所不同。”张风说,这些材料通常可分为三类:一是房产证明;二是关系证明,包括夫妻、父母、子女关系等;三是户籍证明,即当事人从一地迁往另一地的必要手续,通常先由迁入地派出所表态接收,再从迁出地派出所获取户籍资料。

  “不过,各地具体政策可能略有不一样。”黑龙江一位户籍警察对记者表示。

  张风说,上述证明材料大多为纸质材料。“比如,房产证明需出示房产证,旧版的房产证是手写的,可以造假,新版的房产证是打印的,一般不会被怀疑造假。”他透露,夫妻关系主要看结婚证,但民政部门的信息系统与公安部门的户籍系统没有联网,他们也不能确定户籍系统的婚姻状态是否真实。

  公民的落户手续完成后,这些材料将视迁入地的行政级别,在不同级别的公安户政部门备案。

  福建一位户籍警察补充说,还可能有两种出生落户、补登户口的情形。“我以前遇到过,一人从计生办开出假的生育证明,从而办了假户口。”

  张风证实了“补登户口”的说法:“这主要是针对户籍搞丢了的人。”他推测,由于户籍迁入牵涉部门多、手续繁琐,造假成本较大,一些人很有可能是通过“补登户口”的渠道获得多个户口的。

  他说,如果当事人在5岁以下,补录较容易;如果当事人成年了,则需出示可证明身份的学生证、工作证等证明材料。户籍人员会根据全国人口普查的根册,找到当事人信息,再进行备案。

  “以上所有的户口办理过程,在电脑上就可以审批。”张风说,无论通过哪种渠道落户,审批的过程均是先由派出所审批,再由区级公安分局审批。如果迁入迁出地在同一派出所辖区,就无需区级公安分局审批。实践中,通常先由户籍警察操作,随后按程序交派出所所长、区级公安分局审批,负责人在电脑上只要点击“同意”即可。

  “据报道,在陕北神木等地,一些人为了从商方便或规避法律,办了多个身份证或户籍。”西北政法大学行政法学院副教授褚宸舸告诉中国青年报记者,多个身份的常见用途是,签合同用一个身份,逃避债务用另一个身份。同时,多个身份还可规避经济适用房的限购政策,钻金融制度的空子。

(本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伍佳佳)
关键词:户口管理漏洞;户口;内外勾结;作假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