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刘华清亲自主持汇报会,并重点围绕“海军核心力量建设”问题,全盘托出他的思考与主张。
关于海军装备规划顶层设计,刘华清开门见山:“第一是航母。我们设想用15到20年时间搞航母的预研,到2000年后形成战斗力。第二是新一代核潜艇。这两个问题涉及海军核心力量的建设。”
“这两种装备搞出来,从长远看对国防建设是有利的。”刘华清特别强调,“这两种装备不仅为了‘战’,平时也是为了‘看’,‘看’就是威慑!”
“我们设想,”刘华清定下航母研制时间表,“‘七五’开始论证,‘八五’搞研究,对平台和飞机的关键课题进行预研,2000年视情况上型号。”
刘华清的汇报,在总参、国防科工委产生了重大反响,并对中央军委研究制定军队中长期装备发展规划形成了直接影响。
刘华清很释然,也很淡定。汇报会过后,他将海军军校部长和干部部长召进办公室。“今年秋季在广州舰艇学院开办一期‘飞行员舰长班’。”刘华清下达指令,“这个班人不在多,10个足矣。关键是综合素质过硬、年轻,要优中选优,百里挑一!”
“他的这个设想深深鼓舞了后来人。”时隔24年之后,新中国第四任海军司令员张连忠上将首度撰文公开证实:“海军广州舰艇学院专门举办飞行员舰长班,目的就是为将来的中国航空母舰培养舰长。”
刘华清毫不怀疑,若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20多年后如期建成服役的话,它的首任舰长,乃至航母编队司令,将从他们中间遴选产生并获得任命!时间是公正的,它为刘华清深谋远虑的战略决策作出了客观的历史见证。
在中央军委任职10年间,特别是担任军委副主席以后,刘华清更是矢志不渝谋划航母建设。“我国要实现国防现代化,要建立完善的武器装备体系,不能不考虑发展航母的问题。”作为邓小平亲自点将的国防装备现代化建设的领军主帅,在海军装备发展战略上,刘华清对航母情有独钟,“如果问我航母和核潜艇以后如何排队,我说海军缺少的航母应安排在先!”
为推进航母研制进程,刘华清做了大量工作。他多次主持召开航母规划研讨会议,领导完成了航母全系统论证预研,批准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出国考察,并聘请国外航母专家来华讲学,还引进了部分技术资料。为掌控航母核心技术,凸显后发优势,他采取多种解决方案,取得了突出成效。为促成航母早日立项建设,他在军委高层会议上,多次提出自己的意见与建议。
刘华清渴望有生之年见到中国的航空母舰服役成军。毋庸讳言,未能在军委任期内促成航母立项开工建造,是其漫漫70载辉煌军事生涯留下的最大遗憾。
“中国不发展航母,我死不瞑目!”刘华清的这一明志誓言,已经深深烙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中。
“航母上马,‘走’也放心了。”2005年春节前夕,已届“米寿”的刘华清欣闻航母立项,连道三声,“好哇,好哇,好哇!”
2010年岁末,海军机关传来喜讯:即将试航的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首任舰长已获中央军委正式任命。刘华清终于在握别生命的十字路口,见证了他亲手选拔培养的航母舰长登上中国航母指挥台的历史性时刻。
2011年,人民海军一个崭新的时代——航母时代拔锚起航了。
2011年,航母梦圆的刘华清走了,他“可以不用汗颜”地向老首长邓小平汇报了。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作者提供)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9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