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9月29日电(记者姚玉洁、季明、张祎)国务院27日印发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经过两至三年的改革试验,力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投资贸易便利、货币兑换自由、监管高效便捷、法制环境规范的自由贸易试验区。
对于备受关注的金融创新,自贸区有哪些“利好”与突破?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利率市场化、人民币跨境使用等市场千呼万唤的改革“红包”,含金量几何?
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水龙头”怎么开?
总体方案提出,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在试验区内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进行先行先试。
“加快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步伐是大势所趋,这既是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需要,也是平衡国际收支、减轻货币回流压力的需要。”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说。
然而,面对美国退出QE箭在弦上、我国利率与汇率形成机制又尚未充分市场化,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如何推进,才能避免大规模资金外逃、限制跨境套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上海自贸区这块“试验田”,将如何破这个题?
记者从多方获悉,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可能探索“分账管理”模式。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助理周和华告诉记者,在自贸区内注册企业,可以开设FTA账户(即自贸账户),部分试点企业还可开设FTN账户(即离岸账户)。FTN账户可以实现货币自由兑换,利率市场化。
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向记者透露,FTA账户、FTN账户与企业的国内账户之间,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相互“渗透”。就像一个“水龙头”,人民币资本项下可兑换的进程,就取决于这个“水龙头”开多大。当“水龙头”开到足够大的时候,也就实现了资本项下完全开放。
“为了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资本项下可兑换初期应该是遵循先本币后外币、鼓励流出限制流入的思路,控制风险的关键就在于这个‘阀值’怎么设计。”这位知情人士说。
交通银行副行长钱文挥表示,未来自贸区内银行机构可以为所有人办业务,但会根据客户的身份进行分账管理、账户隔离,严格区分自贸区业务和非自贸区业务,账、表单独设置、单独计量、单独核算、单独考核。
“自贸区分账管理就相当于在境外与境内之间新建了一道水坝,有助于缩小我国原来境内外较大的‘水位落差’——自贸区内与境外相对自由流动,区内资金与区外境内资金有限流动,这需要一系列配套的监管要求,既要管住套利的、违规的资金流动,又要防止传统监管方式简单套用到自贸区。”钱文挥说。
利率市场化:撤掉“保护罩”,装上“新翅膀”
上海自贸区对利率市场化的探索,对饱受诟病的“躺着也挣钱”的中国银行业也将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利率市场化首先会给自贸区内企业带来利好。总体方案明确鼓励“跨境融资自由化”“跨境融资便利化”,企业融资成本将大大降低。以上海银行间30天期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为例,目前价格约为5.3%,几乎是香港的两倍。
“我们现在只能说是金融工作者,而不能说是银行家,因为有政策保护。自贸区将是考验国内银行向现代化商业银行转型的里程碑‘拐点’。”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行长助理周和华说,“到了自贸区,银行要在完全竞争环境下谋生存,对客户的响应速度、响应能力是否具备,风险消化管控能力是否能跟上,业务模式、报价机制能否适应,都将对银行形成巨大考验。”
但银行业内人士认为,利率市场化撤掉了银行的“保护罩”,同时却也松开了银行的“捆绑索”,给银行装上了创新的“翅膀”。
周和华认为,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银行的存贷利差将被摊薄,但自贸区内推进的金融改革,将使银行在产品组合、产品创新方面大有可为,包括利率、汇率、衍生品创新产品等,综合资产回报反而会更高,这也更符合国际金融中心的定位。
总部经济:找到“抓手”
总体方案同时提出,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境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实现跨境融资自由化。深化外债管理方式改革,促进跨境融资便利化。深化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管理试点,促进跨国公司设立区域性或全球性资金管理中心。
在上海“四个中心”建设过程中,一直困惑决策者的一个问题是,尽管上海已经集聚了400多个跨国公司地区总部、外资研发中心和外资投资性公司,但这些总部机构绝大多数是行政性质的,资金运作并不在其中,最有实际价值的内容都没在中国。
“自贸区使发展总部经济有了抓手。”周和华说,中行率先开展跨国公司总部资金集中运营管理,企业跨境资金归集从逐单报备变成总量限额下的事后报备,大大提高了资金结算速度,降低了资金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现金收益。
自贸区对融资租赁和金融租赁企业的支持也大大提高了企业积极性。根据总体方案,融资租赁公司在试验区内设立的单机、单船子公司不设最低注册资本限制;允许融资租赁公司兼营与主营业务有关的商业保理业务;此外还予以融资租赁税收优惠。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