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河南35岁记者上班途中猝死 疑过度疲劳所致
12月3日早上,南阳日报记者王笑因过度疲劳诱发的心源性猝死,倒在了上班途中。这位曾经3次到汶川地震一线采访、荣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的35岁年轻记者永远离开了心爱的工作岗位。
他是个好记者:曾3次到汶川灾区采访
12月3日下午,在南阳万和医院设立的王笑的灵堂内,挤满了前来吊唁的同事、朋友和他曾经帮助过的群众。
“我们为失去这样一个好记者、好兄弟感到无比的惋惜和悲痛。”南阳日报社记者部主任李清玉告诉记者,王笑2002年从郑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进入南阳日报社工作,曾在社会一部、四部、新农村版等担任编辑、记者,10多年来一直战斗在采编一线。 2008年5月,汶川地震,他曾和其他同事曾3次深入到汶川灾区一线采访,采写大量救灾稿件,生前荣获各种奖项30多项。 2011年10月,他参与采写的《南水北调中线行》荣获第23届中国新闻奖(2010年度)报纸系列三等奖。
“就在本周六,他还赶写出南阳荣膺‘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荣誉称号的新闻稿。”同事贾林伟含着泪说,王笑工作努力,在单位是个热心肠,经常在单位值班,有时候累了趴在桌子上就睡着了。2012年进入市委市政府新闻报道组,工作更加努力,许多重大新闻及时报道,得到市政府和报社领导的肯定。
他是个好儿子:母亲交代给的东西都都安排了
王笑的妻子林红对记者说,丈夫是个大孝子。王笑家在新野农村,父母都是农民,是家中的老大,还有一个弟弟和妹妹。去年父亲生病,他把老人接到南阳看病,尽心照料;老人病逝后,体弱多病的母亲一直跟他们一起生活。就在倒下的头天晚上,他将母亲安顿好后,在电脑上写稿子,到深夜12点多才休息。
“半夜曾接到给他母亲买药的电话”,王笑初中同学刘会先告诉记者,今年10月14日,王笑在北京采访,半夜突然想到母亲经常吃的一种药将要吃完了,就给他让买了以后送到家中。
“他交代的东西都带来了,还没交给婆婆,他就走了……”王笑的弟媳哭着告诉记者,最后一次哥哥给老家打电话是在头天晚上10点左右,让她把母亲爱吃的干罗卜樱有空送来。
“爸爸只是累了,他没有走,他说星期天还带我去书店看书哩。”在灵堂前,王笑7岁的女儿王一涵流着泪拍着水晶棺一遍一遍的呼喊“爸爸快醒来”;在场的人无不落泪。
他是农民的保护神:当地群众自发前来吊唁
“兄弟呀,老哥来看你了,这样的好记者咋就说走就走了?老天无眼呀……”只见一位50多岁农民模样的汉子一到灵堂前就下跪,原来这位农民叫屈连宝,家住卧龙区安皋镇太清关村。2010年春天他承包的10多亩土地种啥啥死,愁坏了他。他在别人指点下拨通了当时任南阳日报农村版副主编的王笑。谁知第二天王晓就带着南阳农科所的专家到他地头采访,帮助采取措施改良土地,为他挽回损失数万元,后来两人成了朋友。
“后来本村一个小伙子回乡创业养‘虫子鸡‘滞销,给王笑兄弟打电话,他二话没说不但自己发稿帮助,还联系电视台过来帮忙,变滞销为畅销。”屈连宝对记者说,当他听说这样一个对农民有感情的记者不在了,他心里很难受,虽然自己也患有高血压,在工地打工,还是坚持过来看看这位倒在岗位上的好兄弟。
他是好榜样:同事都来悼念追忆他
灵堂前,络绎不绝的人们和王笑挥泪告别。
南阳日报记者刁良梓告诉记者,自己到报社比较晚,王笑手把手教他写新闻,是报社公认的“老大哥”;为人处世内敛、实在,做事不张扬,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做的很好。
“到现在也不相信是真的,”南阳晚报记者刘娜对记者说,和王笑虽然接触不多,但稿子写的好,聪明有才气;每次外出采访,总是冲锋在前,他过来送好兄弟一程。
“王笑兄弟,一路走好!”“王笑,你太累了,好好歇歇吧!”……记者看到,南阳吧、白河新闻圈等网站和贴吧已经发起悼念记者王笑的活动。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