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12日落幕,交易合约总额1.5亿元
中国纪录片 差距在质量
【导读】在低调了多年之后,国产纪录片终于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明年,我国将实施更多扶持纪录片发展的举措,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不仅将增加现今每年500万元的扶持基金,还要求所有34个上星综合频道,平均每天必须播出30分钟以上的国产纪录片。而从外部来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越来越受到瞩目,纪录片正成为外国人了解中国发展进程、文化传统的窗口,因而拥有了一批潜在“粉丝”。然而,在大力拓展海外市场的同时,不能忽略的是,纪录片在国内仍然小众,如何抓住时机,拍出更多国人爱看的纪录片,守住本垒,依然是国内纪录片人无法回避的重要挑战。
12日,为期4天的2013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落下帷幕,此次共吸引了来自72个国家与地区的2071部纪录片参展,其中,报名参加评优影片705部,报名参加展播影片700部,报名参加纪录片预售方案113 部。据统计,本届纪录片节共促成纪录片交易合约价值总额为1.5亿元人民币,创造历年最高纪录。
经过10年发展,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而本届纪录片节,在“让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的理念下,主办方对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强调更为明显。国产纪录片如何纪录中国、如何在国际上传播中国文化,成了与会中外业者和专家探讨最多的问题。
渠道
以纪录片节为依托,将建立交易产销平台
在本届纪录片节上,魁北克电视公司版权收购经理马克斯·奥利维拉斯购买讲述二战和超级计算机题材的两部中国纪录片,准备译成法语在加拿大播放。他认为,纪录片节提供了很好的交易平台,参展的中国纪录片作品水准都很高,“给了我很大的选择空间”。
除了通过评奖鼓励优秀创作外,纪录片节最大的功能,就是交流与交易,这也是中国纪录片“走出去”的重要渠道。纪录片节组委会执行总监源向平说:“我们将通过这个平台按国际标准培育纪录片市场,对拍摄方案、成片或中外联合制作项目进行交易,将更多中国纪录片制作人引向国际市场。”
拿本届纪录片节来说,就进行了方案预售、纪录片商店、中外买家制作人见面会、与国际买家面对面、国际合作签约仪式等五大活动架构,覆盖国际、国内、纪录片制作机构、播出机构、独立制片人和知名国际节展等多元市场。报名参与“纪录片商店”的版权交易活动的作品有554部,可供版权交易片数量比往届增长近10倍。其中,国内作品375部,占绝对多数,量多质优的国产纪录片,令国外行业龙头探索频道也表示出采购交易的意向。
此外,纪录片节组委会还和加拿大多伦多国际纪录片节、法国阳光纪录片节、德国慕尼黑国际纪录片节、西班牙巴塞罗那纪录片节等7个国际纪录片节举行了签约仪式,打通了节目和方案的互换渠道。这对于推动中国纪录片走出去、提升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将起到开拓性的作用。据悉,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与广东省政府正以纪录片节为依托,将建立纪录片交易产销平台——中国(广州)纪录片交易平台。
题材
中国文化中在国际上有一定知晓度,却又不甚明了的内容最受欢迎
渠道打通了,如何生产出优质且容易出口的纪录片,题材就显得至关重要。正如本届纪录片节“金红棉奖”评委、中央电视台副台长金越所言,“内容是第一,技术是第二。”不少参展者反映,与外国纪录片人常常走出国门拍摄国际题材不同,对于中国国产纪录片来说,国际买家往往希望它们更“土”一点,越来越多外国人对中国本土文化和民族传统十分感兴趣。
在本届纪录片节高峰论坛上,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国际合作司司长马黎透露,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日益增强,海外受众越来越关注中国,越来越多的中国纪录片进入国际市场,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中国纪录片出口约173万美元。
一批精品纪录片打响了中国品牌。《故宫》以26种语言销售到了126个国家,《舌尖上的中国》不仅销售到了海外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还创下了4万美元一集的纪录。今年4月,央视纪录频道参展戛纳电视节时,《舌尖上的中国2》、《丝路》、《丹顶鹤》、《园林》等9部纪录片,受到了参会各国机构和国际买家的高度关注,片花点击率在所有注册参展的亚洲纪录片中名列前茅。新西兰自然历史公司与五洲传播公司合拍的中国建筑奇观系列也是聚焦中国,客观真实地反映中国的自然历史、传统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这类中外合拍纪录片也成为国际纪录片市场既“卖座”又“叫好”的作品。而民营制作公司参与的《长城》、《藏羚羊》等作品也在国外创下了较高的收视率。
中央电视台总编辑罗明认为,“国产纪录片要做出自己的特色,就必须传递中国的历史传统、时代风貌和价值理念,这是中国纪录片的核心竞争力。”因此,《舌尖上的中国》策划之初,就决定不仅要展示中国的美食,还要融入更多深层次的中国文化元素,比如人际关系、对故土的眷恋,甚至中国人的勤奋、节俭等特点在片中都有所表现。
五洲传播公司成立于1994年,长期致力于中国内容的国际传播,从2003年起,逐渐摸索出一条把中国故事带向世界的路径。“在过去的十年间,我们与来自20多个国家的40多家电视媒体、制作人合作,把200多个小时中国题材的纪录片传播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五洲影视传播中心国际部主任王媛媛表示,“我们做纪录片的经验,首先就是突出中国特色,要选择中国独有的文化现象,那些在国际上有一定知晓度却又不甚明了,或者我们有新的发现或新的视角的选题。
表达
片子是给观众看的,观众不买账,一切等于零
在本届纪录片节“广州之夜”上,与传统工艺品展示点前的热闹景象不同,外国客人对粤剧普遍表示“并不感冒”。一位法国客人说:“我觉得欣赏粤剧很难,要了解这种艺术的魅力,要先学习粤语,再进行深造,否则你只会把它当作一出动作很少的舞台剧。”
这给了参会者们一个启示:你的片子是给观众看的,观众不买账,一切等于零。
记者了解到,国外观众看到的中国纪录片,大多都经过了“改编”和“包装”。例如12集的《故宫》输出到欧美之后被剪辑成两集,原本为5集的《外滩》、《春晚》,输出海外后也都被剪得只剩1集,而这些调整都很必要。《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介绍,在剪辑以外国观众为对象的纪录片时,央视纪录频道有一个规定:先请频道的外国顾问看,凡是他们看不懂的地方一律剪掉。
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节目代理部国际部副主任王欣说:“前些年,我们的一些纪录片对于海外观众来讲确实看不懂。”罗明对此表示赞同。他认为,国产纪录片应更多地强调中华文化的世界性和生命力,善于用国际化的表达,来讲好中国故事。在选题策划阶段就应当明确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位,“过去有什么故事就说什么故事,现在要逐步转变为,国内外观众和市场需要什么故事,我们便说什么故事,以此增强国产纪录片的国际市场适应性。”
广州国际纪录片节的国际培训项目之一“纪录片诊所——DOCROADS纪录片国际培训作品分享会”就对症下药,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国际纪录片行业对专业人员的需求。
此前的14天,来自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和广东省各电视台的20名制作人分成两个团队,围绕同一个主题拍摄出两部截然不同的作品。分享会上,来自欧盟各国的7位大师担任导师,对两部作品作出了评价。导师约恩说:“短短14天,两组完全陌生的人组成团队,针对同一个主题进行创作,是非常不平凡的。”中国纪录片若想走出国门、与国际合作,就必须与来自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的专业人员进行合作。因此,他认为这次合作意义非凡、影响深远。(记者 贺林平)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