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郊
原标题:燕郊谋变之现实篇
买不起房的京漂族,为了家的梦想,在距离北京东三环35公里的燕郊安家。有数据显示,每天一早有30万燕郊居民到北京上班,晚上回到燕郊睡觉。沉闷的车厢里承载着他们的梦想和坚守。而未来,随着北京产业的进一步外溢,燕郊也将提供大量就业机会,燕郊不只可以睡觉,也可以生活。
本报记者 郭天力 文/图
跨省上班记
人都挤成照片了
“那真是一段非常痛苦的时光,但却不能不咬牙坚持,因为我们别无选择。”
2月28日,33岁的刘晓敏用这句话打开了自己的话匣子。2004年,她与丈夫宋北都毕业于河北医科大学。毕业后,两人在保定一家县级医院度过两年多的平淡生活,但是,宋北终于不能忍受小县城里慢吞吞的节奏的和一成不变的生活。当时,他们已经有了孩子。“你去上研究生,我在家照顾孩子,等你安顿下来,我和孩子过去投奔你。”王晓敏对丈夫说。
宋北顺利地考入北京一所医学院校读研,三年后,他想留在学校的附属医院,但没能如愿。恰好,燕郊一家刚刚成立的大型民营医院来学校招聘,并开出了较为优厚的条件。燕郊对宋北是陌生的。只是听说过很多买不起北京房子的北漂族们,在那里买房,每天往返。一个周末,宋北专程去燕郊转了一圈。乘坐930在“燕郊酒厂”下车后,呈现在他面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102国道两侧,全是装修得富丽堂皇的售楼处,街头散发的小广告,没别的,全是房产项目。他打了个出租车,起步价只有5块钱,远比北京便宜。在燕顺路上溜达一圈,看到这里人气之旺,远远超过了自己家乡的县城。回到学校,他便与那家大型医院签订了合同,来到燕郊工作。
随后,刘晓敏从保定来到燕郊,但是她在这里却没能很快找到工作,而是和北京昌平的一家医院签约了。随后便开始了自己噩梦一样的生活——— 那家医院要求每天8点之前必须到。“每天5点钟必须起床,梳洗一番,5点半来到福成五期门口乘坐814路公交车。晃荡大约40多分钟,才能达到国贸。在国贸换乘到医院的公交车,又是四十多分钟的车程。几乎每天都有可能迟到,一旦迟到,就要受罚。”刘晓敏说,那一年多的时间,每个周一到周五她都不能见到孩子活动的样子,因为每天晚上快9点钟到家,孩子已经睡着了。而早上起床时,孩子仍在酣睡。
福成五期是当地一个大型楼盘,居民大多数都是在北京上班的京漂族。每天早上6点前后,是乘客最为汹涌的时刻。排成的候车长队,时常超过200米。有的家长跟着孩子来到燕郊的,为了让孩子多睡会儿,提前下楼来到站牌替孩子排队,车快到时再给孩子打电话,让孩子赶紧下来。即便排着队,上车时也是一番争先恐后的场景。公交车里头被塞得满满当当才走。当地一个十分经典的说法是:人都被挤成照片了。所以,当燕郊居民看到电视里播放春运时人们抢着上火车,甚至从车窗里钻进去的镜头时,都见怪不怪:这样的春运大戏,燕郊每天都在上演。
上了车,有座的乘客们赶紧睡觉。没座的乘客也能互相依靠着,眯上一会儿。刘晓敏说,冬季的车厢里头,就像春运时晚上运行的火车车厢,根本不像公交车。
每日跨省上班的京漂族们,每天有大量的时间是在车厢里度过的。“不管你是年轻貌美的白领还是工地搬砖的民工,此刻,大家都挤在一起,不仅身体不自由,连呼吸甚至思想都不能自由。拥挤的车厢麻木了感情也凝固了时间。有时候我也会想,为什么不去小城里享受每个月2000块钱的小日子,非要来这里受这份罪。”刘晓敏说,这个问题想必很多燕郊人都想过,可是却很少有人真的跑回老家,“对我们医生来说,北京有来自全国的患者,有最好的医生,可供学习、实践的地方太多了。但是,我仍然不敢鼓起勇气说自己究竟是为了理想,还是在巨大惯性作用下生活。”
公交之外,更多人的出行选择
公交车虽然便宜,但是速度慢,而且想抢个座位也没那么容易,必须有时间和体力的双重付出。此时,燕郊人开始拼车求生。拼车在中国很多城市都盛行,但是估计没有多少地方的拼车市场又燕郊这么大。登录各种分类网站或者QQ群,随处可见拼车广告。“福成五期西门,6点半,终点国贸,10元一位。”无形又无处不在的网络空间成了五湖四海燕郊人的最重要的交流领地。从燕郊到国贸,中间要经过两个收费站,高速费一共是15元。再加上30多公里的里程,一趟的直接成本就40元,这对一个私家车主来说,绝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而拼车成为他们降低养车成本,又能结交朋友的重要途径。“我非常认可拼车这种方式,小轿车坐着肯定比公交车舒服多了,速度快,而且,不用再起那么早了,可以多睡那么一小会儿了。”齐齐哈尔人ZAKER向记者表示,每天早上7点10分,他准时来到102国道北侧的公交站处,和朋友们汇合。能多睡半小时,他感觉幸福指数立马提升不少。
3月1日,记者与临时在这里拼车的上班族们相遇。上车后,司机马上递过来一张名片:“这是我名字,万一有交警查住,就说咱们是朋友。”原来,不久之前,有拼车的被北京交警以“非法营运”为由查处。之后,大家都学好,直接通报各自姓名,便于查住时统一口径。
高峰时期,除了公交车和拼车,还有一种民营大巴车加入到输送上班族的大军中。这种大客车每人收费8元,远高于公交车。尽管这样,上班族们在挤不上公交车的情况下,转而投奔这种车辆。
不管公交,还是拼车,甚或黑车,大多数乘客都在国贸下车。这里是北京商务中心,各种总部扎堆于此。同时,大量公交和地铁在这里汇聚。从燕郊来的上班族们在这里疏散到各大写字楼,或者是从这里二度出发,达到北京城的各个角落。
如今,燕郊居民的工作范围已不仅仅局限于北京东部,还有不少居民的工作范围在北京西部。就在本月,一趟从燕郊开往西直门的民营大巴车开通,就是看中了这部分居民的需求。直接开往西直门,去中关村就方便多了,只需一次换乘。看来,备受高房价困扰的北京西北部居民,也有可能将置业的目光投向燕郊。
在燕郊购房的人中,不少人都将是否可以便捷通达102国道当作考虑因素,因为从102国道上通燕高速,几乎是大多数燕郊人前往北京的唯一通道。所以,每天早晚时段,潮白河东侧的燕顺路都拥堵不堪。
燕郊的早期开发中,很多房地产项目都位于102国道以北,因为以南有火车道阻隔。但现在随着一条又一条下穿通道的打通,这一瓶颈也在逐渐解除,而今,政府正在大力开发南城。河北旅游投资集团、港中旅集团等投资者,正在将大量资金撒向现在仍种着小麦的土地上,在这里进行旅游地产方面的开发。
这些资本大鳄押宝的前提是,北京将重点发展东部的通州新城,东部的路网建设提速。据介绍,在102国道跨潮白河大桥之外,还有4座跨潮白河大桥以及轻轨M6线和快速铁路S3线、S5线通燕郊等工程等待上马,部分工程取得实质性进展。
从公交到拼车,再到地铁,燕郊人通达北京的道路正越来越多元和顺畅。
不再满足于“睡城”
一个颇有意味的现象是,每天早上进京方向的公交车全都满满当当,但是出京方向的车却稀稀拉拉。到了晚上,正好反过来。客流呈现出明显的潮汐式特点。毋庸讳言,燕郊是北京的一座“睡城”。
白天在北京上班,晚上到燕郊睡觉。房地产广告上,那些奋斗啊、理想啊之类让人热血贲张的词汇将原本在北京租房的上班族们“忽悠”到了燕郊买房安家,可是,他们却没有多少时间享受家的温暖。“周一到周五困得要命,周六、周日两天在家睡得昏天黑地,没有多少娱乐时间。燕郊的KTV价格很便宜,也没多少人消费。”刘晓敏说,作为一个在燕郊生活了好几年的人,以她的观察,说燕郊是“睡城”,是实实在在的。
但燕郊一直以来并不满足“睡城”的角色,它还有更大的规划。2010年,燕郊高新技术开发区就升级为国家级。燕郊高新区提供给记者的资料显示,燕郊有中直单位38所,科研机构20多家,高校8所,高素质人口密度达到33.3%。还规划有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装备之在、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旅游休闲、文化创意等各种产业,每个产业都有国家乃至国际知名企业进驻。
燕郊,不能光靠房地产,这已经成为燕郊当地政府的共识。
2月底,中兴通讯北京研发中心刚将两个研究机构搬迁到燕郊。在这里上班的廊坊人小张告诉本报记者,公司给提供了公寓、食堂等各种配套,这里的生活条件丝毫不亚于廊坊市区。“以往,每个周末我都回廊坊家中——— 因为买不起北京的房子。现在到了燕郊,我准备将廊坊管道局宿舍的房子卖掉,再加上自己的积蓄,在燕郊买房了。”
在廊坊,市区房价不如三河县城,而县城又不如燕郊镇。短短两年间,燕郊房价翻了一番,而廊坊市区的涨幅却不如香河。这里的房价,是以到达北京的距离为主要标准。
廊坊师范学院经济学院副院长岳志强向本报记者介绍,“睡城”只是燕郊在城市发展中的阶段性现象。“北京现在正在大力发展通州新城,通州的资本和人才集聚效应会越发突出,而与通州仅仅一河之隔的燕郊,无疑将成为承接北京产业和人才外溢的桥头堡。”
岳志强认为,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稳步推进,燕郊,乃至整个廊坊北三县都将受到极大利好,产业优势将增强,那时,本地便能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燕郊“睡城的”角色就会慢慢暗淡。一旦人口达到一定的规模后,其他产业自然就会顺势跟进。
刘晓敏在度过了两年的双城生活后,刚刚在燕郊本地一家二级医院找到工作。由于临床经验丰富,她很快在这家医院担当重任。“我们医院里的护士很多来自山东、河南,尽管每个月收入不到两千,她们都不想回老家。”刘晓敏说,她们觉得,燕郊的生活配套,已经非常便利,不是北京,却一样可以享受北京的繁华。
一个产业结构高端,人才优势明显的新燕郊正在加速崛起。燕郊不仅是安放北漂族住房梦的“睡城”,也是一座给年轻人施展才华的创业之城,同时,也是一座生活城。到那时,跨省上班或许将不再如此辛苦,甚至,都不用跨省上班,在燕郊也可以工作了。
以前,燕郊有个目标,做江苏的昆山。借助北京的产业和人才的溢出效应,拓展发展空间。沉睡的燕郊,在京津冀一体化的阳光下,已经醒来。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