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来85名免职官员逾3成复职 三鹿案官员悉数复出(图)
发布时间:
2014-08-12 07:46:53 来源:
新京报 作者:
进入电子报
建议
降级可堵“官复原职”漏洞
除了“官复原职”等现象,52案例中的29名起复官员,有2人因舆论等各方面压力或再度被免,或“失踪”。
2010年因矿难,河南泌阳县原副县长王新科被免。但2011年8月,媒体曝出免职后,他一直以副县长身份部署工作、出席正式公务活动,还兼任该县政法委书记。
这名被质疑为“假免职”的副县长,现已“失踪”。泌阳县官网的领导介绍,以及上月县领导齐聚的县经济运行工作会议,都没有王新科的名字。
8月8日,泌阳县宣传部门负责人对新京报记者说:“他(王新科)已经不在泌阳县了,因为之前的报道影响太大了。至于他现在具体去了哪里,我们也不知道。”
另一名被“再度被免”的官员是河南周口市官员薄玉龙。2012年,因在周口市检察院原检察长李春长依法受贿一案中,原扶沟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薄玉龙利用行贿手段而得到职务调整,事后被免去职务。今年1月,薄玉龙“从基层回来后”,担任了周口市检察院反渎职侵权局政委。
薄玉龙履任该职务被曝光后引起舆论关注,他回应质疑称,之所以能回来任职,是因为领导考虑了他过去的综合工作表现。
今年7月,薄玉龙再度被免。周口市人民检察院宣传处处长靳登高向媒体表示,党组开会后认为,薄玉龙原问题系行贿、介绍受贿,性质不适合反渎职侵权的岗位,所以做出了免职决定。
受访专家们认为,起复后再度免职,充分证明原来的起复决定有问题,“这相当于官员任免‘事故’。谁做出的‘带病起复’决定?谁为这类‘带病起复’担责?”许耀桐说,截至目前所有免职后起复的官员,都是公众、媒体曝光后,才浮出水面,未有一起官方通报,“亟待建立的就是一个官员起复制度,哪类免职官员有资格复出?复出考察、公示等复出程序如何进行?必须对这些作出规定”。
“被问责、免职的官员,经过考察、评估等干部任免考察,可以复出,这并不违反规定。”竹立家表示,但现实中,问责免职、起复的官员数量为数不少,“其中不乏违反干部任免程序和规定的情形,比如上级领导打招呼,被问责免职的官员,隔一段时间就官复原职”。
许耀桐认为,今年昆明原书记张田欣、江西省委原常委赵智勇两名副省级官员被免职后连降数级,树立了官员免职的新样板,“能封堵住不当起复。”
竹立家强调说,张田欣、赵智勇的“降级”处分对官场有更大的震慑效果,“按照公务员法的规定,‘降级’处分有个两年时限,两年后解除处分,但即便是解除了处分,两人的仕途、晋升,也要按照职级一步步来”。
(本文来源:新京报 编辑:王会)
关键词:免职;起复;毒奶粉;官员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