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是佳肴爽是酒 热奉凉饮冷奉茶
楚天之夜江滩纳凉晚会侧记
几点流萤嬉,一线鸣蝉脆。闲步江岸小扇摇,三盏凉茶醉。
昨晚7点30分,汉口江滩市政广场上,云蒸霞蔚的暮色渐褪,旋即被另一种华彩环抱——由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联手打造的“楚天之夜江滩纳凉晚会暨楚天之夜江滩电影节”公益文化活动盛大启幕,湖北小曲儿清甜如解暑绿豆汤,时装秀场麻辣好比油焖大虾,文化夜宴座无虚席,万余名市民的歌声、笑声、掌声汇聚在长江之畔,盛夏宛若凉秋。
热干面 “周摆平”口口筋道
要问武汉人“您家吃了冇”,不管任何一餐,都会有人告诉你,他吃的是热干面。看似粗糙实则讲究,正如周锦堂的小品,包袱密集扎实,不拖泥带水,筋道爽口,回味醇厚。
昨晚,周锦堂又扎上了那条上过春晚的蓝布围裙,变身搭白算数的“周摆平”——臭干子生意越做越大,和老婆却越来越疏离,一次全武行的争斗中夫妻俩巧遇停电,黑暗中的《夫妻夜话》,说的都是心坎里的委屈,为生计奔波的中年人,终于在沟通中重新找到理解与包容。
“天上下雨地上流,两口子吵架不记仇。”周摆平家最后还是来了电,台下相携而来的伴侣也在万家灯火中,轻轻地握紧彼此的手。
油焖虾 时尚秀热辣玩味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天必是虾子季。江城的热火劲儿,更多的长在了人身上,就算已经入夜,也要吃个汗湿才全身畅快。
所以,感染力爆棚的神曲《最炫民族风》沸腾了舞台前方的人群,你我的手臂不自觉间高高扬起,呼应律动的节拍;
所以,爵士乐中移步的百步亭街坊,那一团奔放和自信,暖而不烈,是夏夜里恰到好处的火光。
绿豆汤 小曲大鼓润心田
武汉人讲胃口,可吃得多了也得解解腻。听一段小曲儿,看看12位“婆媳”怎么为孙儿棉被的薄厚打了又和,笑叹一句“家和万事兴”;品一通大鼓,黄陂乡音里悠悠忆起老屋里那台旧收音机;走了砍樵的刘海,来了还家的董永七仙女,还有那个《对花》,“辣妹嘴辣心不辣”,难不成说的就是咱湖北的丫头?
珠玉落盘,丝弦铮铮,华灯深处,是意犹未尽的人群,今夜再约一场有味的夜宴!
观众
台下街坊真嗨皮
自带板凳也要到现场 自带晚餐也要看演出
只有亲自到了纳凉晚会现场,和那些聚精会神看节目的观众聊一聊,你才能理解百姓与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的感情有多深。能吸引江城民众走出家门,下午3点不到就来“抢座儿”,其中的原因可不仅仅是一台纳凉晚会。
即便在摩肩接踵的观众席里,也能一眼瞅到家住汉阳的熊爹爹:不是每个人都像他那么有心思,带着一沓都市报来看演出。
62岁的熊爹爹是本报的忠实订户,他家里甚至有一个专门的房间存放旧报纸,“堆得比人都高。”熊爹爹说,旧报纸他绝对不会卖,那是纪念。
正是有熊爹爹这样的忠实读者力挺,昨晚才出现了万人共襄盛举的景象。记者采访时,不时遇到带着小伢的爹爹婆婆求助,“没位置了啊,还能给找个位置吗?”
76岁的胡大爷很有先见之明,自带板凳,自封VIP。原来,人家是纳凉晚会的常客了,“每次只要稍微来晚一点,就没位置了,干脆我自己带,省得站着。”
舞台上莺歌燕舞之时,记者注意到舞台边几位爹爹,正边看演出边吃方便面,真是有滋有味。一打听,原来是彭爹爹带着亲家等一行7人,从黄陂自驾赶来捧场,“来不及吃饭了,怕耽误演出。”很早就看到报纸上的预告,正好贵州的亲家也来湖北玩,彭爹爹就寻思着,“让儿子开车,带我们几个老哥们来看。”
大费周章的不止彭爹爹一家。43岁的杨德珍是四川雅安人,目前在汉阳郭茨口做板材生意,昨天他们一家三口,和三家同乡拼了辆面包车来看晚会。尽管一开口还是地道的四川话,但杨德珍自称已是“半个武汉人”,“我们一来武汉就看都市报,一直订到现在。都市报给我们带来做生意的好点子、好信息,帮我们了解武汉,融入武汉,我们感谢它!”
演员
台上演员很给力
“春晚班子”演出“武汉味道”
说是一场亲民的纳凉晚会,但眼尖的观众很“识货”:那个把人逗得笑哈哈的小品《夫妻夜话》里头的男主角,就是春晚小品《招聘》和《五十块钱》里头的周锦堂!那首好听的《家住长江边》,演唱者不就是参加过春晚的“西兰卡普”组合里头的成员万莉?
即便是名震春晚的班子,也同样在纳凉晚会上演出了武汉本地味:首届CCTV全国电视喜剧小品大赛荧屏奖得主、10年来在全国各地长演不衰的小品《夫妻夜话》,就被周锦堂和宋颂改成了武汉话版本,当“吃了馍馍说泡话,吃了肥肉说飙话”、“我是你的心,我是你的肝,我是你生命的四分之三”等经典台词用观众最熟悉的语言念出时,全场爆笑,掌声雷动。
特别鸣谢
武汉市群艺馆
汉口江滩管理办公室
武昌江滩管理办公室
武汉水上公安分局
武汉供电公司汉口分公司
百步亭社区
南湖街办事处
珞南街珞桂社区
武汉锦里沟风景区
以上单位对本次晚会给予了大力支持楚天都市报、楚天金报编辑部特别鸣谢
记者赵杰 张聪 郑晶晶 戎钰 实习生肖逸民 史文平 范伦 摄影:记者陈建刚 佟建国 李辉 刘中灿 萧颢 程铭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