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更多

武汉市蔡甸区人武部结对共建和谐幸福罗汉村

发布时间: 2012-10-26 16:55   来源: 荆楚网   进入电子报

  荆楚网消息(通讯员 宋旭) 2010年初,武汉市蔡甸区人武部与蔡甸区消泗乡罗汉村结对共建以来,仅仅用了两年多时间,使该村摘掉了“水袋子”、“虫窝子”的帽子,年人均收入从不足2000元达到5000元,把希望和未来深深地植根在了百姓心里,受到了当地党委、政府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2011年被湖北省评为“拥政爱民先进单位”、武汉市“全市万名干部进万村挖万塘活动”先进工作组。

图为:蔡甸区人武部领导到罗汉村调研

  求真务实访民情

  为了尽快帮助该村改变落后贫穷面貌,蔡甸区人武部科学制定扶贫三年规划,组织党员干部和职工,分批次到村里蹲点、驻队,在最基层体察民情。他们每进一家农户就召开一个家庭式座谈,宣传一次强农惠农政策,填写一份问卷调查,记录一份民情笔记,帮助农户办一件具体事。队员们见缝插针,利用一切机会收集民情民意,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队员们时时倾听村民的喜怒哀乐。部领导坚持每月定期深入驻点村的农户家中,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了解社情民意,帮助解决难题。该部先后派出驻村人员80余人次,走访农户425户,送便民联络卡1000余张,解答疑问22人次,调解矛盾纠纷3起,召开村民代表大会10次,完成问卷调查表55份,撰写调研报告10份,收集到农民反映的突出问题29条,为有针对性地做好帮扶工作掌握了第一手材料。

图为:民兵为消泗乡罗汉村挖沟渠

  扶贫致富是天职

  蔡甸区人武部紧扣“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的主题,把扶贫致富作为已任,针对村干部和群众反映的泵站设备老化、农田排水不畅、村级公路路况差等问题,确定优先解决农田、水利和交通设施等基础性工程建设。他们积极想办法,多方筹资5万余元为该村两处排水闸进行整治,修建相关配套设施,解决了该村800余亩农田排水难题;协调资金近20万元,修建村级公路200多米,解决了该村一组100多名村民出行及农产品运输难的问题;2011年上半年,面对60年一遇的“三季连旱”季节,他们积极组织人武部官兵、职工捐款2万元,组织民兵帮助村民抢收抢种庄稼,协调区气象、水务、民政、农业等部门,采取“增雨水、抽江水、打井水”等措施帮助该村抗旱救灾,把灾害降到了最低限度。请水利专家帮助该村制定了详细的挖塘、修渠方案,筹资20余万元,出动官兵、职工300余人帮助该村兴修水利,不到一周的时间,4口当家塘,3900米水渠全部疏浚完工,并成为当地“结对共建”活动示范工程,彻底清除了水患,为群众致富铲除了最大障碍;为使当地群众尽快富起来,人武部领导主动与区农业局协调援建项目,筹措资金20余万元,用了不到半年的时间,帮助罗汉村建成了500亩标准化的循环蔬菜种植基地,仅此一项,群众每亩年均增收1200余元。

图为:蔡甸区人武部梁国芳政委看望就医老人

  群众冷暖比天高

  罗汉村是湖北省省级贫困村,因为贫困很多青壮劳力外出打工赚钱,村里出现了很多“空巢老人、孩子”,该部协调帮助罗汉村建立“网络室”,每周让“空巢老人、孩子”通过网络与他们的子女、父母“面对面”进行交谈,解决其孤独、思念之苦,“网络室”也被村民们戏称为“相”(乡)亲室;为该村捐赠价值约2万余元的文体器材、办公桌椅、书籍等,帮助孩子解决上学硬件设施问题;2010年7月和2011年9月,罗汉村遇到了历史上罕见的大洪水,人武部组织民兵奋斗在抗洪抢险第一线,抗洪抢险、转移人员物资。灾后,积极协调区农业部门,引进循环蔬菜种植项目,增强造血功能,疏通各种渠道,联系销售市场,解决了老百姓蔬菜滞销问题……村支书徐爱军说:与蔡甸区人武部结对共建,我们感到真幸福。

图为:蔡甸区人武部领导到罗汉村进行慰问

(本文来源:荆楚网 编辑:admin)
关键词:蔡甸区;结对共建

湖北焦点

国内要闻

娱乐推荐

荆楚网版权相关声明:
① 本网欢迎各类媒体、出版社、影视公司等机构与本网进行长期的内容合作。联系方式:027-88567716
② 在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此类稿件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果本网转载的稿件涉及您的版权、名誉权等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尽快妥善处理。联系方式:027-88567711
③ 本网原创新闻信息均有明确、明显的标识,本网严正抗议所有以"荆楚网"稿源的名义转载发布非荆楚网原创的新闻信息的行为,并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④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鎰熻阿鎮ㄧ殑娴忚锛-鑽嗘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