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抗洪前线 今天江城名片
四个标签见证汉口江滩这十年
标签2——城市“大花园”标签3——亚洲最大“手语角” 标签4——两型社会“展示窗”
最近,细心的市民会发现,汉口江滩有了自己的LOGO:图中三人牵手剪影,寓意一家三口游江滩。
曾经,在武汉人的生活里,江滩与抗洪紧紧相连。随着沿江竖起防洪铜墙铁壁、上游建成三峡水库,汉口江滩终于甩掉险段帽子。2002年开建,2005年底建成开放,汉口江滩成为市民乐园、城市名片,拥有了4个“标签”。
标签1——武汉“大舞台”
江滩为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各种文艺活动、体育比赛都选择在这里举行,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国武汉“国际旅游节”,连续六届“法国音乐节”,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全国六城会闭幕式、“德中同行”、国际渡江节等大型活动。年均举办各类活动260次以上,江滩成为名副其实的文体活动“大舞台”、城市中心“大客厅”。
十年来,江滩已累计举办各类文艺演出600余次,放映免费电影350余场,开展文化宣传活动1200余场次。
标签2——城市“大花园”
上世纪90年代以前,江滩码头密集,垃圾成堆,违章建筑林立,既阻碍长江行洪,更有损城市形象。江滩的建成,在长江岸边形成总长29公里、总面积约300万平方米的城市“大花园”。
花木葱茏、开放大气的江滩,吸引大批市民流连,周边各大宾馆的入住率由过去的30%上升到70%。伴随着江滩环境改善,滨江6公里长的原生态芦苇,现在已成为各影楼婚纱摄影争相主打的“卖点”,每年带动产值近2亿元。2008年,武汉江滩被评为国家水利风景区,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位于城市中心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每年吸引中外游客达1500万人次。
标签3——亚洲最大“手语角”
江滩也为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聋哑人提供了交流的平台。武汉市现有14万聋哑人,其中约有30%为中老年聋哑人,他们的生活圈子窄小,难以参与社会生活。2006年,几位聋哑人退休干部在汉口江滩防洪纪念碑附近一片空地上,建立了适合聋哑人活动的手语角。
手语角提供的各项文化活动,使得广大聋哑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得到了充实。6年来,从我国和世界各地慕名而来参加手语角活动的聋哑人朋友已逾10万人次,是亚洲最大的手语角。
标签4——两型社会“展示窗”
2008年,武汉获批全国“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江滩大力推进“两型江滩”建设。目前,江滩建成5个太阳能采集点,年发电量28.3万度;安装了77套磁悬浮风光互补路灯和7134盏LED新光源,年节电56.25万度。引进节水灌溉新技术,建成1套风力抽江灌溉系统和6处抽江灌溉设施,不消耗电力和燃油,日节水1800吨;同时,将附近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回用,日处理污水300吨。
2011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汉口江滩视察“两型”社会建设实践展,充分肯定武汉“两型社会”建设成果。
记者拱岩颜 匡志达 通讯员向丽华
瀵逛笉璧凤紝鎮ㄨ璁块棶鐨勯〉闈笉瀛樺湪鎴栧凡琚垹闄!
10 绉掍箣鍚庡皢甯︽偍鍥炲埌鑽嗘缃戦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