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市玉阳静看转型
图为:玉阳香榭水岸小区。(本报视界网 宋均教 雷雪松 摄)
湖北日报讯 记者 杨敬文 孙国平 通讯员 宋均教 陈宗清
23日,记者走进当阳市玉阳办事处。和5年前相比,这里楼房高了,市场靓了。
办事处党委书记尚志平说:“变化,得益于经济转型。”
打开当阳地图,有着126.68平方公里版图、10万人口、12个村6个社区的玉阳,是当阳的政治中心和商业中心。
说到商业,办事处主任吴学春介绍:“玉阳素称‘小汉口’,发达的商贸财政贡献率最高时达到90%以上。”
但“一业独大”加大了玉阳经济发展的风险。
决策者做出了两大转型决定:商业由零散向集中转变,工业由小作坊向大项目转变。
2008年2月,玉阳率先把办事处从最繁华的中心城区迁出,再通过旧城改造,把周围居民一并迁出,建起了一条长330米的商业步行街。再在新城区建起了占地360亩的宜安居建材、汇丰园农资、万华五金机电和吉美家家私等4个专业市场以及改造升级三汇农贸、南正街集贸、光明仓储、新新粮油等专业市场。
穿行于熙熙攘攘的玉阳“一街四市”,现代气息扑面而来。今年头8个月,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企业新增6家,达到25家;零售总额达到5.7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79%。
工业,一直是玉阳的短板。从2008年起,玉阳人在“两量”上做文章。
做强存量,变“小不点”为“大哥大”。慧民纺织厂是一家老企业,由于资金短缺、场地狭小,多年“小打小闹”。去年,玉阳办事处协调金融部门贷款3000万元,企业自筹5000万元,帮助企业整体搬迁至金桥工业园。新基地建成6万锭生产线,销售收入一下子提高到1亿元,是过去的5倍。同样“蜗居”在城区中心地的湖北金庄纸业,年产不到1万吨。2009年,公司整体搬迁到金桥工业园,新上一条年产10万吨高强度瓦楞纸生产线,今年8月又投资2亿元新上20万吨高强度瓦楞纸生产线,年销售收入可突破5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税收可突破2000万元。
全处规模以上企业,2007年只有9家,产值9亿元,目前增加到24家,规模以上工业年产值达到80亿元。
引进增量,由“项目优”到“工业强”。今年3月,陕西金叶集团有意扩张,玉阳办事处招商专班赶赴陕西,促成该公司投资玉阳骨干企业湖北金叶玉阳化纤有限公司10亿元,新建年产5000吨聚乳生物可降解纤维、1万吨嘴棒扩建和二醋酸片科技园。投产后,可实现销售收入10亿元,税收5000万元。现在,落户玉阳办事处的企业达45多家,投资总额超过50亿元。
两大转型,推动工商两个轮子并进,财政收入三级跳:2009年突破1亿元,2011年达到2亿元,今年预计实现3亿元。“身居闹市,发展也快,怎不见你们在省报上有什么报道呢?”面对记者疑问,尚志平笑道:“一门心思都在做事上,等进了宜昌乡镇前三,全省二十强,我们觉得上省报的底气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