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以开放倒逼优化升级、结构调整,以开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扩大开放将推进改革持续深入。新时代对外开放是更高水平的开放,既包括开放范围扩大、领域拓宽、层次加深,也包括开放方式创新、布局优化、质量提升,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
对外开放是中国发展的关键一招。过去40年,中国经济发展是在开放条件下取得的,未来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也必须在更加开放的条件下进行。
当前,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局面正发生深刻变化,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和规则面临重大调整。只有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才能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从容应对挑战,不断增强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能力。
从国内看,随着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环境压力加大,我国传统竞争优势受到削弱,传统发展模式遭遇瓶颈,必须加快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规模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主动扩大开放,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利用境外优质资本、技术和人才,是当前我国跨越关口的重要举措。
高质量发展不能闭门造车,也不能自产自销。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扩大开放,增加进口,促进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促进新旧动能加快接续转换,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高质量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要重视量的发展,更要解决质的问题。进一步扩大开放,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路径。主动扩大开放,让人民群众从高质量的开放中实现更多的获得感。
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重要经验。扩大开放也会推进改革持续深入。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以开放倒逼优化升级、结构调整,以开放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货物贸易国。在国际形势更加复杂的背景下,机遇前所未有,挑战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中国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适应经济全球化新趋势、准确判断国际形势新变化、深刻把握国内改革发展新要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必将为新的起点上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新时代对外开放是更高水平的开放,既包括开放范围扩大、领域拓宽、层次加深,也包括开放方式创新、布局优化、质量提升。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坚持引资、引技和引智并举。要支持我国企业扩大对外投资,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不断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要坚持制造领域开放与服务领域开放更好结合,以高水平开放促进深层次结构调整。要优化区域开放布局,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加快探索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进程,打造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要坚持互利共赢,以开放为世界各国创造更广阔的市场和发展空间,让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
扩大开放再出发,是顺应当今世界贸易自由化的大国担当,是更好利用全球资源的合理选择,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我们已经用实际行动向世界宣告,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予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