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方面欠的债,早还早主动。日前,水利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了《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华北地区就出现地下水超采现象,累积了数十年的问题,治理难度可想而知。”中国水科院副院长王建华10日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在王建华看来,《方案》是我国乃至全世界首次提出的大区域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方案,一方面将有力保障相关举措在整个华北地区的落地实施,最终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目标;另一方面还将为全球地下水超采治理提供中国样本。
距离采补平衡点还有相当距离
逐步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是《方案》提出的目标之一。目前,华北地区地下水离采补平衡有多远?
据测算,自70年代大规模开始机井灌溉以来,华北地区地下水储存量已累计亏损1800亿立方米。除浅层地下水超采外,补给条件较差的深层地下水超采更为严重,主要集中在河北省黑龙港地区。
以河北省为例,超采治理之前,当地年均超采地下水60-70亿立方米。2014年国家启动实施河北省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试点工作。通过三年试点,河北省实现农业地下水压采约21亿立方米;南水北调受水区城市地下水开采量减少7亿立方米。“这两项相加,占河北超采量近一半,但目前距离地下水采补平衡仍有30多亿方的缺口。”王建华说道。
“先天不足”也是华北地下水超采治理面临的现实瓶颈。华北是我国人均水资源量最少的地区,国家973计划项目“海河流域水循环演变机理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表明,按照超采治理前的地下水开采强度,京津冀地区降水需达748毫米时,才能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而当地多年平均实际降雨量仅540毫米。
在王建华看来,华北地下水离采补平衡点还有相当距离。地下水超采的直接原因是开采量超过了补给量,但本质是区域经济社会水资源压力超过了其承载能力。华北地区不仅地下水严重超采,且河湖生态环境需水全面亏缺,属于系统性失衡问题。
种植结构调整和外调水置换是关键
有目标更要有行动。《方案》明确了“节、控、调、管”四项治理措施,即强化节水、实行禁采限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充分利用当地水和外调水置换地下水开采。其中哪项最为关键和迫切?
王建华认为,四项措施相互配合,缺一不可,只有发挥其综合作用才能保障超采治理目标顺利完成。在这些措施中,强化节水是前提;禁采限采是保障;种植结构调整和外调水置换是关键,也最为迫切。
事实上,华北地区整体用水效率已达到一个较高水平,常规节水的潜力较小,所需的投入也会比较大。2017年京津冀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0.7,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约为10立方米,不仅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在国际也已跻身先进行列。
“常规节水空间有限,且成本很高,进一步节水增效的难度较大,因此,需要探索超常规路径和创新性技术方法。”王建华指出。
京津冀三省市2017年用水总量248.6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141.9亿方,占比57%,是地下水超采的主体,也是治理的重点。与此同时,华北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战略重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小麦生产。
如何科学统筹和协调华北粮食生产和地下水压采目标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对此,王建华强调,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下,要按照中央确立的“以水定产”原则与要求,在节水充分挖潜和没有替代水源的地区,应根据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科学调减区域粮食生产指标,严格控制地下水灌溉面积和灌溉水量,实现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