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记者 吴健
通讯员 艾嘉
据新华社报道,今天,第六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送还仪式在仁川国际机场举行,韩国国防部次官徐柱锡和中国退役军人事务部副部长钱峰参加,这是去年新组建的中国退役军人事务部全面接收此项工作。
新民晚报独家镜头
▽
4月3日11点30分左右
运载烈士遗骸棺椁的伊尔-76运输机
抵达沈阳桃仙机场
以上三图 冯雁/摄,独家提供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指祭祀,也指祭典。戎,指兵戎,也指战争。战争是维护国家利益最高烈度的方式,是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捍卫国家利益;而祭典是最重要的国之大礼,是为了让我们心存对生命的敬畏。
自2014年起,中国政府以国家形式迎回长眠异域几十年的志愿军烈士,充分证明民族记忆不可磨灭,“山河已无恙,英魂可归家”。
【英雄,我们接您回家!】
“神圣”是关键词
中韩双方遵循人道主义原则,本着友好协商、务实合作的精神,2014年至2018年已成功交接589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今年是按照中韩双方达成的共识实施的第六次交接。
4月1日,中韩首先在韩国仁川遗骸临时安置所举行第六批志愿军烈士遗骸装殓仪式,中国退役军人事务部褒扬纪念司副司长李桂广、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国防武官杜农一少将、韩国国防部国际政策次长李倞九及韩国国防部遗骸发掘鉴定团人员等一行参加,中方代表向烈士遗骸默哀鞠躬,并献上写有“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永垂不朽”的花圈,表达崇高敬意和深切哀悼。
2019年4月1日
志愿军烈士遗骸遗物装殓仪式
▽
回顾过去送还仪式的安排
“神圣”是个关键词
▽
●首先,中韩双方代表签署交接书,确认交接烈士的遗骸及相关遗物。
●然后,哀乐响起,全场肃立,中国人民解放军仪仗兵缓缓走向韩方礼兵,接回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中方代表为每具棺椁盖上五星红旗,并轻轻将国旗铺好、展平,中韩双方代表人员向烈士遗骸鞠躬致敬。
●最隆重的阶段是“起棺”,解放军礼兵托起棺椁,在手持国旗的礼兵引领下,缓步走向祖国军机,那是志愿军烈士率先触到祖国脉搏的地方!
●“敬礼!”当礼兵护着烈士遗骸棺椁走到机舱口,肃立一旁的机组人员抬起右手,向烈士敬礼。进入机舱后,烈士棺椁放入支架,机组人员戴着白色手套,用干净绒布逐一擦拭,并再次展平覆盖在棺椁上的国旗。
●仪式的尾声,是中方飞机关闭舱门,发动机开车,飞机滑向起飞线,经地面塔台确认后,载着烈士棺椁的飞机呼啸北飞去,跨过北纬40度,就是祖国怀抱了!
烈士们的相关遗物
▽
关于第六批烈士遗骸的发现
韩国媒体曾做过详细描述
▽
韩国《时事周刊》称,去年11月,韩朝联合发掘朝鲜战争阵亡军人遗骸工作团在江原道铁原郡非军事区箭头高地(即韩军第5步兵师防区)进行公路开通时,发掘出13具军人遗骸,其中一具遗骸比较完整。韩国国防部下属的“遗骸鉴定审议委员会”对遗骸进行识别鉴定,通过综合考虑遗骸发掘地区的战史、解剖学特征、遗物等因素,确认有10具遗骸(包括那具较完整遗骸)是中国军人,同时145件相关遗物也被认定属于志愿军烈士所有,包括个人印章、制式水壶、四边形军用皮带扣、带有家人照片的玻璃镜等。
今年1月23日,中韩在北京举行司局级会谈,韩国国防部国际政策官李元翼和中国退役军人事务部褒扬纪念司副司长李桂广均出席,会上商定于4月1日联合举行装殓仪式,4月3日交接遗骸及遗物。双方一致同意有序推进相关事宜,今后韩方将继续向中方移交在韩发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
新的感情纽带
2014年3月28日,首批437具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也是从仁川机场踏上回乡之路,当时在机场上,时任中国驻韩大使邱国洪首次为安放着长眠异国超过六十年的烈士的灵柩盖上五星红旗。当运送烈士遗骸的专机进入中国领空后,人民空军出动两架歼-11B歼击机迎接护航。当天上午11时30分,中国政府在沈阳桃仙机场举行隆重迎接仪式,12时许,礼兵护送棺椁上灵车,送往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安放。
2014年3月28日,中韩首次举行志愿军烈士遗骸送还仪式
陵园位于沈阳北陵公园东侧,占地24万平方米,由烈士纪念碑、烈士墓群、烈士纪念馆等设施组成。陵园原已安葬123位一级战斗英雄和志愿军烈士,此次安葬送还遗骸的墓地是在陵园内部新建的。在现场,聚集了大批国内外记者和从上海、湖北等地远道而来的志愿军后代等,这次迎回仪式引发全社会的强烈关注。
《中国国防报》曾采访过一名老志愿军战士,他说,“我从新闻中听到消息,60多年前的战友终于回来了,我有机会能跟他们说说藏在心里的话,太高兴了。”
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凯旋回国
去年3月28日是第五批中国人民志愿军遗骸移交的日子,仪式也是在仁川机场举行,韩国国防部长宋永武和中国民政部副部长高晓兵出席,这是韩国防长首次出席这一仪式。韩国国防部称,此举代表着韩中面向未来改善双边关系的积极信号,也高度称赞中国政府过去为接收遗骸所付出的努力。韩国《朝鲜日报》注意到,遗骸送还成为中韩在外交、国防等领域保持密切交流和沟通的有效渠道。
2018年3月28日,第五批举行志愿军烈士遗骸送到沈阳
2015年2月4日,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常万全访问首尔,同时任韩国防部长韩民求会谈,这是继2006年之后中国国防部长首次访韩,双方探讨了建立国防部间直通热线以及朝鲜半岛局势等问题,就在一个月前的1月5日,韩中举行第二次外交安全对话(2+2),韩方提议再向中方送还一批新找到的志愿军烈士遗骸。
2017年9月18日,中国陆军副司令员尤海涛中将出席在首尔举行的太平洋地区陆军参谋长会议,这是美韩部署末段高空防御系统(THAAD)遭中国反制后,中国军方高层首次访韩,意味着两国军事交流重新启动。
去年12月19日,韩国国防部国际政策官李元翼和中国国防部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副主任宋延超共同表示,将在2019年共同推进双方国防合作交流全面恢复正常水平。
北望故乡寄相思
众所周知,寻找阵亡军人遗骸号称“最漫长的战争”。据权威统计,近三年的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有多达18万志愿军烈士牺牲在那片“三千里江山”,其中有些留在“三八线”以南。1992年中韩建交后,围绕志愿军烈士遗骸的善后工作便悄然展开。
1996年,韩国政府在京畿道坡州设立中朝军人墓地,被挖掘鉴定后的中朝军人遗骸被暂时安葬在这里。墓地位于京畿道坡州市积城面沓谷里山55号,从坡州到涟川方向的37号国道旁低矮的山坡上,对外名称是“朝鲜军·中国军墓地”,里面有1100多具牺牲的朝鲜和中国军人遗骸,其中360具是志愿军烈士遗骸。
陵园相对整洁,从2012年8月起的四个月里,韩国政府出资五亿韩元整修墓地,在绿色的草地上,陵园以棋盘模样有序建成。每个墓上放着用长方形大理石制成的墓碑。有一位中国军人的墓碑上写着:“中国军无名氏,300,2006年9月22日,江原道麟蹄郡麟蹄邑。”意为这位军人是在朝鲜战争江原道麟蹄战役中牺牲,2006年9月22日被韩国政府发现遗骸并暂时安葬,而且是该陵园里的第300位被安葬者。
在陵园附近种红豆的一名韩国农民告诉《时事周刊》,“以前一般人几乎不来,但经常能看到有中国游客们坐着旅游大巴来集体参拜”。他补充说:“以前坟前竖着漆成白色的碑木,在通向中国军人墓地的二号陵园路口,有可停放10多辆车的停车场和洗手间。这也是以前没有的。”
目前,坡州陵园墓地总面积有6099平方米,相当于两个足球场,陵园一号陵园是朝鲜军人陵园,二号陵园是朝中军人陵园,墓地通常都是朝向光线好的南方,不同的是这里所有的墓地都是朝北的。韩军负责人解释说,“为了能让牺牲的人在近处望着自己的故乡,我们选择了‘民间人管制区’附近的北方。一开始所有的遗骸都是分开安葬的,最近合葬变多了。因为随着遗骸发掘工作,在这安葬的牺牲者也逐渐增多。”
志愿军烈士无论在哪,都得到礼遇。中国大使馆和在朝机构代表来到朝鲜兄弟山志愿军陵园祭奠。
韩国《时事周刊》报道,2000年正值朝鲜战争爆发50周年之际,韩国陆军成立“朝鲜战争期间战死者遗骸挖掘团”,加快三八线以南的阵亡军人遗骸发掘归还工作。2007年,挖掘团从陆军转隶韩国国防部,更名为“遗骸挖掘鉴定团”。2009年1月,鉴定团专门的科研办公楼落成,它参照美国战俘与战斗失踪人员联合核查司令部(JAPC)兴建的,里面有数码X光摄像机、立体显微镜、骨骼干燥机、超音波清洗剂和三维扫描机等用来确认遗骸身份的高科技装备,可以开展更加科学而具体的鉴定工作。
鉴定团负责人表示,找到的军人遗骨会被先放到梧桐木棺里,然后将其转移到中央鉴定所。在中央鉴定所的整体处理室进行清洗,再送入组织分析室、3D扫描室和显微镜室等地方进行必要的分析。在最终确定身份之前,遗骨会有一个13位数字的编号,方便管理。确定身份后,韩国军人遗骸被送入国立显忠院,中朝军人遗骸被暂时安放在坡州墓地。但如果没有确认身份的话,遗骨会被放入纸箱中,送到名为“国先斋”的地方,另行保管。国先斋全年保持着摄氏20度、湿度40%,国先斋的出入门密码只有负责人知道,安全措施维持得很好。遗骨箱子禁止被放在地上。
志愿军烈士遗骸目前分布在中朝韩三个国家。图为朝鲜桧仓中国志愿军陵园。
礼兵护送,战机护航
清明将至,魂归故里
那些为捍卫祖国尊严与安全的英雄们
请你们再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
再看看你们誓死保卫的家乡
山河无恙,欢迎回家!
新民眼工作室 吴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