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题:慎终追远 清风徐来——我国推进殡葬改革引领殡葬新风取得积极成效
新华社记者罗争光、黄玥
又是一年清明时。记者在国内多地采访发现,不少祭扫场所“烟火味”越来越淡,“文化味”越来越浓,尤其是一些生态绿色的殡葬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近年来,各级民政部门大力推行殡葬改革,提倡节地生态安葬,革除丧葬陋俗,一股殡葬新风正轻抚华夏大地。
绿色,节地生态安葬渐入人心
清明节前夕,浙江省杭州市径山的茶园里,一排排茶树生机勃勃,其中隐匿着一个生态安葬陵园。这个陵园将墓位建于茶树下,增加了陵园绿化面积,减小了墓穴占地,达到美观、节地效果。
“百年之后,如果我能在这里回归自然,是件不错的事。”有意选择“茶园葬”的杭州市民吴先生说。
近年来,民政部门根据人口、耕地、交通等状况,科学划分火葬区和土葬改革区。在火葬区,全面推行骨灰集中规范安葬,推广骨灰格位存放、树葬、花葬、草坪葬、深埋等多种生态节地的安葬方式,倡导海葬等不保留骨灰。
数据显示,目前全国大中城市火化率多在90%以上。2018年,全国共火化遗体498.6万具,全年可为国家节约木材700多万立方米,节约土地6万余亩。
经过多年的推行,各地节地生态安葬有了较大进展。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北山已建成全市首个生态示范墓园,生态墓园绿化覆盖率达90%左右,能够提供自然葬、水景葬、自然石葬等多种生态葬法;辽宁、江苏、湖北等地支持乡镇公益性骨灰堂建设,引导骨灰由“入土”向“入室”“上墙”转变,公墓发展日趋生态化、艺术化、园林化。
新风,丧葬礼俗改革日趋文明
在陕西渭南大荔县平罗村,有一个“两改议事会”,也称红白理事会,通过村规民约的方式对婚丧嫁娶的车辆、场所、席面等进行严格限制,如“简化各种祭奠仪式,提倡3天内安葬”“严格控制席面桌数,每桌控制在200元以内”“乡邻人情往来控制在50元以内”等。
据介绍,通过统一操办并严格标准,该村群众过事平均花费相比以往节省1.6万元以上。
近年来,我国大力倡导殡葬移风易俗。然而,多年陋习实现扭转,非一日之功。为此,民政部门加大改革力度,加强依法管理,把丧葬礼俗改革纳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重要内容,推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坚持文化引领、示范引导、宣传教育、创新治理同向发力,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
2018年12月,民政部在陕西大荔召开全国丧葬礼俗改革暨公益性公墓建设管理座谈会,各地民政部门现场交流推进丧葬礼俗改革、加强公益性公墓建设的经验做法,共同探讨深化殡葬移风易俗。
例如,江西南昌、吉安等地成立整治丧葬陋俗领导小组,强化日常监管;天津实行文明祭扫网格化管理,连续十多年开展“都市文明、集体共祭”活动;吉林长春、大连等地开展禁止生产、销售纸扎祭品、禁止在公共场所焚烧祭品的“三禁”活动;河北、山东等地蓬勃发展的红白理事会已成为规范当地群众治丧的重要力量。
记者日前在宁夏银川松鹤陵园等公共墓园看到,绝大多数祭扫群众手捧鲜花或人造塑料花,墓园内已罕见“烟火味”。一些陵园还在清明期间举办以缅怀、追思为主题的书画展、诗歌朗诵等活动。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改革殡葬礼俗要把握“破”与“立”的关系,正确诠释和传承殡葬传统礼俗文化中的合理内核,完善丧葬礼俗规范标准,培树现代科学、文明节俭的丧葬礼俗。
惠民,殡葬公共服务满足群众需求
殡葬公共服务是一项基本民生服务。近年来,殡葬基础建设步伐加快,全国殡仪馆数量从改革开放初期的1223家增至1760家,公墓由24家增至1420家。各地民政部门推行价格公开公示制度,积极开展网上服务、预约服务、引导服务、上门服务等特色便民服务,努力满足个性化治丧需求。
从2009年开始,民政部逐步推行以减免基本殡葬服务费用政策,惠民殡葬政策基本覆盖低收入群众,城乡公益性安葬设施加快推进。同时不断加大殡葬服务供给,适应群众多样化、多层次的殡葬服务需求。
如今,在北京、长沙等地,各殡葬服务单位实施零元骨灰撒海或免费基本服务、百元骨灰盒、千元殡仪服务和万元骨灰安置的“零百千万”工程;在重庆、甘肃、宁夏等地,明确要求经营性公墓开辟一定比例的公益墓区,免费或低价提供给困难群众。
“这些做法丰富了基本殡葬服务供给形式。”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快殡葬工作立法进程,尽快推动完成《殡葬管理条例》修订工作,研究制定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需要和老百姓期待的深化殡葬改革政策,采取有效措施规范殡葬服务市场,持续推进殡葬移风易俗,真正解决殡葬方面老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