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宁阁夜景。
本报记者 贺 勇摄
在北京世园会园区中央的天田山顶上,耸立着一座辽金风格的传统建筑——永宁阁。它北临妫河,远眺燕山,俯瞰妫汭湖,是整个园区的制高点和标志性建筑。
我国自古有登高望远的习俗,“对于占地面积约503公顷的世园会园区来说,一个类似万寿山佛香阁的地标性建筑是必要的,其存在不仅可以供人远眺,还可据以辨别方位,度量远近,其建筑形象更可标示出一座园林的文化精神。”永宁阁主创设计师董璁教授说。
挖湖堆山,乃是造园通用手法。园区建设者们运用中国传统叠山理水手法,拓展废弃鱼塘,营造湖面景观,湖名妫汭,约100亩。挖湖产生的土方,就近堆筑山体,建成天田山,两者构成山水相依的风景组合。天田山南向坡度较缓,山脚下曲水潆洄,园亭点缀,是通往永宁阁的主入口。山体其余三面为陡坡,顺势修整为层层跌落的梯田花海,展现农耕文明的生态智慧。
“永宁阁建于由回填土堆筑的天田山上,海拔514.35米。桩我们就打了1941根,桩基深达18米。”来自北京城建园林古建公司的项目经理姚宝琪介绍。作为永宁阁的“地基”,如何保证堆筑的天田山稳固?据了解,筑山之始,施工团队便采用了强夯结合震动压实的方法,山体外围五米用震动冲击碾碾压,内部由各种设备自重初压,一米一层、五米一个台地,之后用18吨重锤强夯机对台地强夯复压。
世园会是荟萃世界各国园艺精华的盛会,为之配套的各项设施在服务于园艺主题展示的同时,也务求体现主办国和主办城市的文化特色,建筑无疑是其中最重要的文化载体。相比世园会“四馆一心”等主要场馆建筑,永宁阁功能相对简单,却更有条件和义务承担起景观营造和文化表征作用。
“永宁阁采用了辽金时期的建筑风格。这一选择不光是因为北京建都始于辽金,还有一个原因是辽金所处的中古时代恰好是中国建筑史的顶峰阶段。”董璁说,永宁阁吸收了辽金建筑的特征,使建筑形象呈现出北国豪劲之风。
按照中国山水式宫苑建筑传统,永宁阁采用“高台阁院”式布局,整体意象可以概括为:花田错落,重台参差,回廊环绕,高阁耸峙。游人从山脚下的文人园沿溪流拾级而上,即到达山腰处的承台起点,沿着阶梯一路上山,即可抵达高台之上。
永宁阁位居高台中央,高约27米,建筑面积2025平方米。屋顶重檐歇山十字脊,“永宁阁”斗匾放置于南侧上下檐之间。楼阁四面,院落四方,象征四海升平、国泰民安。四周缭以门庑、回廊和角亭。门庑亭廊柱间遍布坐槛,游人可在此盘桓休息。登阁凭栏,俯瞰全园景色之余,更可南瞻长城,北望海坨,荡尽胸中块垒,名之永宁,可谓妙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