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10日,一位读者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一家书店里阅读有关中国美学的书籍。
本报记者 方莹馨摄
2019年3月2日,波兰2019年中国集市活动在波兰华沙民俗博物馆举行。该活动由华沙民俗博物馆和华沙大学中文系联合举办。图为波兰青少年在学习书法。
本报记者 于 洋摄
“我看到了中国诗歌不可思议的发展活力”
——访荷兰莱顿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冯·柯雷
本报赴荷兰特派记者 郑 彬
“我看到了中国诗歌不可思议的发展活力,它的人物、事件和话题,都表现出一种繁荣、丰富的状态。我还注意到,近几年来,中国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重新关注诗歌。”冯·柯雷教授对本报记者说。
柯雷教授在荷兰莱顿大学人文学院地区研究系中国研究专业任教,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当代诗歌以及文化社会学、文化翻译等领域。从《诗经》到现代诗,他都非常熟悉。
1986年,柯雷参加了一个中荷之间的交换生项目,在北京大学进修一年。“要学习和了解中国诗歌,只有一个愉快的办法,就是在中国寻找关于诗歌的话语,探寻诗歌背后生动的人和故事。”柯雷坦言。
“上世纪80年代,中国当代诗歌发展迅速,新的诗人、新的体例层出不穷。当今中国,从出版到研究,从校园到社会,从媒体到大众,都能找到诗歌的位置。中国的青少年正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重拾对诗歌的兴趣,这对中国诗歌文化的传承来说至关重要。”
在柯雷看来,无论是早期的《诗经》、汉乐府诗,还是后来的唐诗宋词,都在世界文学史上达到了难以企及的高点。“一流作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你会希望不断重读它们。它不仅为中国诗歌建立起一个体系和标准,更将诗的基因种植在中国文化的最深处,使诗歌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符号。”他认为,中国古典诗歌为世界诗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如果你熟悉英美早期的现代主义意象派诗歌,了解埃兹拉·庞德等欧美诗人的作品,就能看到,其中借鉴了中国古典诗歌用意象来传达诗意的方式。”
柯雷认为,从文本角度看,中国古典诗歌与现当代诗歌表现形式不同,但从诗歌的话语和意境上能看到两者之间的传承关系,“一些当代诗歌是古典诗歌精神在当下的回响”。柯雷说,在继承的同时,中国当代诗歌更多融入对人性的深刻解读与思考,在精神层面扩展了诗歌的深度,而且题材趋向丰富。同时,中国当代诗歌也受到西方诗歌的影响,“诗歌始终是一种流动的状态。古典与当代、中国与西方,都在时间和空间中传递表达,相互影响。”
当前,不少中国诗歌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这有助于世界了解中国当代诗歌的多样性。柯雷认为,西方读者喜爱阅读中国当代小说,希望借此了解中国当下的社会,体现了小说的“资料功能”和对时代的“记录功能”。而阅读中国诗歌更能“感知美好动人的瞬间,享受语言的韵律之美”。
柯雷每次来中国,都会搜集民间诗文,结识新的诗人。“我希望能以新的观察视角,将中国诗歌的独特魅力和背后的审美情趣介绍给更多西方读者。”柯雷说。
“多从中国哲学思想中汲取营养”
——访德国弗莱堡大学汉学系终身教授胜雅律
本报赴瑞士特派记者 方莹馨
“中国哲学是踏踏实实面对这个世界的哲学。”瑞士籍汉学家、德国弗莱堡大学汉学系终身教授哈罗·冯·森格尔(中文名胜雅律)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表示。
坐在记者面前的胜雅律,已入古稀之年却依然精神矍铄,谦逊儒雅。他乐于并坚持全程用中文交流,“仁义礼智信”“不战而屈人之兵”“四海之内皆兄弟”……胜雅律在各种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之间自如切换,讲述起来滔滔不绝。
1963年的夏天,胜雅律在父母的朋友家里翻到一本《中文会话语法》。那是他第一次见到汉字。从此,胜雅律就对汉语产生了浓厚兴趣。他在瑞士苏黎世大学上学期间自学中文,并写出了瑞士第一篇有关中国古代法律的博士论文。1975年秋,他作为公派留学生到北京大学进修了两年。回到瑞士后,胜雅律继续从事与中国哲学相关的学术研究工作。如今,胜雅律著作等身,依然笔耕不辍,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努力在欧洲传播汉学和中国文化。
上世纪70年代,胜雅律刚开始接触老庄思想时,总觉得读不懂老子的《道德经》。但在反复多次阅读之后,他找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共通之处,发现“中国古代哲学家的思想不仅是中国的,也可以为全世界所借鉴”。
为了展现这种文化的共通性,胜雅律撰写了一系列相关著作:1988年,他推出介绍“三十六计”的专著《智谋》,该书先后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是第一本专门向西方介绍“三十六计”的书;2011年,他翻译的德文版《孙子兵法》出版;2017年,新书《瑞士之道》问世,该书以《道德经》中的经典名言结合西方思想观点,阐述了瑞士历史上的治国理念如何与《道德经》中的思想不谋而合……瑞士汉学家卡劳迪亚·威尔兹评价称,《瑞士之道》是“给蜗牛的房子送去新鲜空气”,告诉瑞士人“要跳出自己的视野,多从中国哲学思想中汲取营养”。
“孔子留下的文化遗产中包含着丰富的精神食粮。”在胜雅律看来,“见贤思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些流传千年的思想理念,其精神价值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对当下亦有可借鉴之处。
“比如在西方,一些人在学习非西方文化时不够认真全面,对非西方文化缺乏设身处地的体验。孔子思想中的‘和而不同’体现出中国开放的哲学思想注重自身修为的培养,也包容不同的文化和信仰。”胜雅律说。
胜雅律说,从“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中能看出,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能取得巨大成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制定长远目标和计划,“这是中国的谋略智慧的一部分,值得其他国家学习和借鉴”。
“更好地从阅读中了解中国”
——访德国波恩大学教授、翻译家马海默
本报驻德国记者 李 强
波恩大学教授马克·赫尔曼(中文名马海默)是德国知名的翻译家,翻译过刘慈欣等中国作家的作品。前不久,他受邀前往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马尔康市参观。与20年前去过的藏区相比,马海默看到的是一片郁郁葱葱。那里的藏族、羌族、汉族等不同民族交融而居,和谐相处,同时保留着各自建筑、服饰和饮食的特点。
“翻译的中国文学作品越多,对中国了解越深,就越难简单概括出中国是什么样子。”马海默说。现在当别人问他对中国文学是什么看法时,他会回问一句:“你指的是哪一类文学?”
马海默对中国文学作品的涉猎之广,从他的翻译作品名录可窥一斑:从严肃文学到通俗小说,从现代诗歌到漫画作品,甚至中国国内一些鲜有知名度的作家的作品,他都翻译过。
马海默解释说,和有些译者专注于特定领域不同,他更愿意接触不同的作者和题材。这既是他了解中国的方式,也使他能尝试各种不同的文学风格和类型,成为翻译“多面手”。
在他看来,翻译是一门交流的艺术。作为译者既要关照原文,也要考虑德文表达习惯,要能在两种语言和文化体系之间自由切换。忠实于原文但又要有二度创作的意识。这种过程对马海默来说既是痛苦也是享受。他在翻译时,会尽力避免自己的个人色彩,但也不会完全照搬原文,而是深切体会原作者风格各异的语言,再用相应的德文去还原叙事,力图让德语读者能够体会其中的妙处。
马海默举例说,很多中国作家在小说里会使用双关语来表达幽默。如果只是按照字面意思去翻译,德国读者不一定能理解。“我会从德语中找出一个与之对应的双关语,也许它与中文双关语的原文用词完全不同,但德国读者能够体会到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意思。这就要求译者有足够的德文写作功底。”马海默是德语文学专业出身,这为其做好翻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语言基础。
“道家文化对我的影响很深刻。”马海默说,老子的《道德经》是他最喜欢的书之一。“老子在《道德经》里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为了对德国文学建立起不同的理解,当时,我强烈地想要学习一种完全不同于欧洲国家语言的语言,所以我选择了汉语。”
“阅读和翻译的中国文学作品越多,我就越感受到,文化在很多方面是共通的。不同地域、不同文化的人们在相处时,应当互相尊重,不应该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对方。”马海默希望德国读者能“更好地从阅读中了解中国”。
“让意大利读者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
——访意大利米兰比可卡大学汉学家傅雪莲
本报记者 暨佩娟 王云松
“你说啥子哩”“好吃得要命”“没得”……近日,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一个高等教育展上,意大利米兰比可卡大学汉学家西尔维亚·波齐(中文名傅雪莲)不时秀出的几句地道中国地方话,引发全场笑声一片。
1995年,从小喜爱文学、热爱汉字的傅雪莲来到四川大学学习中文。很多中国朋友和傅雪莲第一次见面,都会拉着她的手,“像亲戚一样热情”。“不用多说话,我们就感觉到彼此的热忱,从那时起,我就喜欢上中国。”傅雪莲坦言。
中国的多元文化让傅雪莲对世界充满更多好奇。意大利的中餐多以浙江菜为主。傅雪莲来到中国后发现,中国各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美食文化,北京的烤鸭、四川的麻辣烫、昆明的过桥米线各具风味。“如果不去中国,你就不知道中国是多么美丽的国家。”傅雪莲进一步解释说,近年来不少中国作家来到意大利举行读者见面会活动。意大利读者在与他们的接触中感觉到,中国人开朗热情而有亲和力,“希望更多意大利人能到中国去,亲身感受这个国家的不凡魅力”。
傅雪莲从1999年开始从事文学翻译。当时,中国作家的作品被翻译成意大利文之后,在意大利的销量并不大。如今,随着中国影响力的不断上升,中国文化在意大利越来越受到关注。不久前,傅雪莲把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三体》翻译成意大利文出版,还计划把第七十四届雨果奖获得者郝景芳的《北京折叠》也翻译出来。“意大利读者喜欢科幻文学。翻译这些中国科幻文学作品,我相信可以激发起意大利民众对中国文学更浓厚的兴趣。”傅雪莲说。
在比可卡大学,傅雪莲教授翻译、中文语法、中国语言、中国文化等课程。学生们都知道,要通过这几门课的考试,精读一两本中国作家的作品是“必选动作”。傅雪莲说:“有趣的是,学生们看了第一部中国文学作品之后,就忍不住接着看第二部、第三部。”
傅雪莲认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近6年来,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交流互鉴更加密切了。更多意大利出版社对出版中国文化书籍表现出兴趣,书店里出现更多中国作家的作品,以“一带一路”为主题的文化活动也日益丰富。
文化如水,浸润着民众的心田。傅雪莲告诉记者,如今,米兰皮科罗剧院经常有京剧、越剧表演,很多当地人欣然买票观看。“文化是促进各国民众沟通的一座坚实桥梁。我会继续把更多中国作家的作品翻译成意大利文,让意大利读者感受中国文化的丰富多彩,进而看到中国的真实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