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京津冀协同发展线下走访活动进入第二天,参访主题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之“协同创新”。来自北京、天津、河北的二十余家网络媒体的40余名编辑记者和知名博主,深入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航百慕新材料技术工程股份公司、北京城市副中心规划展厅及市政配套综合服务中心等地,共同走访见证了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的重要成果。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协同创新则是引领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强大引擎,强调的是创新主体之间共同协助、相互补充、配合协作。京津冀地区人才资源密集、创新要素富集,但之前存在着区域内创新资源共享不足、创新链和产业链对接融合不充分,区域创新合作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对此,我们必须实施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破除限制资本、产权、技术、人才、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让各种创新要素在三地集聚和顺畅流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行稳致远。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关键在创新、出路在创新、潜力在创新,必须依靠创新驱动,为三地协同发展提供强大动力。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京津冀三地合作绝非简单地产业对接,而是要打造基于创新资源、产业优势和实际需求的协同创新共同体,而河北是三地发展中的短板,科技创新又是河北的短板,产业层次落差大,产业和产品大多处于中低端,附加值低、效益差,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从这一点而言,我们必须加强对接、创新协作,加速凝聚“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创新链条,让协同创新在京津冀这块沃土上多点开花。
实际上,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而创新又是企业进步与发展的源动力。对企业自身来讲,如果不掌握先进技术、占据产业制高点,就只能徘徊在低附加值、低回报的中低端环节,必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快培育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打造具有持续创新能力。这次线下走访的北京三聚环保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先导,以管理创新为保障,不断提高技术创新水平,创造出了重油MCT加氢技术、秸秆碳化还田—土壤改良等多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技术创新成果,进而带动整个绿色产业的全面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创新发展,始终为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保驾护航。在这次线下走访中,笔者注意到,北京城市副中心依靠科技创新,服务智慧综合管廊建设,认真遵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科学规律,采用单层多舱和三层多舱结构,构建了干支管廊结合的环装市政供给网络,为城市长效运营的基础设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创新支撑,让城市的“生命线”畅通无阻,也让市民有了更多更充实更可持续的获得感。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当前,京津冀三地从“一亩三分地”到“一盘棋”的理念统一,从“轨道上的京津冀”到“蓝天下的京津冀”的协同发展,从科技合作到高端产业的精准对接……京津冀协同创新的大格局正在形成。面向未来,我们必须以更大力度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突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功能定位,让创新活力竞相迸发,真正以协同创新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