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 > 要闻

【新时代·幸福美丽新边疆】以针为笔 柯尔克孜族“男绣娘”的致 富新生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25日10:54 来源: http://news.youth.cn/wztt/201907/t20190710_1200454

中国青年网阿合奇7月10日电 (记者 杨月 王增强 张瑞玲) “我们柯尔克孜族的绣品中,山水五颜六色,多姿多彩。花样里,除了山水,还有与我们民族相依相伴的白云、花朵、飞禽、走兽。”6月26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合奇县哈拉奇乡家景民族手工艺术有限公司车间内,谈及几位绣娘手上飞针走线的绣品,公司负责人肉孜巴义·木尔达西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

肉孜巴义·木尔达西展示刺绣作品。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增强 摄

“男绣娘”的“致富经”

27岁,创业2年,已有三家刺绣分店,员工从5人发展到33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1人,实现产品年销售40万元……这一连串成绩的数字背后,是一个腼腆不善言谈的小伙子——肉孜巴义,他还有一个别称:“柯尔克孜族的男绣娘”。

一个大男人,为啥干起了刺绣?

故事要从10年前讲起。16岁的肉孜巴义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劳务输出,到广东一家插座厂务工,正是这次机会,让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致富经”。当时他所在的工厂旁边有一个刺绣门店,他发现,对于美的热爱,不分性别,不分民族。

肉孜巴义·木尔达西和斯依木克展示带民族刺绣纹样的毡帽。中国青年网记者王增强 摄

于是,平日工作之余,他找到机会周末来刺绣企业学习技术。“还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不偷懒,刺绣的基础就打得扎实,三年时间,我已经可以自己完成普通的刺绣作品了,在机器操作方面也很熟练。”肉孜巴义说。

柯尔克孜族刺绣是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工艺美术品,是柯尔克孜族人民世代传承至今、融合本民族特征和现代气息的传统手工技艺。在游牧民族严酷的生存环境中,人们对美的追求却从没停止过。柯尔克孜族人喜欢痛快淋漓地宣泄情绪,因此偏爱红、黄、蓝、绿、白等明艳靓丽的颜色,甚至把对比色搅和在一起才觉得够味。这些刺绣像盛开在沙漠中的红花绿叶,滋润着人们的心田。2008年,柯尔克孜族刺绣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但长期以来,旧的刺绣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柯尔克孜人的需求,一场刺绣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

肉孜巴义正是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我在外学习时接触的苏绣,工艺更加细腻严谨、注重细节,款式也更加丰富,在制作过程中有规范的流程。将这样的工艺和柯尔克孜族传统刺绣结合,我觉得这就是我心目中的‘创新’。”他说。

公司的部分绣品。柯尔克孜族的头巾、枕头、被面、马衣以及悬挂的各种布面装饰品上,都绣有各种美丽、精致的花纹,图案有花卉、飞禽、走兽和各种几何图形。色彩鲜艳,形象生动活泼。中国青年网记者杨月 摄

眼看着肉孜巴义的刺绣分店陆续开业,不少乡亲开始来取经。取经的人多了,一想到还有许多村民没有脱贫,他索性开始走家串户向村民宣传自己的创业致富经。在他的鼓励下,2015年7月,乡里5名妇女来到肉孜巴义的刺绣店当绣娘。如今,已经有32名绣娘加盟。

目前,在肉孜巴义的公司,绣娘每月的工资最高达4000余元,为了带动更多乡亲共同致富,也为了对柯尔克孜族传统刺绣进行保护、传承和市场化开发,肉孜巴义自掏腰包赴内地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研习培训班,通过学习,肉孜巴义和绣娘团队的眼界更加开阔,设计出了更多融合现代元素的柯尔克孜族绣品。

现在,在他的公司,产品越来越丰富,各类手工艺刺绣、服装、挂毯、婚庆礼品、十字绣、窗帘、各种银饰等已有5大系列20余种。他还聘请了银器制作工匠和角雕匠人,在公司开展各种传统工艺的免费培训,让这些民间工艺品成为当地农牧民的致富“法宝”。

她们背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养活家

“以前我们家只有我丈夫一个人挣钱,一个月1000多,我和两个孩子花,家里特别拮据。现在不一样了,我现在一个月能挣2500元,我丈夫工资涨到3000元,我们家现在日子红火多了。”阿合奇县吾孜比克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绣娘马旦古丽·托乎托洪坐在织机旁,忙着手里的活儿,笑容中透着自豪:“我现在又能挣钱,还每天骑摩托车送孩子上学,放学了孩子们想买啥就买点啥,美滋滋!”

绣娘古丽沙旦·依力亚孜(左)和马旦古丽·托乎托洪(右)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中国青年网记者杨月 摄

柯尔克孜族的妇女擅长刺绣,几乎人人会刺绣,姑娘的嫁妆和家中用品主要为刺绣品。每一个柯尔克孜族女性都是在母亲、姐妹们的绣品中熏陶长大。儿时起她们就开始学习刺绣,从简单的轮廓勾勒,到层叠的填色创作……但以前,大多数柯尔克孜族妇女并没有出售绣品的意识和渠道。

如今,刺绣这条致富路打通了,大家可以放心大胆地干了!越来越多的绣娘加入了刺绣产业化的行列,阿合奇县吾孜比克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应运而生。

“我的奶奶多木力·加合瓦力和妈妈布鲁力·努马提都是绣娘,所以我从小就沉浸在刺绣的环境中,自己也比较喜欢针线,觉得很有意思。高中那年,学校组织手工制作比赛,我当时做的毡房被老师点名表扬,这给了我很大鼓舞,所以,毕业以后我就成为了一名绣娘。在阿合奇县吾孜比克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我现在个人每月收入在4000元左右,生活需求都能满足,还可以陪在奶奶和妈妈身边,我对我的生活很满意。”坐在织机旁的吐尔地汗· 努尔马提腼腆地笑着说,从事这项工作既出于对民族刺绣的热爱,也出于用双手改变生活的愿望:“只要有意愿,肯吃苦肯学习,我们就能过上好日子,姐妹们一起通过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日子越来越有盼头!”

吐尔地汗· 努尔马提(左)和妈妈布鲁力·努马提(右)、奶奶多木力·加合瓦力(中)。中国青年网记者 张瑞玲 摄

如今,合作社已经吸纳了建档立卡贫困户16人。合作社绣娘古丽沙旦·依力亚孜告诉中国青年网记者,柯尔克孜族姑娘出嫁,以前都是自己家缝制被褥等全套嫁妆,现在很多人都会选择来合作社购买制作精致的刺绣成品,一套嫁妆16条到30条被褥不等,每条刺绣被褥均价在500元左右,订购的越来越多,绣娘们也忙坏了。

“现在我最骄傲的就是,孩子们不再觉得我是个只会洗衣做饭的妈,而是以我为榜样,全家都积极向上,相信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马旦古丽·托乎托洪说,平时姐妹们在合作社绣不完的作品,还可以拿回家去绣,只要质量过硬,都可以按米数计算价格换钱。“这真是背着娃绣着花,养活自己养活家啊!”

古丽沙旦·依力亚孜介绍阿合奇县吾孜比克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近年来取得的荣誉。中国青年网记者杨月 摄

以针为笔,他们穿针引线,一针一线里缝出梦想中的幸福生活。

以梦为马,他们创新求变,为传统民族刺绣不断增添新的生机。

这是奋斗者的时代,这是创造者的时代,为告别贫困喝彩,为致富新生喝彩!


新疆 刺绣 柯尔克孜族 【纠错】编辑:李中天

Copyright © 2001-2019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