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贵阳7月24日讯 (记者 王鑫)说到贵州,很多人都会想到一句话,“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正是这样特殊的地理环境,导致了贵州曾是全国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积最大、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省份。党的十八大以来,这个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块儿“硬骨头”是如何被啃下的呢?
7月23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评论工作局、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主办,贵州省委网信办承办的“脱贫攻坚地方行”看贵州线下走访活动在贵阳启动。第一站所到之处,即是满眼翠绿欲滴的茶田。
贵州省湄潭县金花村茶田。中国网记者 王鑫 摄
贵州省湄潭县金花村曾经是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要支柱的山村,有12个村民组662户2582人。曾经这里的生活状况,用村民徐学良的话说就是,“以前村里穷的时候,不仅吃水困难,用电困难,连出个门都是难事儿。”
从金花村党支部书记冯燕清的介绍中了解到,穷日子一去不复返是从2002年开始,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正式施行,金花村在此基础上,深入实施退耕还茶,全村12个村民组,茶叶种植面积从3000余亩,上涨至6800余亩,2015年6月,金花村启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集全村之力,盘活了农村沉睡资源,激活了村民的积极性,形成了“家家有资本、人人是股东、户户能分红”的改革成果。
如今的金花村已经成为湄潭农村综合改革示范村、全国生态文化村和茶叶专业村。2017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达16400元,全村旅游综合收入达30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盈利260万元。
贵州省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田家沟。中国网记者 王鑫 摄
眼前的这抹沁人心脾的“绿”在贵州这块土地上已经不断地“生根发芽”。就在距离金花村不远的另外一个地方——贵州省湄潭县兴隆镇龙凤村田家沟,同样的以“茶”致富,但却又有了不同的做法。
田家沟通过抓特色茶产业,将茶叶种植和乡村旅游结合,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同时,大力进行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小青瓦、坡屋面、白灰墙、穿斗枋、雕花窗、转角楼、三合院”,风格独特、错落有致的“黔北民居”,一幢幢、一排排矗立在茶丛深处、田畴大坝、果园旁边,宛如一幅自然和谐的美丽画卷。这是田家沟现实的写照。这也让田家沟先后获得“全国农业旅游示范村、全国文明村寨、全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贵州省最美茶乡”等荣誉称号。
田家沟农民创作的《十谢共产党》。中国网记者 王鑫 摄
饮水思源。田家沟农民从自身物质到精神逐渐“富裕”起来的切身经历中,发自肺腑唱出了“十谢共产党”。2011年新春,田家沟农民自编自演的花灯戏“十谢共产党”,登上了《人民日报》、《新华每日电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东方时空、焦点访谈、生活567等主流媒体栏目,迅速传遍神州大地,茶乡感恩文化得以传承、弘扬。
贵州这两个村的致富之路可以看出,脱贫攻坚不能蛮干,需要的是“号准脉”,然后“对症下药”,因地制宜的找准合适当地发展的路子,才能从根本上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进而从根本上解决贫困。
随着脱贫攻坚进入决胜时期,金花村茶田中的那句:我是一个幸福的农民的口号,必然会成为中国农民的口头禅。
我是一个幸福的农民。中国网记者 王鑫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