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9时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跌破“7”关口;在岸人民币开盘后,也跌破“7”关口。离岸人民币和在岸人民币“双破7”,真的很严重吗?其实,没什么大不了。人民币汇率是在市场中形成的。既然是在市场中形成,那就会有涨有跌,涨涨跌跌,再平常不过,一如我们生活中的很多商品价格。既然我们可以接受商品价格的涨跌,为什么无法以平常心去面对人民币汇率的变动呢?
有人会说,人民币不一样,人民币汇率变动带来的影响更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7”是个关键的心理点位,破“7”将带来很多不良影响。是的,人民币的确不一样,但哪个商品同其他商品一样呢?水果、猪肉、手机、房子、家具,等等,哪种商品不关乎民生?哪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不会带来一系列影响?实际上,很难比较哪种影响更大。
至于“7”这个所谓的心理点位,煞是奇怪。几乎没有听说过某种商品一定不能低到某一价格,或一定不能高到某一价格。可是的确听到不少人说人民币对美元不能“破7”。为什么不能“破7”?跌了还会涨嘛!市场总是有分歧,“破7”之后,有人认为还要跌而抛出,就一定有人认为要回涨而买进,而且后者可能居多。毕竟,中国经济良好的基本面、厚实的外汇储备是人民币币值的有力支撑,人民币汇率涨回去根本不是问题。纵观人民币对美元的走势,人民币币值上升是大趋势,“破7”不过是个小插曲,并不能改变大趋势。把“7”看成一个心理点位,不过是个别市场参与者自我设限、作茧自缚,不足为凭。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有什么样的不良影响呢?一种观点认为,“破7”会冲击市场信心,导致资本外流压力变大。这可能只说对了一半。影响市场信心诚然不假,但加大资本外流压力未必是真。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货币政策稳健中性,坚持开放共赢并着力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等等,这些因素对外资的吸引力不言而喻。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目的地之一。美联储刚刚降息,这降息释放出的资本流向哪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仅仅代表人民币对美元贬值,而相对其他货币依然是硬通货,即“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继续保持稳定和强势”。拥有稳健发展的经济和一种强势货币,因美联储降息而流出的资本难道不会流向中国?仅仅因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就断言资本外流,根本不足为信。
除此之外,还有什么不良影响呢?从美国进口商品的价格增加了,到美国旅游的花费更多了,去美国求学的成本更高了……但是,这些影响的存在,都要以人民币汇率“破7”以后不再回调为前提。事实上,这个前提不可能成立。“破7”不过是市场情绪对偶发事件的过激反映,是一种过度调整。诚如央行有关负责人所言,“这个‘7’不是年龄,过去就回不来了,也不是堤坝,一旦被冲破大水就会一泻千里”。而且,多数从事进出口的企业对汇率波动风险都会购买汇率避险产品进行风险对冲,管理层也会着力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为人民币走出去创造良好基础。既然如此,所谓不良影响,也就没那么夸张了。
综上所述,对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破7”不必过度解读,也不必过度焦虑。影响是有的,但未必只是不良影响。即使存在不良影响,也要辩证地、客观地看待,不回避,也不夸大。货币政策一定要坚持“以我为主”,保持战略定力,不为美联储降息所影响,也不为汇率波动所影响,牢牢抓住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主线,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作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专栏作者 乔瑞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