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黄善君通讯员李爱华
秭归县围绕全县“加快生态崛起,决胜全面小康”的战略部署和生态修复,带领全县40万人走上绿色产业致富之路。
放下砍树斧头守住地边山头
秭归县明确天然林保护工程区,严格执行林地“一张图”和限额采伐管理,禁止一切非自用性采伐。坚持天天巡查和不定期上路检查的方式,严厉打击非法运输和加工木材的行为,规范木材流通领域秩序,从而从源头杜绝乱砍滥伐行为,真正实现全民放下斧头,守住山头。
秭归县先后组织开展“楚天冬季攻势专项行动”、“长江生态大保护林地专项行动”、“木材流通领域整治专项行动”、“绿剑2018”、“神农利剑”等林业生态保护专项行动,重点对乱砍滥伐、乱收乱运、乱征滥占林地等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打击。
截至目前、共办理林业刑事案件12起,林业行政案件105起,刑事拘留4人,逮捕3人,取保候审13人,处理违法行为人107人,没收木材255立方米,责令恢复林地24848平方米。成功打掉乱砍滥伐、乱收乱运团伙1个,实现涉林犯罪全链条打击。人均办理刑事案件数居全市前列,取得“典型案件被国家级媒体选登、荣获集体三等功、季度刑案零发案”的可喜成绩。
秭归县精心维护生态建设成果,2017-2018年度完成4个乡镇2.1万亩3.3万株马尾松枯死木除治任务,在夔龙山森林公园设立打孔注药防治示范点,打孔注药1.5万瓶,防治松树1万株,在茅坪镇兰陵溪村开展花绒寄甲防治松褐天牛面积2000亩。开展马尾松毛虫越冬全面监测调查,对郭家坝镇500亩受危害马尾松林及时进行飞防作业,利用无人机喷洒200亿孢子白僵菌。
秭归县全面启动2018-2019年度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加大除治力度,将包括干旱、风倒木、雪压材、松毛虫等致死和松材线虫病感染的松树全部纳入除治范围,实行全域全普查,全除治。全县成立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指挥部,制定实施方案,将任务、资金、责任到乡镇,纳入乡镇年度目标管理考核内容,列入县、乡两级政府重要督查事项,全面落实乡镇政府防治主体责任,全县将在2019年3月底前全部除治到位。
生态崛起林为先多法植绿靓秭归
秭归县素有“八山一水两分田”之称,林业资源十分丰富。秭归县林业局以项目建设为依托,组织实施六大造林工程,推进国土绿化,提升森林质量,改善人居环境,厚植绿色发展优势,加快秭归生态崛起,乡村振兴,决胜全面小康,建成湖北长江经济带“桥头堡”。
实施岸线复绿工程3466.8亩。秭归县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绿景并重、体现特色”的原则,选择以季相明显的银杏、枫香等乡土树为主要造林树,完成长江沿岸复绿3466.8亩。其中完成长江主干线复绿755.7亩,复绿长度10公里,定植苗木1万多株;完成长江支流复绿2711.1亩,复绿长度11公里,定植苗木14.9万株。
实施精准灭荒工程2238亩。根据省、市统一安排部署,对全县12个乡镇进行荒山普查,制定了三年实施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绘制了秭归县精准灭荒作战图,成立了领导小组,实行挂图作战,明确每个小班的地点、面积、造林树种、造林方式、造林业主、管护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包保责任领导,确保了任务明确,责任到位。目前2238亩精准灭荒任务全部通过省市验收。
实施废弃矿山和临时占地复绿工程。对长江沿岸4个乡镇已经废弃的45.7亩矿山和临时占地形成的9.4亩裸露地进行覆土整理,组织开展造林复绿。
实施城区空闲地增绿添彩工程。启动城区空闲地增绿添彩工程,重点对木鱼岛、出口一级路、九里工业园区、翻坝物流园四个重点区域内空闲地开展造林绿化800亩,其中植树688亩、种植花草112亩,为城区增添了绿色,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6000亩。以新一轮退耕还林为契机,结合该县产业发展特色,在全县9个乡镇28个村实施以柑橘、茶叶、木本中药材为主的特色经济林基地4800亩,在5个重点贫困村实施以桃、李、甜柿、猕猴桃等为主的小水果基地1200亩,为贫困村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实施乡村绿化美化工程。春冬两次组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全县22万人开展了义务植树活动,完成植树110万株。林业局全力服务全域旅游建设,多方筹资对九畹溪石柱山村、磨坪银杏谷等乡村旅游产业村进行绿化美化。持续开展“绿色示范乡村”创建活动,今年13个村通过省级验收,获得“绿色示范乡村”称号,全县累计有33个村获省级“绿色示范乡村”称号。
秭归县在加快生态造林植绿复绿的同时,还加大生态林业项目的谋划和争取力度,谋划储备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综合治理试点、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修复、森林病虫害防治、精准扶贫安置点绿化美化等一系列林业生态修复项目,涉及总投资7.9亿元。目前芝茅路生态廊道建设、智慧林业系统建设、出口一级路周边生态修复、三峡生态建设配套种苗工程等项目的可研及初设工作已经全部完成。九畹溪国家级湿地公园已经国家林草局批复试点,长江经济带“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综合治理秭归示范县建设也已经与中国林科院达成合作协议。
持续发力强管理核桃产业初见效
2012年,秭归县审时度势,将核桃产业纳入全县“两果两叶”农业发展战略,把核桃产业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进行大力培植。经过多年发展,全县核桃种植面积稳定在22.3万亩,已经初具规模效应,“秭归核桃”地理商标获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秭归核桃”荣获省无公害产品。
2017年,县委、县政府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长任第一副组长、政协主席任常务副组长的领导小组,落实发展经费,明确部门职责,制定工作督办机制,全面加强和推进全县核桃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在2018年,秭归县把推进核桃产业发展当作首要任务来抓,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快全县核桃产业提质增效进程。县委、县政府多次组织召开核桃产业发展推进会、现场会,县政府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核桃产业发展,谋划并举办了青果销售、鲜食品鉴和第二届核桃产业论坛等活动。
全县为此专门成立了核桃技术服务中心和核桃研究所,着力开展核桃品种选育和关键技术研究,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一系列关于核桃产业发展的工作计划、实施方案、补助细则、考核办法,结合秭归县核桃生产管理实际,编印《秭归核桃周年管理技术要点》和《秭归核桃丰产栽培实用技术》手册,统一技术口径,规范指导全县核桃生产管理。
秭归县落实核桃示范园(户)10506亩,高接换种118户675亩,每园每户落实1名技术人员。针对不同园(户)的实际,确定不同的培管目标,围绕目标制定不同的管理措施,坚持“一园一策、因园施策”。
按照乡镇有技术员、村组有技术能手、户有明白人的要求,在各核桃种植村、种植大户中择优选聘核桃中心技术员和村级技术员111人。对技术人员统一管理,实行目标考核机制,逐步培养一支本土不走的核桃技术人才队伍。一年来主要围绕核桃的整形修剪、病虫防治、保花保果、施肥等管理技术开展培训166场次,培训核农68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24000份。
天保工程天天管天网管控天然林
秭归抓生态建设先捍卫生态成果,加强对天保二期210万亩森林资源的管护,选聘51名天保管护员和575名生态护林员,实行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
秭归天保一期全县森林管护面积181万亩,天保二期管护面积增加到210万亩,净增29万亩。
秭归县天保工程启动以来,共完成公益林建设43.5万亩,新增有林地20万亩;完成国有中幼林抚育2.3万亩。全县纳入公益林面积为210万亩,国家级和省级公益林153万亩已按规定的标准足额兑现到位。
实现了“四增三降”。即:全县林地面积由工程实施前的242万亩增加到277万亩,净增35.5万亩;森林面积由165万亩上升到205万亩,净增40万亩;活立木蓄积由419万立方米上升到663万立方米,净增24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45%上升到78%。全县水土流失面积和石漠化土地面积下降15%,由2000年的1335平方公里下降到1128平方公里,土壤侵蚀模数下降25.3%;土壤流失量35.5%。
秭归县通过天保工程,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得到了有效保护,天保工程的实施使野生动植物种群数量增多,生物丰富多样性,森林生态系统基本实现良性循环。
秭归县通过天保工程的实施,经济效益也逐步显现,使由单一的农业经济向多元化经济格局转变,极大的提高了农民收入。根据调查,天保工程实施以来,提供就业岗位2000多个,其中森林管护1000多个,公益林建设1000个,林农从中获取收入3000余万元。
天保工程也拉动了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由于生态环境改善,生态旅游发展迅速,泗溪、凤凰山、芝兰谷、石柱等生态游,九畹溪漂流,给秭归带来了生态旅游收入,年接待游客达到了300多万人,带动了交通运输、餐饮服务、土特产及商品零售等二、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秭归县在工程实施期间,发展柑橘近10万亩、发展板栗2.6万亩、发展茶叶2万亩、新发展核桃17.5万亩、发展三木药材2万亩,新建茶叶加工厂11个,基本形成了干果、鲜果、茶叶多元经济格局和初具规模的林业产业。全县实现了“人平一亩经济林”的目标。
近10年来,全县每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达10万多人,每年的打工收入近10个亿,仅打工一项人平收入就增加2000多元,农民得到了较大的实惠。全县森林资源净增244万立方米,木材生产效益净增近10个亿。
秭归县天保工程的实施,林草植被的增加和生态环境的改善,全县干旱、坍山、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明显减少,确保了粮食增产和农业增收。
全县设置森林资源管护站13个,划定管护责任区202个,配备管护人员320多人,从2016年开始又增加了生态护林员575人,使管护人员达到了890多人,森林资源管护网格化。在管护方式上采用了专职管护人员管片,兼职管责任区,生态护林员管小班的管护模式。在管护方法上,实行了合同约定、培训上岗、巡山记载、考核兑现的四制管理办法。天保启动以来,共完成公益林建设43.57万亩。
秭归县从20年前全县就取消商品材采伐计划,停止了商品材采伐,逐年压减农民自用材和烧材采伐限额计划,降低木材消耗。对全县森林划定管护责任区,聘请管护人员进行全方位管护。
秭归在公益林补偿兑现过程中,以大数据为契机,通过大数据比对,严厉打击以权谋私,虚报冒领、弄虚做假、侵占集体利益的行为,在兑现中查问题找矛盾,边查边改,净化了惠民政策落实的环境。
从天保启动以来,共建瞭望台4座,人工监控点186个,树立防火警示牌280多块,形成无死角的监控网。
退耕还林兴生态林经融合活结构
秭归县有林业用地277万亩,森林覆盖率79.4%。全县退耕还林完成35万亩,连续六年在国家阶段性验收中,面积保存率、面积合格率、林权证发放率、管护率都达到了100%、成林率平均达到了99.5%。。
通过退耕还林比项目实施前新增林业用地35.5万亩、活立木蓄积134.5万立方米。秭归县新发展多经林38万亩,其中柑橘10万亩、核桃14万亩、茶叶8万亩、板栗3万亩、其它多经林3万亩,全县经济林面积达到60万亩。茅坪镇利用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机遇,十一个村集中连片规模化发展茶叶基地3万亩,杨林桥镇建成了10里核桃长廊1万亩。随着退耕还林工程柑橘、茶叶、核桃基地的建成,一批林业龙头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的格局和农户+基地+公司+市场的经营模式已经形成。
秭归县以退耕农户为实施主体,充分尊重农户意愿,在符合对象和适地适树的前提下,退多少,退什么,由农户说了算;指导退耕农户合理间作,增加农户短期收入;长期跟踪进行技术培训,促进早见成效,通过这些政策的引导,极大调动了退耕农户积极性。为使退耕还林达到退得下、稳得住,不复耕,能致富的目的,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
秭归县在茅坪镇九里村开展2018冬季植树攻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