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最后的夜晚》,一度以其高额预售票房登顶中国文艺片的顶峰,又在极短时间内急速坠落——其票房在2018年12月31日上映首日达到了2.67亿,之后连续4天狂跌,分别为1130万、186万、129万、26万。
票房崩盘之外,同步的是豆瓣、猫眼等社区的评分直降,文艺青年大本营豆瓣对这部电影的评分是7分,但点赞数量最多的三条评论却分别只给了2星、1星和0星;聚集了最多普通观众的猫眼评分则只有2.6分,在同期上映的各片中评分垫底(葛优等主演的《断片之险途夺宝》为4.4分)。
观众与评论的怒火,还同时烧向了资本市场,元旦后开市第一天,《地球最后的夜晚》主要出品方华策影视遭遇跌停,市值损失16亿。短短3天内,票房崩、口碑崩、市值崩的“三崩”滑铁卢,令《地球最后的夜晚》成为中国电影史上最具戏剧性的个案。
平心而论,这部作品与近年来的大量烂片相比,肯定不是最烂的,毕竟全片精良的美术制作和导演毕赣的各种精雕细刻,加上汤唯、张艾嘉、黄觉等一众明星认真陪跑,这部片子绝对不是粗制滥造那一路。但为什么这样一部作品,却在市场上遭遇了巨大而特殊的“迎头痛击”呢?
很多人将主因归于片方在前期营销过程中,用“一吻跨年”和暗示有性与情色内容的剧照来误导观众,导致许多想以这部片子来作为“情趣序曲”的小情侣们在一头雾水之后怒而踢馆。我倒是不太相信赶在12月31日去看片的观众都是准备看完电影去暧昧的,事实上,这部片子确实上演在一个极为特殊的时刻——近十年来,国人第一次如此高度一致地急于告别2018年,希望快快进入2019年。估计相当一部分抱着这种想法的观众走进影院时,都想通过一年“最后的夜晚”来结束过往,走进新的温暖与希望。
这种希望和期待,对于一部跨年电影作品而言本来可以算是“天时”,但对《地球最后的夜晚》而言,却是“灾难”。不论是对于普通小镇青年或是一线城市略丧的白领精英,还是所谓的资深文艺中青年,这部片子都绝对不是让你感到轻松、温暖甚至治愈的作品。恰恰相反,在长达2小时20分钟的漫长时间里,断裂、破碎、呓语式的现实与梦境交织在一起,黑得能让人看瞎的用光和刚有点头绪又瞬间失焦的叙事,很容易让人感到压抑烦躁。我自己在随着剧中男主(不得不)拿起3D眼镜戴上,并明确地知道后面还有70分钟的片长时,内心真的是崩溃。
中国实验戏剧的扛旗人林兆华先生在近十几年的排戏过程中,最经常讲的一句话是“说人话”。这句话对戏剧有用,对电影也一样。《地球最后的夜晚》剧中人物,几乎没有一个是好好说人话的,所有的台词,都像是日积月累抄在一个发黄笔记本上攒下的“文艺金句”,被一揽子强行安插在各个人物身上,并以极做作的方式念出来,除了那个打乒乓球的小男孩,他几乎是全片唯一没有被污染的表演者了。被各种营销文案包装的3D长镜头在技术上或许可圈可点,但于全片整体叙事并无帮助,从头至尾暗沉的用光、重复的镜头语言和长廊视角,令人昏昏欲睡。
因为营销过度而丢掉普通观众的好评、后续票房断崖式下跌,是预期透支后大众市场的反制与纠偏。但如果仅仅只是“捞过界”或是普通观众看不懂,“地球”的结局可能还不致如此。如果自身功底过硬、业界精英和意见领袖能够基本认可,仍有机会不断通过正面评论和深度讲解影响观众,并最终达成某种平衡。但正是因为片子自身的问题重重,评论界和业界也不断“补刀”,“地球”同时也很快失去了文艺片的基本盘,使得它在舆论和票房两条战线上,都很难再翻身了。
长久以来,文艺片在国人心目中还是保有了某种神圣性的,似乎冠之以“文艺片”就有了某种高人一等的神性,也有了让你看不懂的权利。但事实上,在多样性日益丰富的电影市场上,中国观众整体的视野已经在不断扩大,审美和判断力都在快速成长,不再会因为某个单一因素而买单,导演、演员、编剧、类型或其他因素,最终都只能是综合分中的一项。不论前期电影宣发阶段媒体和营销方如何造神,等片子真正上市之后,市场和观众还是有机会展现自己的观点和意志。
马克斯·韦伯在研究西方社会的理性化过程中,认为理性化过程的核心就是“祛魅”或“除魔”,即把一切带有“巫术”性质的知识或宗教伦理实践要素视为迷信与罪恶,加以祛除。《地球最后的夜晚》这次前期冲顶和高台跳水的轨迹,不过是一次加了倍速的“造神”与“祛魅”,也正因为这种加速,从而展现了现实与市场的戏剧性。
这一案例对于未来中国文艺片的发展,是会有一定负面影响的。因为在当今电影市场仍由商业和资本主导的大势之下,如果不断有好的文艺片突围而出,形成另一种成功案例和“赚钱效应”,会促使中国电影的投资格局出现更多可能性。但一部任性的失败之作,很可能在一段时间之内让大家对这个方向避而远之。
试想,如果这部片子不是在一开始就爆得大名,而是从小众开始,因为口碑的链式传播而越演越热,形成低开高走的反转之势,最终达到2.8亿元的高额票房,那《地球最后的夜晚》在中国电影史上书写的就是另外一个神话了。毕竟此前在柏林电影节斩获金熊奖的《白日焰火》,票房也只有1.02亿。希望未来我们能够看到这样的文艺片神作在中国市场上出现,洗刷一下“文艺片就等于看不懂”的不白之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