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格林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生产线(资料照片)。(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梅涛摄)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茜 吴文娟
成衣周期从30天缩短为15天,订单量是原来的3倍,干不干?
“干!”面对一家快时尚服装品牌“不合惯例”的要求,爱帝忐忑中决定冲一冲。
冲一冲的信心,来自刚刚投入应用的制衣智能化突破。
智能吊挂系统,爱帝投入亿元实施传统服装生产信息化、智能化改造的主要成果。位于武汉市黄陂区的爱帝智能工厂里,设计师从电脑中调出一个版型,智能裁床裁出布料,布料被机器人取走,通过装有芯片的衣架,沿线缝制、成衣、打包,这是中国服装行业首批实现全流程智能化运营的生产线。
说起两年前的“订单故事”,爱帝集团董事长胡爱娣深有体会:面对越来越个性化的网络订单,传统的服装生产模式难以招架。企业必须以新技术为传统产业赋能,突破原有瓶颈。
往哪里创新?技术从哪里来?钱从哪里来?创新的路上充满艰辛风险,需要企业目光远大,咬紧牙关。
找到牛人,领跑行业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调查走访的数十家企业,在“如何转型升级”这个世纪命题前,不约而同地谈到同一个话题:技术创新。
技术,由人掌握。一个掌握核心端技术的牛人,往往会推动一个产业的兴起。那么,人从哪来?
时光回溯到2009年。
当年,急于摆脱价格战、渴望进入科技含量更高领域的追日电气成立新能源研发中心,但公司自身研发力量不够,怎么办?
借力高端人才,站上巨人肩膀。通过各种途径,追日电气“抓住”了在国际光伏领域久负盛名的旅日专家刘正新博士,聘请他为公司首席专家。短短3年,刘正新团队研发出1—1000KW全系列并网、离并网光伏逆变器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新品。目前,在光伏发电核心技术领域,追日电气每年平均有3个以上新品面市,成为公司发展的新支撑。
格林美公司位于荆门,一个四线城市,吸引人才谈何容易。
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几年前到北京、上海等地校招,学生们第一反应是“荆门在哪儿”,得知荆门不通高铁和飞机,扭头就走。
如何破局?待遇留人,用深圳的薪酬招聘人才,解决住宿,硕士每个月额外补贴3000元,博士补贴5000元;环境留人,把重点科研项目交给年轻人,宽容失败,让他们放开手脚大胆创新;政策留人,“做研发就有奖励”“成果转化就有分红”,分红权可达20%,领军人物每年配套独立科研经费200万元。
效果很快显现,清华大学、中南大学等一批80后博士、硕士来了,韩国总统质量奖获得者、韩国籍专家俞炳哲来了……
如今,荆门格林美有研发人员近500人(其中外国专家10人),80后、90后占比超过95%;公司500余项发明专利和科研成果多出自这些年轻人之手。
采访中,还有许多市县的企业选择将研发中心总部放在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地,实行生产基地与研发总部分离,以吸引更多人才。与高校合作,共同研究课题或成为高校的成果转化基地,则是许多企业更现实的创新选择。
武汉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吴传清认为,“对任何企业而言,创新都是永远正确的事情。创新的核心是找到关键的人,引进也好,联合研发也好,能借力巨人的肩膀,会事半功倍。”
在市场痛点中找商机
几乎所有企业都渴望实现创新。然而,对于企业特别是创新能力普遍偏弱的中小企业来说,往哪里创新呢?
湖北天华智能装备公司负责人陈朝阳说,公司研发的第一步并非钻实验室,而是找市场。在经过细致的市场调研后,陈朝阳发现原来的输送设备在设计和生产方面都存在不能标准化的问题。
“市场痛点就是商机。”陈朝阳带领公司研发人员针对工程机械的特点进行技术攻关。很快,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柔性生产技术”成功解决了传统生产模式和工艺流程上的弊端,天华智能一举成为三一、徐工、中联等龙头企业的重要供应商。
每次走访客户,会问客户需要什么样的产品,天华智能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客户的想法就是研发的方向”。
湖北展朋新材料公司是一家专门从事研发、生产、销售各类电子级、纳米级功能陶瓷粉体材料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负责人表示,展朋与客户进行首轮沟通的往往并不是销售人员,而是研发部的技术人员。技术人员在与客户的深入沟通中,把脉市场动向以及客户需求,评估研发、制造的可行性。而后,销售部门才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
对于企业而言,创新体现在方方面面,技术革新带来竞争力提升,优化内部流程、工序创新,也是企业“积小胜为大胜”的创新路径。
湖北能特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姚亮说,该公司的创新是做减法——将原有的20多道合成工艺优化为6道,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最重要是,目前全球仅能特能做到。”
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叶学平认为,中小企业面临全方位的竞争和挤压,想一口吃成胖子不现实。以市场为导向,以实用技术的创新为突破口,专注于细分领域的技术突破,单点突破的“微创新”也不失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科学路径。
从“口粮”里挤出钱搞研发
荆门格林美公司的中央研究院实验室里,摆放着几十台从欧美进口的先进设备,其中一台日本产的光电子能谱仪,价值1300万元。“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在研发投入方面,格林美非常“舍得”。
2014年,格林美想加入三星集团新能源电池供应链,对方提出苛刻条件:3个半月做出样品,材料中异物比例仅为亿分之一。
当时,格林美并没有实验室。董事长许开华二话不说,筹资5000万元3个月建成标准实验室、改造生产线,成功做出样品,获得三星集团认可。
2015年至2018年,该公司年研发经费从5000万元增长到3.5亿元,4年增加6倍。
研发投入舍得,创新成效斐然。格林美先后成为优美科、宁德时代、肯纳金属、三星等国内外巨头的重要供应商。
有人说,格林美这样的公司不缺钱,才能如此大手笔投入。“其实不然,资金对于任何企业,都是相对稀缺资源,企业每天的运转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吴传清表示,是先分红享受还是先勒紧裤腰带奋斗,是一种选择的智慧。
对此,宜昌猴王焊丝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敦乐感触颇深。当年,历经破产重组后的猴王举步维艰。戴敦乐却决定,研发市场上没有的新产品。“创新可能失败,但不创新就是等死。”戴敦乐拍板,拿出账面上仅有的现金,联手哈尔滨焊接研究所研发新产品。
2002年底,国内首个匹配高强度支架的焊接材料新产品——猴王G60焊丝投放市场,迅速获得青睐,为猴王赢得丰厚的利润。
拿到新产品赚来的第一桶金,怎么分配成了猴王人最关心的事情。“此前因为经营困难,已经半年没有发工资,福利更是停发了好几年。”戴敦乐说,不是没想过把钱发给员工,可是如果不继续研发,就只有死路一条。
顶着巨大的压力,猴王靠着从“口粮”里挤出来的钱继续投入研发,相继推出G70、G80等一批新产品,猴王得以“起死回生”。
吴传清认为,说到底,这是企业内部资源配置的问题。把有限的资源优先、集中配置在什么地方,体现一个企业的价值取向。对企业而言,持续投入不仅需要长远的发展眼光,还需要有咬定青松不放松的战略定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