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 > 财经

一没留神,四十万美元“卡”住了,中瑞专家支招走出去企业防“呛水”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16日12:03 来源: 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艾红霞通讯员刘乐阳实习生黄晓堰

来自省商务厅的数据显示,我省一季度对外工程承包合同同比增长43.3%,承包工程主要集中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鲜花与荆棘相伴。在加速出海的同时,涉外商事纠纷迅速增加。据透露,去年中国贸仲委受理涉外仲裁案件同比增长9.66%。

6月13日,中瑞国际仲裁研讨会在汉举行,来自瑞典仲裁界资深专家和我国法律专家,就“一带一路”贸易投资争议解决、“一带一路”建设工程风险防控等展开研讨,支招企业防范“呛水”风险。

一般货物买卖纠纷多

合同签了,货物也送达了,但40余万美元的货款却被“卡”住了。最近,湖北一家企业负责人好烦心。中国贸仲委湖北分会秘书长姚俊逸讲述了一家鄂企出海即“呛水”的案例。

姚俊逸说,这家企业一是太信任对方,二是缺乏经验,在某国与一家企业签订合同时,同意争议条款适用当地法律,且需到当地解决争议。“争议出现后,企业才注意到这一约定。他们不仅需要有人千里迢迢飞过去解决问题,去的人还须懂当地法律。”

目前,贸仲委正通过当地商会资源,在继续合作的前提下,通过仲裁协商解决争端。

这家鄂企的遭遇并非孤例。去年,贸仲委受理的案件涉及种类18种,其中占比前三的分别是一般货物买卖案件、股权投资和股权转让案件、服务合同纠纷案件。中国贸仲委副秘书长李虎介绍,一般货物买卖案占比18.3%,其中不少为货款支付纠纷,有企业因为汇率波动,出现上千万美元货款纠纷。

企业出海,一旦遇上纠纷,如何面对呢?参与研讨的专家一致建言:积极面对、科学举证、据理力争。李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曾有中国企业面对纠纷,消极对待,放弃选择仲裁员,甚至不出庭,直接后果是损失最大化。

企业走出去,先过法律关

“因为对当地法律了解不够,一家企业在海外的工程已接近尾声,但陷入想仲裁无门的尴尬境地。”湖北今天律师事务所律师陈佳现场分享的一则案例,吸引了参会者的关注。

陈佳介绍,中国工程承包方与境外发包方发生争议后,希望通过仲裁解决,但因当地法律规定和司法环境,仲裁与本地法院程序纠缠,合同纠纷拖延了好几年,迟迟无法启动争议解决程序,现在不仅工程款未能结算,保函项下的一笔巨额资金面临随时可能被发包方追索的风险。

陈佳认为,各个国家法律制度不同,直接影响争议的解决。她建议,企业想走出去,得先过法律关。在她办理的涉外案件中,不少企业因对海外风险意识不足,忽视法律风险,从而吃了“哑巴亏”。

面对中国企业海外频接建筑大单,研讨会就如何解决建设工程争议展开讨论。瑞典曼斯律师事务所高级律师戴雯,在分析了建筑业因受天气因素、耗时长等,导致项目延期等争议频发后,建议出海企业一定要注重因人员流动大造成的合同管理困难,避免一旦起争端将无法举证的风险。“企业走出去,机会多,风险也多。”瑞典Roschier事务所合伙人Rikard表示,除了法律风险,企业出海还面临着政治风险、劳动用工风险、汇率风险、社会文化风险、股权并购风险等诸多风险,稍不留神,企业的投资经营都有可能“打水漂”。他建议,企业赴海外投资经营前,最好先请专业机构对当地的投资环境全面评估后再出手,如果盲目投资经营,遇到战争等意外情况,将会损失巨大。

企业 【纠错】编辑:李琛

Copyright © 2001-2018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营业执照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互联网出版机构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许可证

关于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在线投稿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