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新闻频道 > 湖北新闻

精心设计 打通汉阳交通动脉 ——记中交二公院江汉六桥汉阳岸接线二期工程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14日10:23 来源: 楚天都市报

图为:仙女山立交效果图

楚天都市报记者吕锐通讯员吴凯峰

江汉六桥汉阳接线二期工程起点位于武汉市汉阳大道北侧,与一期工程地面段主线顺接,依次上跨汉阳大道、规划山北路、墨水湖北路西延,在龙阳湖北岸与规划龙阳湖大桥顺接,路线全长1316m。

该工程由中交二公院设计,建成后,将显著加强汉口古田片区、汉阳经济开发区交通联系;增强过汉江交通能力,分流二环线知音桥、三环线长丰桥交通压力;是一条沟通杨泗港快速通道、墨水湖北路西延线、长丰大道、三环线等快速路的南北向交通动脉。

武汉首个市政类PPP项目

中交二公院设计团队负责人程冲介绍,江汉六桥汉阳接线二期工程是武汉市城建重点工程。作为武汉市第一个市政类PPP项目,受到外界广泛关注。PPP项目不同于其他项目,它是由政府相关部门与社会资本共同出资成立项目公司,对项目的融资建设和运营管理进行合作,项目合作期限一般长达10年以上。“作为PPP融资建设项目,必须确保工程方案的合理性和预算的精准性。”程冲介绍,为避免在后期建设过程中因设计方案变更导致造价不准,设计团队大量收集了武汉类似工程项目变更案例,分析原因,消除不确定因素;在预算编制时,进行横向对比、多方询价、精准编制,为项目融资和建设提供了准确支撑。针对PPP项目后期运营维护周期长的特点,二期工程在设计中率先采用了便于清理的新型桥梁排水系统、安装了方便养护的单元多向变位伸缩装置,可有效减少运营维护工作成本。通过设计中的一系列举措,为武汉市采用PPP模式建设市政项目积累了经验,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

保住龙阳湖8400平米湖面

从项目区位图上可以看出,武汉市快速路网体系在西部的片区密度不足。从二环线知音桥到三环线长丰桥长达6km范围内缺少南北向贯穿性快速通道。江汉六桥通车之后,汉阳岸的服务范围也局限在琴台大道、汉阳大道沿线。用一条继续向南延伸的快速通道增加江汉六桥辐射范围、填补二环三环之间的空白区域十分必要。

因此,该项目虽然为城市主干路标准,但充分融入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关键技术指标、连续的交通组织形式与快速路基本一致,为远期项目南延、衔接杨泗港快速通道预留了条件,避免后期快速化提升造成工程浪费和交通中断。未来根据城市交通发展需要,可直接进行功能转换,提升为“2.5环”。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终点位于龙阳湖北岸,与墨水湖北路高架相交设置仙女山立交。前期规划中采用的“半苜蓿叶”形立交需在湖中布置环形匝道,占用龙阳湖面约8400平米。中交二公院团队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原方案对湖泊影响过大,经与规划部门沟通,进行优化设计,将匝道抬高绕行、避让龙阳湖,在保护湖泊环境的同时,实现了交通功能的转换,体现了路、桥、山、水相融的设计理念。

精益求精体现创新精神

汉阳岸接线二期项目沿线短短700m范围内分布了5条110kv--220kv高压走廊带,横穿立交和主线高架。为减少项目建设对高压电力走廊影响,设计阶段提出将立交区两条220kv高压线共塔建设,同时对铁塔作抬高设计。在满足立交建设的同时,对高压线路影响降至最低。上跨主线的三条高压线路,由于距离高架桥面较近,设计采用间隔布置路灯避让、利用停电检修时间施工的方案进行处理。

此外,接线工程需采用高架形式上跨汉阳大道,交叉节点地下为地铁4号线永安堂车站。经过与地铁主管部门多次对接,设计上结合地质资料进行反复计算和验证,巧妙的在车站主体结构和出入口之间布置一处桥墩,既避免了桥梁施工对运营车站的影响,又合理的控制了桥梁跨径。

居民区设置声屏障;在排水设计中采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针对地面行人过街、周边城中村居民出入等因素,在设计过程中都进行了细致的、统筹的考虑……

精心设计、匠心打造,细微处可见精致、简约中饱含创新,正是江汉六桥汉阳接线二期工程设计的灵魂所在。

【责任编辑:admin】